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当妈妈决定结束下放生活,带全家人从那个偏远的小山村返城时,相信她一定渡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父亲那时辗转地早已在离小山村几十里地的县城里谋了份职,他特意请了假陪着家人搬迁。
高粱杆编织的囤子,把平板车围一个圈,全部的家当装在里面,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靠着两条腿和一双手,爸爸妈妈拉着板车,走了四天三夜,把家搬回了故乡小城。
那年我不满七岁,自然不大记得其中的辛酸和艰难,坐在平板车的车头,随着路途的颠簸,做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的梦,我的身边是家里的十几只鸡和六七只鸭子,在笼子里一路走一路鸡鸣鸭叫的。终于快到家的时候,妈妈说:咱们到河里洗洗干净再进城吧。
到了河边,最兴奋的是那几只鸭子,嘎嘎叫着在河水里洗了会儿澡,又扎了个猛子,听见妈妈的召唤,排着队回到车旁。妈妈高兴地夸着鸭子听话,爸爸抱起我放回到车头,满脸的慈祥,没有人提起未来等着全家的是什么,前途渺茫,没有工作,没有城市户口,生活没有着落,甚至一家老小没有安身之处,对这一切,幼小的我全然无知,我只看见爸爸妈妈带给我的温暖。
返城以后,爸爸一个人仍旧留在那个偏远的小县城里工作,直到去世,户口迁回来的第二年,哥哥作为知青又去了另外一个乡村,妈妈起早贪黑地在外忙碌,为一家人的生计奔波。作为留守家中的最大的孩子,我那时常常踩着小板凳,站在案板前擀面条,挺起瘦弱单薄的身躯,去粮店里背半袋子的米面回家。甚至高考大复习的时候,很多次晚上哄睡了小妹,坐在灯下一边看书一边等妈妈。
爸爸去世的那年,我十七岁,从火葬场里走出来,哥哥抱着那个黑里透红的木漆骨灰盒,我搀扶着妈妈,后面跟着十三岁的弟弟和九岁的妹妹,擦干了脸上的泪水,第一次有了长大成人的感觉,望着妈妈一夜之间满头白发,陪着她渡过了几个漫长的夜晚,心里凭添了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过后好多年,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每当遇到困苦磨难,耳旁总听得见妈妈的朗朗笑声,这种精神这份母爱,点燃了我未来的希望。
在感恩节来临之际,想起父母的不易,想起曾经的痛苦挣扎,更加珍惜如今的幸福和安逸,谨以此短文纪念那些困苦艰辛的岁月,感谢生活给了我不屈的信念,追求的勇气和一颗慢慢变得坚强和懂得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