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武:将生物乙醇做为新能源用在汽车业上是误区陷阱

为自己构架一个网络空间,为自己寻找几个网络好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张振武:将生物乙醇做为新能源用在汽车业上是误区陷阱 作者:张振武 文章来源:2010-3-19 点击数:233 更新时间:2010-3-19 将生物乙醇做为新能源用在汽车业上是误区陷阱 张振武 2010-3-19在今年的两会上,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一个热点,借助国家推行新能源战略的时机,有些权威人士趁机提出,我国应借鉴美国发展玉米乙醇的做法,企图将生物乙醇以新能源的身份列入国家的发展战略当中,并将其确立为我国的替代能源。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发展生物质能源,但是不可以发展生物乙醇,既不能发展玉米乙醇,也不可以发展生物乙醇,更不能在汽车上推广任何乙醇燃料。如果这样做,就是给美国巴西的生物乙醇提供市场支持,就会被不知不觉的纳入到其口袋阵中,不仅影响我国能源产业的独立性,也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的自主性。有人说发展生物乙醇是占低碳经济制高点,其实这个制高点早已被美国占领。人家在制高点上架着机枪,可以居高临下地扫射,我们不可盲目地进入伏击圈。生物乙醇与生物质能源不是一回事,生物质能源还包括沼气等方式,而沼气是适合我国情的生物质能源。而生物乙醇是供汽车使用的液体能源,是汽油的替代品。在我国发展生物乙醇,由于缺少原料资源,即使举国家之力来拼命发展,生物能源也是九牛一毛的分量比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承担不起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由于技术不成熟,也由于成本过高,在市场上没有任何竞争力。一、不要让麦肯锡把我们 ‘忽悠’了麦肯锡在一份研究报告说,“中国纤维素乙醇产业对解决能源危机潜在贡献巨大。到2020年可替代3100万吨汽油,使得我国对外石油依存度下降10%,同时每年还能减排9000万吨二氧化碳”。对麦肯锡的话,我们不能信以为真,更不能被麦肯锡忽悠了。什么“可替代3100万吨汽油,使我国对外石油依存度下降10%,每年减排9000万吨二氧化碳”。这只是一个传说,都是没影的事,即使麦肯锡放了空炮,我们也不能找麦肯锡算后账,不能同麦肯锡打一场国际官司。 二、不能让美国巴西把我们‘设计’了 美国正联手巴西发展新能源战略,主要就是玩玉米乙醇。玉米乙醇这个东西,美国巴西可以玩,但是我们不能玩。中国不仅不能玩玉米乙醇,连非粮乙醇也不能玩,因为没有条件玩。发展玉米乙醇被中央果断地叫停了,某些人就变换手法搞曲线公关,提出发展非粮乙醇,靠国家补贴大面积种植甜高粱来生产生物乙醇,在我国难以找到大面积种甜高粱的土地,靠国家补贴也不是长久之计。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收集运输成本更高,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而且生产技术不过关,现在就匆忙推广车用乙醇燃料,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会不会被别人忽悠了而误入歧途。对于生物乙醇问题,美国巴西最需要的是中国参与,不管是用玉米做原料生产乙醇,还是用甜高粱或秸秆作原料生产生物乙醇,都不重要,因为终端产品是一样的,只是所用原料不同而已。中国用什么原料生产生物乙醇,对美国巴西并不重要,而且中国生物乙醇的产量多与少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使用,特别是在汽车上使用生物乙醇,如果中国在汽车上使用了生物乙醇,就等于与美国巴西实现接轨,就等于为美国巴西的生物乙醇战略产业提供了市场支持,就增加了全球玉米乙醇的使用量,就等于增加了玉米乙醇的分量,就等于提升了玉米乙醇的地位,实际上也等于入伙成为同盟军。三、发展非粮燃料乙醇我国也缺乏优势麦肯锡等‘忽悠’中国发展纤维素乙醇产业,是曲线绕道的奔袭行为。我国在生物乙醇上没有优势,并不像麦肯锡忽悠的那样有巨大潜力,不仅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没有优势,即使发展甜高粱乙醇也没有优势,我国并不像巴西那样有大面积的可开发土地,巴西没有农户土地承包的限制,利用资本力量机械化大规模开发就可以了。在我国把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不行,由资本的力量大面积组织种植甜高粱也难以行通。发展耗粮乙醇违背中国国情,发展非粮生物乙醇也不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利用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虽然原料资源丰富,但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原料异常分散,收集起来成本很高,在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并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下,发展纤维素并不现实。据专家讲,木质纤维素结构复杂,导致其制作乙醇的成本比淀粉乙醇高得多,第二代纤维素燃料乙醇的技术尚未成熟,国际上已研究二十多年,因成本过高,至今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四、 放纵玉米能源化会丧失玉米定价权 玉米是能够在期货市场上交易的是大宗农产品,现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是联网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也是联网的。现在玉米不仅是饲料原料,美国还把玉米扩编成新能源产品,试图将玉米进一步能源化和金融化,这样就能够在资本市场上炒作,会产生大起大落的波动。将像股票市场一样频繁波动,农民种地养畜不同于炒股票,无法承受大起大落大赔大赚的风险。 如果我们也盲目跟随美国把玉米能源化,并成为金融衍生产品,就是与美国捆绑在一起玩蹦极游戏,我国的农业生产将无法稳定,农民也无法持续增收,那将是不可承受之重。 防止玉米金融化,首先要防止能源化,因为玉米能源化之后,在期货市场上就有了炒作的题材。就可以与石油等能源产品一起炒作,价格就会频繁波动。 玉米是战略产品,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大局,要保障玉米产业的安全,就必须保证定价权不失掉,丢掉了定价权,什么农业产业安全,什么国民食物安全,什么国家粮食安全,都谈不上了。因为,失掉定价权之后,农民种玉米必然赔钱了,赔钱就没人种了。如果养猪养鸡也赔钱,也不会有人养了。作为农民来讲,无法种地也不能养畜,他们干什么去呢?就成了无业游民了。有人说,靠国家补贴,现在需要补贴的农产品太多了,大豆要补贴,玉米要补贴,棉花要补贴,养猪要补贴,养鸡要补贴,几乎所有的农产品都需要国家补贴,这会增加国家财政负担,也不是长久之计。 五、 防止玉米成为‘第二个大豆’玉米地位特殊身份多样,其产业链上游是种植业,中游是饲养业,下游是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业。还与居民生活市场供应紧密相关。从广义的角度权衡,玉米乙醇是一个系统性极强的问题,要放到国家农业安全的大系统中来考虑,不可简单轻率,特别是在国际化背景下,玉米更是战略产品,一旦盲目接轨就会给国家民族利益带来危害,导致难以弥补的隐患,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如其盲目加快开放,还不如不开放的好。 中国是猪肉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生猪饲养量占全世界的一半,有十多亿人吃猪肉。在养猪业中,玉米是饲料的主角。我国还是世界第一的禽蛋生产大国,也是禽肉的生产大国。猪禽生产离不开饲料,而主原料就是玉米。所以,无论从社会功能还是产业结构上讲,用玉米做饲料是第一位的,然后再考虑用于其他方面。 在出现矛盾冲突的时候,其他利用方式要服从于饲料这个第一号的使用方向。因为这是食物安全保障问题,这是关系经济社会稳定的问题。虽然车用燃料也关系国家能源安全,也是一件大事,但是,可以作车用燃料的替代燃料能源很多,不必非得用生物乙醇,车与人的需要发生冲突时,车必须给人让路。 六、不可将生物乙醇燃料使用在汽车上 玉米定价权失控这个风险是可以提前防范的,就是我国不能被纳入到美国主导的玉米乙醇产业体系当中,我国不能追求成为世界上继巴西、美国之后的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这个第三没什么意思,不值得沾沾自喜,我国是大国,在战略产业上要争当冠军,争取主导地位,这个‘小三’地位是陪衬是附庸,是得不偿失的。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问题,但发展车用液体新能源的途径也很多,用煤炭液化生产甲醇二甲醚做车用能源,在我国独具资源丰富的优势。我国不一定非要发展生物能源,特别是不要发展生物乙醇。如果我国参与了玉米乙醇的生产,或者参与了生物乙醇的生产,就可能要启动后续项目操作。 因为沾上了生物乙醇,迟早都得颁布汽油添加乙醇的标准,就要推广添加了乙醇的汽油,就会把现有加油站转型为添加了玉米乙醇的加油站。就要发展以含玉米乙醇的混合油料的新能源汽车。这样,玉米乙醇就把手伸到制造领域,介入到流通领域,渗透到消费领域,就会培养起消费习惯,产生消费适应甚至依赖。到了这个时候,就是木已成舟,就是生米做成熟饭,就是大局已定,或者说大势已去,我们在说什么都晚了。因此,绝对不能把这最后一公里接通。我们要吸取大豆的前车之鉴,大豆的终端产品是豆油和豆粕,美国的大豆油采取低价策略渗透到我国的油脂消费当中,我国消费者已对豆油产生依赖,认为豆油是正宗油品,既卫生又方便还便宜,已渗透到民众的消费习惯当中,对传统的多样化油品消费结构产生了挤出效应,出现了一油独大的局面,在需求的拉动作用下,进口大豆势不可挡难以遏制。豆粕也是这样,我国猪禽等养殖业已经更新换代为快大型品种,以豆粕作为蛋白饲料的主体,产生路径依赖,已经极难调整改变。当前,中国不仅要叫停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还应该叫停《车用乙醇汽油“十五”发展专项规划》,叫停《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方案》和《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叫停车用乙醇汽油替代普通无铅汽油。虽然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无法替代车用液体运输燃料。但是煤炭液化等新能源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国二甲醚等煤炭液化新能源,这才是中国特色的能源安全体系。七、不要为美国巴西燃料乙醇提供市场资源据有关专家介绍,巴西的甘蔗燃料乙醇产量巨大,而且生产工艺环节少流程短,成本极低我国的生物乙醇难以与之竞争。我国农民种了甜高粱产出燃料乙醇,由于成本高竞争不过巴西,只能为人家修桥铺路提供市场资源。因此,不要盲目地为别人提供市场支持,如其为别人做嫁衣裳,还不如不修桥不铺路。发展生物乙醇既没有眼前的经济利益,也缺乏长远的战略利益,找不到大面积的种植土地,也缺乏成本优势,在成本无法与巴西竞争。用纤维素秸秆来作原料,把分散的秸秆资源集中起来采取工业化方式制作燃料乙醇,人工成本高,运输成本高,生产制作成本高,技术还不成熟,这些都是空想的,他们还呼吁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作为国家一项战略性举措。还提出要让国家进行补贴。这个做法只能是为美国巴西燃料乙醇培育消费市场,是给人家做嫁衣裳。据有关资料透露,巴西乙醇燃料汽车总量已经突破200万辆大关。使用汽油和乙醇双燃料混合动力的汽车,可使用任意比例的汽油和乙醇,这种车占全国汽车市场总量的77%。巴西约4500家加油站的零售网络,任意一家加油站,销售的都是含乙醇汽油。巴西的燃料乙醇产量早已超过1000万吨。作为全球最大的乙醇出口国,巴西一直鼓励中国进口该国生产的燃料乙醇。但是,据媒体报道,中国曾计划2010年将燃料乙醇使用量提高到200万吨,到2020年扩大到1000万吨。从今年1月1日起,中国将乙醇进口关税从30%降至5%,这说明,中国已经对玉米乙醇开放的市场,进口关税下调为巴西燃料乙醇的大规模进口打开了大门。进口玉米乙醇等于间接进口玉米,等于为玉米能源化助一臂之力,是助纣为虐的行为,一个大豆已经让我们焦头烂额,再加上一个玉米我们就更难以招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