美国 制造业 职业经理人 的简史(一)
[ 肥仔 ] 于:2010-07-31 07:53:00 主题帖
《工厂物理学》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由美国西北大学的Hopp教授和佐治亚技术学院的Spearman教授共同编著。两位教授将很多生产运作管理中的数学问题及其背后的逻辑讲得很透彻。有意思的是,该书的第一章并不是对后面技术性问题的概述,而是总结了许多前人的论著,对美国(只是美国)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史作了简要回顾。其中有几段关于职业经理人的论述,令人印象深刻,节选出来,供大家参考。
总的来说本文是一篇读书笔记的读书笔记。
************进入正题后的分割线********************
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煤还无法被广泛使用,大多数工业仍依赖于水力。由于干旱或冰冻引起动力供应的季节性变化,再加上缺乏可靠的全天候的物流系统,大量企业无法全年进行生产。工人是季节性地从当地的农场招募,长期专职的工人非常少,而工厂经理阶层几乎还没有出现。1832年,美国财政部秘书路易斯迈克雷恩(Louis McLane)在10个州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只有36家企业拥有250名以上的工人,而其中的31家是纺织企业。因此在1840年以前,几乎还没有什么制造企业复杂到需要所有者直接管理以外的管理模式。
《工厂物理学》的作者认为,促进经理人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个因素是工业产品中可互换零件的出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第一种具备可互换零件的工业产品是战争用火枪——人类自相残杀的工具,而那个时代美国最先进的制造业企业是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可互换零件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工业产品对工人专业技能的要求。与之前的手工业相比,从可互换零件出现的时候起,制造业更重视专业化的机械而不是人,这一点为职业经理人登上历史舞台铺平了道路。因为自此以后,职业经理人不再需要工匠的详细工艺知识就可以处理大部分生产运作管理中的问题。
第二个促进经理人的重要事件是铁路(这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是美国的第一项大型商业活动,因此也是第一个需要多个管理层级和现代会计的地方。建造一条铁路所需要的资本要比建造一座纺织厂或金属加工厂所需要的多得多。个人或者一小群合作者是不太可能拥有一条铁路的。并且,因为铁路运营的复杂性和分散性,大多数股东都无法直接对其进行管理。从此,一个新的被雇用者阶层——中层管理者——开始在美国的商业领域出现。铁路成为了第一个管理层级体系出现的地方:有专门的管理者来管理其它管理者。值得一提的是钢铁大王卡耐基其实是在铁路公司开始他的职业生涯的,铁路可能是当时唯一能够系统地学习到管理技术的地方。
从这一时期一直到二战结束,经理人(企业的管理者)的特点是他们对自己生意从上到下都非常熟悉,生产运作中的细节对经理人非常重要。这一时期的著名企业家本身也是生产运作管理技术的创造者。下面是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
钢铁大王卡耐基:熟悉会计技术,建立大规模钢铁厂,并整合上游煤铁矿企业。不太为人所知的是,他也首先在钢铁厂设计中以物流(Material Flow)为导向进行设施布局,并推广先进高炉的应用;
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流水线的创造者,是最早重视制造系统中的制造周期(Lead Time)的企业家之一。(福特曾经夸耀的说他的工厂将矿石从矿井里采出来然后生产出一辆汽车只要81个小时)
杜邦公司的皮埃尔杜邦:完善了企业财务绩效指标及其会计体系,例如出名的ROI。值得一提的是杜邦兄弟在成为杜邦公司的总裁之前,曾经在一家叫做 Steel Motor Company的公司工作,而“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被他们聘为这家公司的顾问。所以后来的杜邦公司也是最早实践“科学管理”的公司之一。
卡耐基在1920年说了这样一段话:我相信使你通往任何事业成功的卓越之路就是先使你自己成为这项事业的专家。我不相信那套分散自己资源的做法,以我的经验来看,我从未遇到一个对很多事情感兴趣的人能够赚大钱——尤其在制造业更是不可能。那些成功的人一定是选择并专注于一项事业。
这种情形在二战结束之后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