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鸿沟:移居国外幸福吗?

朗朗中文—打造最好的海外少儿中文学习课程。 学生喜欢的好课程 老师选择的好服务 家长认可的好效果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来源:启德教育  作者:刘润博】

 

    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有些人住在自己国家才舒服,有的住在别人的国家才舒服。

 

    原因必定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但我迄今倒没做过什么科学研讨。现在看到一位学者分析、量化这种不同心境,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英国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社会学家大卫·巴特拉姆博士(Dr David Bartram)研究的对象,主要限于那些为了改善自己经济状况而迁居国外的人。

 

    他们和留在自己的国家里努力改善生活条件的人相比,到头来谁的日子更过的更称心,更幸福?

 

 

    悖论

 

    巴特拉姆的报告发表在上个月的《社会指数研究》(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里。

 

    按照他的说法,幸福包括几方面的因素,有认知方面的,譬如人们怎样评价自己的生活;也有对实际感受的测量,诸如每天的心理状态。这些信息他通过问卷索取,但问卷上倒不说明何谓幸福,完全让填卷人凭主观而定。

 

    巴特拉姆的起点,是早就有人做的比较经济条件和生活满意度的研究。

 

    总体而言,富有的人比贫穷的人感觉幸福:你也许觉得这是明摆着的事。

 

    不过,他参照的美国加州学者理查德·依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30多年前那项研究发现,就一个国家整体来说,人们一旦满足基本温饱后,收入倘若继续提高,幸福感通常并不会再有相应的提高。这就是所谓的“伊斯特林悖论”。

 

 

    留住还是出走?

 

    巴特拉姆在此基础上推断,那些由于经济原因而移居他乡的人所得到的实际满足,并不大于留在自己老家利用其它手段改善生活处境的人。

 

 

    移民的生活充满挑战……难道满足感真的不如呆在老家?

 

    他带着这种推断选择去美国做验证。美国的经济移民人数多,与其他移民国家相比,经济移民的比例也最大,而且以往的调查早就发现很多人确实觉得去了美国就必有发财的机会。

 

    巴特拉姆设想,去美国谋生的这些人动力大,有抱负、有理想,他们比留在老家的人,或者那些出生在美国本土的人都更看重物质享受,因而也就会由于物质生活的改善而获得更大满足。

 

    调查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抱负

 

    但是他说,新移民和原住人口在这方面的差距实际上很小,往往还不足以压倒新移民因为人生地不熟等原因而产生的负面感受。

 

    原因恰恰在于这些人的理想、抱负。出走前他们不满足现状,有了成就之后还是不满足现状。因此生活消费水平高了,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幸福。

 

    当然,人的起点有一定影响。那些来自非洲或南美的人在老家处境通常更窘迫,来自欧洲或加拿大的那些原来条件好一些,为此前者的满足度,在美国改善生活后幸福感强一些。

 

    不过即便如此,巴特拉姆还是发现,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仍然不及美国本土出生的人。

 

    原因就在于现实同他们的理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另有所图

 

    想想我认识的那些选择迁居异乡的人,似乎寻找的往往是不同的文化氛围或政治环境,也有的为的是找到更宜人的天气。

 

 

    澳大利亚的阳光看似迷人,但也有人觉得太热。

 

    后者当中包括多年前从加拿大到澳大利亚去的一个表妹。她觉得加拿大冬天太冷,到了澳大利亚发现舒服多了,便找到办法留了下来,在邮局里工作了多年。

 

    她说虽然离开父母,隔一两年才回去见一面让她有些愧疚,但对自己的决定她一点不后悔,因为阳光里的生活比冰天雪地里的日子实在幸福多了。尽管头十年稍微苦一点,因为开拓自己的天地,建筑起自己的朋友圈子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但她相信有心人还是能坚持的。

 

    还有一个好友多年前跟我一起迁到柏林。我呆了不到两年就回伦敦了,但他至今住在德国,觉得天天与德国人相处比天天同英国人相处自在多了。

 

 

    英国人的法国梦

 

    至于迁居法国的人,不光我认识,很多英国人在那里也都有亲友,因为如今有几十万英国人都侨居法国和西班牙,一两年前我在这个栏目里也已写过一篇《告老离乡》谈论此题。

 

    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的学者米凯拉·本森(Michaela Benson)最近特别针对他们当中那些因为羡慕法国乡间生活而迁往那里的人做了一番研究。

 

    她说这些人出发前往往已经对法国乡间有一种高度理想化的幻想,到了以后也往往继续把那里当作近乎于神话的地域。

 

    在他们心中的法国充满了机会,这不光是住房比英国便宜,或者天气好,而且带有一厢情愿的心理,以为去了以后自然而然会和邻居结为好友,分享梦中构建的田园生活。

 

这些当然不是不可能,但是需要为之付出的努力使不少人之前往往未曾想到的。不过她说,在她研究过程中碰到的多数人还是逐渐找到了办法调整心态,适应了新环境。

 

    不知你若住在异乡,或背井离乡的念头,是否认可此前面提到的研究,还是另有高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