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恒的以法他弥迦书五章一至六节 1成群的民哪,现在你要聚集成队,因为仇敌围攻我们, 要用杖击打以色列审判者的脸。 2伯利恒的以法他阿,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 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 3耶和华必将以色列人交付敌人,直等那生产的妇人生下子来。 那时掌权者其余的弟兄必归到以色列人那里。 4他必起来,倚靠耶和华的大能,并耶和华他上帝之名的威严, 牧养他的羊群,他们要安然居住。因为他必日见尊大,直到地极。 5这位必作我们的平安。当亚述人进入我们的地境践踏宫殿的时候, 我们就立起七个牧者,八个首领攻击他。 6他们必用刀剑毁坏亚述地,和宁录地的关口。 亚述人进入我们的地境践踏的时候,他必拯救我们。 在圣诞节期间,我们经常读这几节经文;它们唤醒我们去回忆在犹大的这个村镇中,耶稣这位弥赛亚曾经在那里降生。而按基督教的传统,视弥迦的话为弥赛亚预言是恰当的;这个传统可追溯到马太福音,在那里弥迦的话被引用在基督诞生的故事中(太二6)。马太和初期的基督徒采用弥迦关于弥赛亚的解释,在他们当时是很普遍的;他们和同时代的犹太人不同之处,只在于把这些古代的话应用到耶稣的诞生。有人这样猜想:如果弥迦能跨越时空,再进到公元第一世纪,或者甚至进到我们这个世纪,他将因后世对他的话的解释感到惊讶。这不是弥迦的话起了变化,或者甚至是他的原意被曲解;而是由于时间的进展,产生了新的和更深刻的意义,这是弥迦自己不能预期的。因此如果我们要正确地理解这些话,在我们未使用它们去反映耶稣出生当时情形的意义之先,我们必须首先尝试掌握弥迦那个时代它们所暗示的意思。 首先,最重要的是先知在危机中向他本国的人民宣讲。这个危机反映在预言中心部分的几节中(1,5—6节):耶路撒冷城处于包围之中(日期在主前七○一年),而具威胁的敌人是亚述。代表大卫王朝的统治者希西家王在这座城中,但是看起来已经完全不能有效地抵抗外来的威胁;围城的仇敌击打他的脸(1节),这是一种恶劣的侮辱的记号。 在耶路撒冷面对这样的威胁之中,而大卫王朝不能有所作为时,弥迦宣布一个神谕,包含着给他的人民提供希望。他宣布新的统治者将要诞生在伯利恒,在以法他这个地区,也即大卫王朝传统的家乡(撒上十七12)。第四节牧养的比喻,回忆起大卫当初的情形;当这个新的统治者降生以后,也要牧养上帝的百姓。在他的掌管下,以色列百姓,即那些在弥迦宣讲时处于直接灾难威胁下的人们,将要居住在安全的地方直到永远。我们不能知道弥迦的内心,但是我们可以假定他期待着他所说的拯救不久将要来到,也许就在数十年以后。他预期以色列将从他们的敌人手中蒙拯救,这个敌人是亚述(5—6节);而当孩子诞生并成长起来时,他将会被认为是担当国家的领袖和拯救者这个角色。 现在必须注意到在大卫的世家中,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被称为弥赛亚(其实在旧约中这个词是较少使用的)。但是在希伯来的历史进程中,在犹太人的社会里,这几节经文开拓了一个新意义。外来敌人的压迫没有停止,大卫血统的新王没有出现,也没有带来拯救和安全。因此弥迦信息带来了一种新的见解。先知所说的将来还要再推后一些,然而即时获得实现的希望没有衰竭,因为压迫和外来的敌人继续在以色列现实的历史中存在着。这个希望持续下去,有一天,弥迦所说的统治者将要来临,那时必从敌人的手中得自由,并在安全之中生活。 马太引用弥迦的预言,令基督徒读旧约时对这预言可有新的洞见。救赎主已经来到世间,就是耶稣;正像大卫,耶稣是上帝群羊的新牧者,向在外来敌人统治下的人们提供安全和平的生活。大卫的后裔耶稣,是上帝赐给这个世界的至高礼物。对于那些在各方面感到被压制的人来说,好像当初听见这些话的耶路撒冷居民,耶稣带来了救援和安全的预言。而这就是圣诞节信息的本质:上帝赐给被围困的世界一样礼物,藉着他救赎必将来到。 但是正像先知的信息经常出现的情况,在这些话的末尾是一根刺。弥迦讲到从压迫者——亚述手中得来的拯救。基督教的历史上发生的许多悲剧,就是那些得救赎的人们变成压迫者,他们穿上了亚述的制服。所谓的基督徒和基督教国家,竟奉大卫王之子孙耶稣基督的名走上争战和压迫之道。而那些在基督徒的暴力下受苦的人当中,正包括将这些古老的希望信息传给我们的犹太人。我们必须以这个和谐世界的异象(四1—5)为基础,记念弥迦留给我们的弥赛亚信息;然后,我们方会明白救赎与和平必须肩并肩地前进。以色列的前景和惩罚弥迦书五章七至十五节 7雅各余剩的人必在多国的民中,如从耶和华那里降下的露水, 又如甘霖降在草上。不杖赖人力,也不等候世人之功。 8雅各余剩的人必在多国多民中如林间百兽中的狮子, 又如少壮狮子在羊群中。他若经过,就必践踏撕裂,无人搭救。 9愿你的手举起高过敌人,愿你的仇敌都被剪除。 10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从你中间剪除马匹,毁坏车辆。 11也必从你国中除灭城邑,拆毁一切的保障。 12又必除掉你手中的邪术。你那里也不再有占卜的。 13我必从你中间除灭雕刻的偶像,和柱像;你就不再跪拜自己手所造的。 14我必从你中间拔出木偶。又毁灭你的城邑。 15我也必在怒气和忿怒中向那不听从的列国施报。 先知书的编纂方式,有时导致出现奇怪的抵触,或者这段与那段之间的矛盾。我们现在研读的这一段就是由两个十分不同的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7—9节)讲到以色列将来的角色,用词是光明和正面的。第二部分(10—15节)看来完全是消极的期待着以色列彻底经历审判。但是这种抵触是表面的,而不是真实的。保存给我们的七章简短的弥迦书,只是先知一生数十年工作的片断。我们在这本书中读到简短的几段,彼此并列出来,其实原本是在十分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时代宣讲的。我们现在研究的就是这样两段的情形,但是当每一段的意思被掌握时,每一方面都会分别被接纳,而不会感到有抵触。 ㈠以色列将来的光辉景象(7—9节)。我们认为这段经文的背景也是主前七○一年,正当亚述的军队侵入犹大,国家的前途几乎无望。在这个时候弥迦讲了这些话,当时只有一些劫后余生的人,希望几乎尽失。选民的国家必须保存亚伯拉罕时代的传统,就是他们有如海边的沙无数,藉着他们,世界各国必将蒙福。但是这种古老的希望,在主前七○一年已经成为空的响铃。北国已在主前七二二年沦亡,南边的犹大也处于崩溃的边缘。所有的都会成为徒然吗?曾经怀抱的梦想,和自从族长时代以来,一代传一代的幻想,都将成为过去吗?在饱受绝望折磨之余,弥迦用两个比喻向耶路撒冷余剩的人带出一个信息。 (甲)尽管眼前的处境恶劣,选民必再次好像上帝的露水和甘霖,带着上帝的仁慈到这干涸的世界各国(7节)。(乙)尽管现在有软弱和失败的阴影,选民的国家在将来必好像狮子,在世界各国中强盛和无所畏惧(8节)。这两个比喻看起来好像在性质上完全相反,但它们清楚地带出一个双重的特性,这个特性已经归纳到以色列存在的目的:“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创十二3) 先知所讲的,是人类“余民精神”的心态。单从人的观念看,在耶路撒冷存留的破碎社会,有理由相信他们被拣选的目的已经丧失。他们有一个悲惨的过去;留下的人太少,不能改变前途。但是上帝通过他的先知,要革新那种余民心态。存活者的多寡并不重要;如果还有任何未来的希望,只能在上帝的能力中寻找,而不是在于人口增多。虽然眼前的是灾难的处境,弥迦毫不含糊地肯定仍然会有前途的。人性倾向于一种残余心态,而教会也常不自觉地赞许软弱自贬的态度,都是应该纠正的。这种消极的思想是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这与人数有多少是不相干的,要紧的是上帝的能力,籍着他的百姓去工作,把祝福带给全世界。 ㈡以色列的刑罚(10—15节)。如果要确定这个简短晓谕的日期,很可能是比在它前面刚提及的那一个为期早些,看来于希西家统治早期;准备着与亚述进行战争,而敌人尚未入侵他们的国土。国家的自信心尚未被主前七○一年的事件所破坏,而军事准备给予这个国家一种盲目的浮夸,认为一切将会没事。但是,根据弥迦所看见的,国家的信心是可悲地植根在错误的观念。所有的准备都基于假设敌人是亚述;只有弥迦看到,由于犹太作恶,所以它真正的敌人不是别人,乃是上帝自己。 先知的信息是为了令全国沸腾的情绪冷静下来而设。建设军队和储备基金去成立新的“装甲部队”是没用的,因为上帝将要毁坏它们(10节)。设防的城市和要塞,那些劝说建立军事力量的预言家,虚假宗教的假想和偶像——所有这些事情在审判的日子将被毁灭。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拯救犹大脱离正在来临的命运。 正如柏恩斯(Robert Burns,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译者注)所指出:“鼠与人最周密的计划也常有乖误。”(梁实秋先生译文)田园的老鼠在麦杆中搭窝,却被收割者砍倒。照样,国家若把她的安全建立在军事设施和假信心之上,当审判开始的时候,将看见它全部崩溃。对于弥迦来说,唯一继续存在的力量和安全的来源,只有上帝。然而在真正的根基建立起来之前,所有其他的基础都必须在审判时遭扫掉。
学习材料来自神家,感谢主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