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儿子一起发表论文后

夕阳在山,清茶在手,正是一天最好的时候。。。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最近和儿子合作,完成了一篇论文,投到美国的Biochemistry杂志,初审就得好评,小修后就被正式接受了Biochemistry是美国化学协会的核心刊物,论文能在那儿发表,值得高兴。 

这不是我第一次和儿子一起发论文。早在七年前,我们正克隆了一个蛋白质。那时儿子在斯德哥尔摩读博士,学了蛋白质组学的知识,我就让他用他的知识,对我们的蛋白作了些分析。那文章后来就发表在颇有影响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里,他的名字就列在了作者名单中。那是我们第一次的合作。他现在在德国,是一家美国公司欧洲分部里的Senior Scientist。这一次是他用电脑模拟的知识和方法,以一个同类蛋白质的晶体结构作模板,对我们克隆的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作了深层的分析。我则作了些细胞水平的实验,来验证他的分析,就是说和上次相反,儿子挑了大梁,父亲成了合作者。 

两次父子同榜,使我想起一些往事。 

孩子生在文革混乱的岁月,长在贫瘠的贵州。他从小好奇,刚进小学时,看到我在贵州一所医学院里带学生做生理实验,就不断问我是做什么实验。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我下课后专门让他看了一次。当他看到那心脏从青蛙体内取出后,还能跳动相当长的时间,兴奋不已。我于是告诉他,这是因为心脏有它自身的节律,这节律可不受大脑的支配。再后来,他看到我备课,又对我讲课感兴趣,问我对学生讲什么。我于是就对他试讲了一次。就在我的办公室里,他坐在小板凳上,一本正经地将手放在背后;我站在小黑板前,对这唯一的“学生讲第一个消化道激素是如何发现的。父子如此彩排,想起来有点滑稽,但也感到有趣。他那天那股认真劲儿,至今都历历在目。那时他七岁。 

他十二岁那年,因我的关系,来了瑞典,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孩子因此有一段非常压抑的时期。后来他告诉我,他那时最怕下课,一下课,没有朋友,感到格外的孤独。这种孤独,我深有体会,但落在一个活泼好奇的孩子身上,就更沉重了。但他终于奇迹般地很快学会了瑞典语,各科成绩也都很好,几次竞赛都名列前茅。他一个同学的母亲正好是我研究所里的同事,有一天兴冲冲地跑来告诉我,说我们儿子是数学天才,全校学生都这么说。我于是知道,他优异的成绩,使他赢得了声誉,也赢得了朋友。 

我们夫妇都爱书,常去图书馆。我们也常带他去。国外图书馆条件好,开架,真是知识的海洋。慢慢地他就和我们一样,和书交上了朋友,养成了爱书的习惯。我感到这对他后来的发展,对他后来英文写作的提高,都是很重要的。他后来最舍得花钱的事,也就是买书了。 

还记得我为杂志写综述时,他也会问我综述如何写。我于是告诉他如何收集资料,如何归档,如何选择资料来说明一个问题。他都记在心里了。到初中毕业时,学校要他们选一个课题,做一个报告。他就到图书馆去收索资料,尝试着用我教他的方法,选材成文,结果大得老师的赞扬。 

现在孩子已是公司里的一名颇受重视的人物。看到孩子的成长,回想我们对他的培养,恐怕也就是这两点较为重要,一就是我们成功地引导了孩子的好奇心,再就是养成他爱书读书的习惯。有了这两点,他就能获得更多的父母老师所不能给的知识,更主动地去学习,从而进步更快,以致超过我们一代。事实也正是这样,现在很多情况下,已经不是我教他,而是他教我了。时代在发展,科学在发展,这发展真太快,我有时真感到跟不上这发展的速度。这对曾经雄心万丈的我,不免有一点伤感,但看到新一代的成长,又何尝不是一件很正常,很值得高兴的事呢? 

今日得暇,敲这些字,算是和儿子共同发表论文后的一点感言。

哈德逊河畔的茶馆 发表评论于
看到孩子的成功是父母最大的欣慰。

好文!
瑞冬 发表评论于
回复帘青的评论:My dear! Diarrhea again? Take care.
帘青 发表评论于
Like Father like Son. I just return from China with diarrhea.
瑞冬 发表评论于
回复子夏浮云的评论:
秋天的意大利是观光的好季节。写游记了吗?问好!
子夏浮云 发表评论于
老子英雄儿好汉!
谢谢瑞东的中秋问候!明月生时的祝福,何等珍贵!
遗憾的是那个时辰我人在意大利,疏忽了中国的明月。 回祝瑞东兄节日快乐,把酒斟月,日日欣欢!
瑞冬 发表评论于
回复ONCOCIDIA的评论:
谢谢老友美言。我们羁留在海外,很多情况下都是为了下一代。看到他们的成长,心里也就踏实了。顺祝科研顺利成功!
ONCOCIDIA 发表评论于
瑞冬兄嫂是我们华人言传身教培养后代的好榜样。
瑞冬 发表评论于
回复孫蓀的评论:
老朋友说得对,拍拍手也开心啊。问合家好!
孫蓀 发表评论于
青出于兰而胜于兰,为您们高兴。英雄不提当年勇,夕阳再紅也快要下山了,这是他们的時代,我们最多在旁拍拍手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