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失气”或“出虚恭”和“通”的重要
“失气”或“出虚恭”和“通”的重要
“屁乃人身之气,岂有不放之理?放者开胃通气,闻者津津有味。”这前三句说的还真一点不假。
人体肠道内本来就有气体存在,其中约70%是吃饭、讲话或打鼾时吞进去;另20%来自血液中,从血液循环系统带至肠黏膜排出;另10%是肠道细菌分解而来,特别是肉类含蛋白质,在细菌作用下会分解出甲烷及硫化氢等带有浓烈腥臭味的气体。
这些气体在正常情况下,会经由放屁、排便时排出,一部分由肠壁吸收;但如果吞下太多空气,或肠道蠕动障碍、便秘导致肠阻塞、肿瘤堵塞或压迫到肠道等情形时,都可能造成肠胃道胀气。
通常细菌的产气作用主要发生在小肠后半段及大肠部位,而乙状结肠位于大肠后半段,且距肛门约30公分处,该段下方集结的粪便如果太久或太硬,就可能堵住气体往外排放的通路,容易造成腹胀不适。
所以说有气还必须排。中医讲究的的就是一个“通”字。不通则痛。有屁,说明“通”!通是一个人健康的标志!
古人说话很雅。放屁叫“失气”或“出虚恭”,但平时老百姓是否这样讲,就不知道了。但现在中医看病时还是这样问病人的。失气出自《素问·欬论》:“小肠欬状,欬而失气,气与欬俱失。” 王冰 注:“欬则小肠气下奔,故失气也。” 汉代张仲景在 《伤寒论·阳明病》也提到失气,如:“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
在临床上,这个“屁”还是蛮重要的。现代医学把它叫做“排气”。妇科、肠道等腹部外科手术,通常要在麻醉过程中完成, 全麻或硬麻(硬膜外麻醉)等的不良反应之一就是肠麻痹, 肠蠕动消失, 形成肠胀气, 所以术后通常要放根引流管(胃管)做胃肠减压。这种情况下是不能进食的。而排气是肠功能恢复的标志。而病人排气之后,就可以逐渐进食。术后病人早排气,就可以早进食,体质就能早恢复。此外,观察病人是否在三天内排气。也是判断病人术后是否会发生肠粘连。如果术后长时间不能排气,说明有可能发生肠粘连,因此就有二次手术的可能。 所以,术后如能让医生听到病人的一声排气或者告知已排气,那么病人也轻松(可拔掉胃管进食),医生也轻松了。
附: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
有些食物在消化之后,会产生较多的气体,若吃的量较多,也会造成胀气。诸如:
水果类:葡萄、苹果、西瓜、香瓜、柚子。
蔬菜类:地瓜、马铃薯、芋头、玉米、洋葱、高丽菜、花椰菜、韭菜。
豆类:豆干、豆腐、红豆、绿豆。
饮料类:碳酸饮料、豆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