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是嘛意思?


“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大概人们都知道这是孔子说的话,可这简简单单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却众说纷纭。从字面上讲这句话无外乎两种意思,主流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最开始做俑的人真TM缺德,应该断子绝孙!;另一种认为那是反问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最开始做俑的人挺好,不会断子绝孙的(怎么会断子绝孙呢?)。

好在绝大部分人对俑是什么和它的作用还没有什么异议,认为那是给死人陪葬的用品,否则这句话的歧义可能更多。现在大家可能都知道,尤其通过考古发掘证实中国古代曾经流行过活人殉葬的习俗,以今人的观点来看拿俑代替活人陪葬是时代进步,文明代替野蛮,那是好事儿啊。因此从“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的第一种意思,有些人自然就引申出如果孔子反对拿俑作为陪葬,那一定是反对拿俑代替活人陪葬,这么说来孔子简直就是反历史潮流而动,是野蛮、残酷的代表。

可是反对拿俑作为陪葬,就一定是反对拿俑代替活人陪葬吗?人们普遍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讲的是仁义道德,甚至有人(还不是少数)认为儒家思想把中国人弄得太仁义,文明,善良,中庸甚至柔弱,因此束缚了中国人。如果那个被儒家俸为祖师爷,满口仁义道德的孔子竟然赞成用活人殉葬,反对以俑代替活人陪葬,那也太雷人了吧?反正我是对孔子赞同活人殉葬的说法表示很大的怀疑。

考古发掘证实中国古代自殷商开始就有用活人殉葬的风俗,此后的几千年里活人殉葬时断时续。从几千年的历史到现在来看活人殉葬的确是被俑替代,但在某一个历史时期,如特定某个朝代或特定的几百年内会不会有开始活人殉葬被禁止,后来世风日下慢慢又死灰复燃了呢?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距西周的建立已经好几百年了,其时“礼崩乐坏”,孔子一生都想恢复周公那时的礼乐制度为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努力。如果在周朝初期活人殉葬被废止,按周礼不应活人殉葬而是用别的什么陪葬,满嘴仁义道德的孔子还会赞成用活人殉葬吗?如果因俑陪葬而造成活人陪葬死灰复燃不合周礼,孔子当然会反对那始作俑者。

据《礼记》:“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於用人乎哉!” (刍灵指稻草人,意思是孔子认为陪葬用稻草人挺好,俑不好,更何况用人了)。

《礼记》中另一段:
  陈子车死于卫。其要与其家大大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
《礼记.檀弓》

陈子亢是孔子的弟子。大意是子亢的哥哥陈子车死了,家人对子亢说“要用人殉葬,照顾地下的子车”。子亢说“殉葬不合周礼。但是能照顾子车的莫过于他的老婆和家宰了,如果要殉葬你们两个最合适不过”。结果没有殉葬。

从此看出按周礼不该用活人殉葬,受孔子教导的弟子都反对人殉,难以想象孔子会赞同活人殉葬。

《礼记》是西汉人编纂的,有人认为可能后世儒家美化孔子,不太可靠。所以对“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的解释,关键是找到它的出处在哪,根据其上下文的意思才能更好的判断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孔子对殉葬的态度。否则光从那八个字来看难免会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对之理解错误。

“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的出处是《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在其中引用了孔子的话,那是目前为止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孟子对其的理解应该是其本意。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大致翻译为,
梁惠王: 我洗耳恭听您的教诲。
孟子: 用刀或梃杀人有区别吗?
答: 没区别。
问: 用刀或暴政杀人有区别吗?
答: 没区别。
孟子说: 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可是民众却饿着,甚至有饿死的,这相当于畜牲在吃人。野兽互相残食,人们都不忍看见,更何况为民父母的当政者让畜牲吃人呢。因为用特别象人的俑来陪葬,孔老二都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如有这样的心肠怎莫会让您的子民饿死呢?

这段话整体讲是尊重人民的生命,孟子搬出孔子的话显然是赞同孔子的观点,难道孟子也赞同活人殉葬?孟子的一贯思想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果不知原文出处乱猜一句话的含义还情有可原,但如果谁能够从“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的原文出处及上下文的关联中看出那是赞同活人殉葬,可真是水平太高了,反正我是看不出那个意思。

另:孔子还有一句引起歧义的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嘛意思呢?

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