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几十知天命?

民族:满汉半袭。信仰:三顿饭一张床。爱好:练贫。性格:大愚若智。目标:(1)减少满足了嘴对不起胃的次数(2)把贫穷表现为不露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庆历 四年春,滕子京 谪 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 废 具 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 贤 今人 诗赋 于其上,属予作文以 记 之。 ”

       看我当年是怎么译的:庆历四岁的春天离开北京,住守巴陵郡。过了一年跟政通很和得来。他们废了很多家具,修了岳阳楼……。

       以上的译文不是笑话,是俺高考时的真实水平。出了考场跟人对答案,人家都掩面而笑,只有俺娘说:“能猜出这么多,不错不错!”这也不能怨俺,俺上学时没学过古文,不允许“吃中国饭,放外国屁”,当然也不能“吃现代饭,放古代屁”,那玩意儿对为工农兵服务没有任何用处。俺最古学到鲁迅。可是高考谁也不照顾俺那代人受过的教育,照考不误。俺知道俺出了大笑话,以后见了古文就绕道走,惹不起躲得起。

        最近发现有人把自己的诗作“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发表在网上,看得俺这个乐,敢情水平这东西上无顶、下无底。有低的,还有更低的。俺也把这两年一直琢磨的事拿出来白扯白扯。

        批林批孔时,俺知道了有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孔子。自从北京那个姓于的女先生大讲孔子后,俺才知道孔子比马克思伟大得多。孔子说的“官爱民,民拥官”的社会要是实现了,比老马的“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有人味儿得多。于是,俺也买了本《论语》偷偷地读了起来。

       俺这一读还真不得了,有了几项重大发现。第一、人们常引用的孔子人生阶段论,即“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根本就不适合今人。因为人们都疏忽了前边 “十五志学”这句,就是说孔子十五岁才开始学习,所以三十才“立”。今人几岁上学?六岁!盼子成龙心切的家长走后门也得让不满六岁的孩子上学。据此实情,再拿“三十而立来”来解释今人的成长明显不合时宜了。

        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论语》为政第二 )

       译成白话是: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学成并及时就业独立了;四十岁时明白了自己该干什么,不再上下求索;五十岁彻底明白了自己这辈子就是教书的命,当不了官。但作忠实的卫道士之志不能变。培养学生,把好学生输送到各诸侯国去,让他们替我、替人类卫道;六十岁时多么逆耳的话都能左耳朵听右耳朵冒,不往心里去了;七十岁时完全能够控制自己,对乱七八糟的事能做到不闻、不看、不干了。

        孔子五十岁时明白了他的终身职业是一根筋地卫“道”,不能动摇。今人作为毕生事业追求的是什么?不是别的,就一个字:钱。什么时候开始知道人生只为“钱”的呢?说不清,反正从记事开始就听父母说“要好好学习,将来挣大钱”。自己有意识地、并积极主动地从书中挖“黄金屋”大概是 15 岁左右,当然也有比这还早的。就是说,今人的知天命之年至少是十五岁。

        看到这儿你可能觉得俺又在胡猜八道了。只有引用个伟人的论证,才能增加说服力。人们就是这么迷信名人,没有办法,俺只好给你找来。钱钟书在《写在人生边上》“读伊索寓言”一文中有如下论述 :

        把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时期。先前是幼稚的,经过几千百年的长进,慢慢地到了现代。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它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所以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辈,上古三代反不如现代的悠久古老。这样,我们信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我们的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没有老头子肯承认自己是衰朽顽固的,所以我们也相信现代的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了古代进步。

       就上面这段话,俺还是反复了两、三遍才理清楚的。弄清楚了古与今的长幼关系,俺才敢把“今人十五知天命”的新发现说出来的。

        那么十五岁以后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呢?以后一直都往返与“惑”与“悔”之间。三十似立非立,因为钱挣的不多,不足以让自己挺起腰杆说“已立”;四十为大惑期,该不该离婚、是否结错或离错婚、该不该跳槽、“该不该”的事接踵而至;五十开始新一轮折腾;六十悔不该当初,但一切晚亦;七十悔不该当初吃那么多,落个高血压、高血糖……。悔与惑的内容因人而异,但多数人都在两者之间挣扎。

        从孔子的志向中俺受到了启发:凡是提倡的,都是社会上不存在的。

       孔子为什么要追求“道”,为什么四处奔走谏言诸侯要守“道”呢?那是因为“道之不存,德将焉附 ? ”“道”是什么,十个儒十个说法,大同小异,不外乎“官爱民,民拥官”。“官爱民”基于“道”,“民拥官”依于“德”。说来说去就是官不守规矩、不知爱民,自然也就别指望什么社会风尚了。就是说,从孔子时代当官的就无道。无道才大力提倡道,如同今日提倡廉政、和谐一样。唱“红”,是因为现实太黑。没什么提倡什么,提倡什么没什么。不信,你看雷锋,提倡“学雷锋”几十年了,还不是闹个“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的结局吗?

       顺便提一下俺的另一发现:孔子建立了我国第一所干校,孔子是第一所干校的第一任校长。这个发现还不成熟,还不敢大声说出来。这个论点如果站得住的话,孔子教育家的身份应该加注脚。

      俺还在继续读,也许还会有更多发现。闹不好弄出个“挖出曹操墓”级的发现来。

 

石假装 发表评论于
回复清清泉源的评论:

领教高见。
等着看您小说的续集呢。
清清泉源 发表评论于
几日不见,大妹子已然在此开坛说古摆摊论命。呵呵,俺有拙见,我辈年代特殊,故应晚十年而立,早十载而不惑。至于天命,红小兵娃娃只革命不认命。
颜素 发表评论于
呵呵!!精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