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国杂记(18):相见不如不见

大学毕业前后,我心里空得发慌。有一天,闺蜜把他推倒了我面前。嗨,打起精神来,和他谈谈,说不定你和他会有一段好缘分呢。

他是闺蜜男友的哥们,大高个,挺拔的身材,五官端正,鼻粱上架着一副淡颜色的眼镜。无论用现在还是那个年代的标准来看,他是个不打折扣的帅哥。

二十几岁时,我偏爱能弹会唱爱写诗的男子。眼前的这个他,基本符合了我对男孩子的小资要求。于是,我们相识了。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经走的很近,甚至我们还不知天高地厚的说起过谈婚论嫁。

那年夏天,我们一行六人乘火车去兴城海边野餐。除了我和闺蜜的他和他,还有另外一对恋人与我们同行。夜幕下的兴城海边,温柔的海风撩拨着我们不安分的青春之躯。虽然我们都在装模作样地无动于衷,但心里的小鼓,却咚咚咚地敲个不停。

远处似隐若现的点点渔火,时常会向我们一厢情愿地招招手。夜很深,但并不宁静。海浪刷刷刷地拍打着沙滩,也拍打着我们年轻的心。

临近午夜时,当地渔民向我们兜售着新鲜的大螃蟹。没有淡水,没有调料,仅用随身携带的野餐设备,在洋溢着青春味道的欢呼声中,我们慢慢看着这些螃蟹由青灰色变成了血红色,直到最后我们把它们彻底消灭在我们的肠胃里为止。

从那以后,兴城之行,成了我久久不忘的风景。每次回国,漫步在家乡的渤海湾,我总会想起那年的夏天,那年的青春,那年的人。

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六人浪漫行,已经变成了上世纪的童话。与我曾经相识的他,早就离开了我的视野。而我,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安心享受着属于我的游子生活。

今年回国,闺蜜告诉我,如今他在北京城已经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了。什么人物呀?我对为官者向来不知道敬畏,在我眼里,他还是当年那个戴着眼镜,说话有点儿急促的书生而已。

经闺蜜周全,我们终于通上话了。果然不出所料,他的声音还如当年,他说话的口气还似昨天。这么多年杳无音讯,我们还能聊什么呢?无非是孩子,生活,家庭吧。我们之间的客客气气,已经被二十年的光阴填满。

在一起吃个饭?他用模棱两可而又有些含蓄的口气问我。不知怎么的,他的话刚一出口,我便想起了当年兴城海边的大螃蟹。我很想问问他,在北京,你能吃到家乡的大螃蟹吗?在北京,你能听到海的声音吗?

真不巧,他电话打过来的时候,我正在烟台的婆婆家探望老人。即使他想尽地主之谊请我在北京吃个便饭,我也不能如愿赴宴。

挂段电话前,他对我说,嘿,和你聊天儿,还是那么有趣。真的吗?我对此真有点儿怀疑。和二十年前相比,我觉得我已经变了很多。而我,在离境返回美国前,竟没打个电话向他告别。我知道京城当官的都忙,我一美国草民,还是平安回归美国农村才是正事,我还是少打扰领导为好。但愿他能理解我的无礼。

你还记得我的生日吗?当然记得。模糊的对话,此时忽然醒来。相见不如不见。一年又一年,反正转眼就是百年。

10/7/10  11:42PM

今天开始看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杜拉拉让我想起了我的青葱岁月,于是我就用这篇回国杂记祭奠一下我的青春。我是个安心服老的人,和杜拉拉相比,我肯定是老啦。

ntnnd 发表评论于
无聊的无病呻吟,仅此而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