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文章的一个生命力在于它所阐述的道理的深度,一篇有深度的哲学文章所表述的道理的内在逻辑往往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得到表现,2500来年前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就是一部很有深度的哲学著作。
深刻的哲理的一个问题是不容易被他人理解或欣赏,有的是因为其所蕴涵的逻辑太复杂或涉及的知识面太偏深让普通人听了不是脑筋一时转不过来就是因为缺乏背景知识而不知所云,但也有些是字面意思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由于时代文化的局限而使多数人无法看到并接受平平无奇的字面意思背后的深意。比如,在后现代的今天,如果我们重温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多数人恐怕都能接受“人们不可能完全准确地认识并表达客观的真实”这么一个说法,但是倒退2500年,就是这么一句从字面意思来看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逻辑弯弯的话就不是一般的人所能理解的了(这一点从东西方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对真理的绝对性的信心中可以看得出来);再往近了说一点,只倒退几十年,在我幼儿的时期,在我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如果有人说这个世界上的人不可能完全把握真理,那是马上就要被批判的;再把范围说得大一些,就是在与我幼年所生活的文化环境非常不同的西方社会的几十年前,人们恐怕也不是能够普遍接受这样的说法的(这一点很容易从几十年前的老电影中或从与现在还在世的西方的老年人的交谈中感受出来)。
《道德经》通篇都蕴涵的比较深刻哲理,其中的第一章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道德经》的第一章一共59字,其全文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一章的字面意思是说,人们认识客观的过程的特点是,在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对象时,先感受到对象存在的效用,当能够用语言来描述对象的特征之后,就能够深化对对象的认识,且了解到人们自身认识的局限性,而不断地重复这一过程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唯一的途径,而且由于人的认识的这么一个发展特点,人们的一切认识都具有相对性,在具体的任何一个时期人们都不可能完全准确地把握客观的真实。
在有了狭义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今天,上述的《道德经》的第一章的字面意思已经显得太一般了。但是,一方面我们应该为这样一种在后现代时期才成熟的思想能够产生在2500年以前而给老子鼓掌,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理解欣赏这第一章所蕴涵的哲理的深度,那么我们会发现就是在今天这表面看来平平无奇的一段文字的深意也并非已经成为了社会常识。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一章中,先是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这个论点,然后用“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两句话对“道可道,非常道” 这个论点作了简单的解释,意思是说人类的语言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人们认识客观的一切都要依赖于语言;既然语言不是天生就有的,那么语言就是不断发展的,是不确定的;既然语言是不确定的,那么人们用语言对道的表达就不可能是确定的。如果老子到此打住,不再就这个话题继续深入探讨下去,那么读者可能会产生一个错觉:语言只不过是用来表达事物的而已,没有语言虽然表达不清楚,对客观的认识还是不会受影响的。尤其是当在现实中遇到有些不善言辞的巧匠的时候就更会引发这样的看法。这样看法当然是很有偏差的,且不说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极其有限的,人类整体要进步就离不开语言的发展,仅以每个人本身来说,语言表达上的缺陷对于自身认识客观的特性的能力来说应该说并不是一件加分的事。
而老子对“道可道,非常道”的解释并没有停留语言的表达功能这一点上,他接着对语言在人们的对客观的认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语言的认识功能进行描述,他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说在我们还没有为客观对象起名的时候,或者更一般地,当我们还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客观对象的时候,我们只有通过对象作用于我们及环境的功效来感受对象,而当我们能够叫得出对象的名字的时候,或者更一般地,当我们能够用语言来描述对象的时候,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对象并更容易发现我们自己已有的认识的局限性。
其实老子所说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为我们指出了人类认识客观的两个基本的大类:语言性认识与非语言性认识,而在宏观文化的层次上这两类认识便表现为哲学与艺术的区别。哲学与艺术的关系是很多人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我曾听有的艺术工作者们说艺术就是哲学,其实这句话是不准确的。艺术与哲学是有区别的,而它们的基本区别就在于哲学是语言性的思维,而艺术是非语言性的思维。这并不是说哲学思维中不带有艺术性,也不是说艺术思维无法用文字语言来表达,而是说哲学的主要力量在于运用语言将客观的道表达出来,而艺术的主要力量在于通过非文字语言的表达方式来使人们感受客观内在的道,这就是哲学和艺术之间的相对区别或关系。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常常走在语言性思维的前面,艺术家们常常可以用自己的艺术创作和表演引起人们内心的一种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共鸣,其实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在我们还无法用名,也就是语言来描述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对对象所表现出的效用来感受对象的存在和特性。而哲学的生命力正是在于用语言来对其它各行各业的文明发展的总结归纳,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意思。所以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既描述了我们对客观认识的一个普遍存在的基本特点,也在文化的宏观层次上反映出了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对比。
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来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也是很有启发与指导价值的。其实这句话所描述的认识过程的特征与宏观文化的哲学与艺术这两大类之间的对应关系也为我们在个人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的微观层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发: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具有艺术性成分和哲学性成分,艺术性的成分在于对客观的感觉,而哲学性的成分在于对客观的描述。
我们常听人说一个人在艺术上的造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有与众不同的天分(talent),但是却很少有人能用语言对这种现象做出更为清楚的解释,而了解了我们的认识和思维的过程的艺术性部分与哲学性部分的分别以后,我们就可以说既然艺术性的部分在于感觉,哲学性的部分在于语言的描述,而感觉的部分因为缺少语言性的交流与教导,就更多地依赖于个体的感受和领悟,包括了对他人的操作的模仿与对自己的操作的体会,因此就会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分(talent)的不同。
那么,能够把艺术天分的实际意义描述得更清楚有什么用途呢?当然有,而且用途多多,好处大大。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今天有为数众多的家长想要自己的孩子在包括运动在内的各种才艺上有所发展,对于这些家长和他们的孩子来说,这种对艺术性天分的语言性认识上的进步能帮助他们减少或除去对于所谓的艺术天分的玄秘感,增添努力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家长和孩子们更有效地找到比较正确的努力方向。
虽然从微观的层次来说人们的任何作为都包含了艺术性成分与哲学性成分,这并不是说这两种成分是彼此独立无关的。对于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种操作来说,哲学性的成分与艺术性的成分都是相辅相成的。尽管艺术需要特殊的感觉,但是人们仍然能够在不同的程度上用包括音乐符号或运动图示或简单的手势在内的各种语言来对之进行不同程度上的表达与描述,而这些表达与描述都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感受艺术性操作的要领;而另一方面,一些在艺术性的感受方面有特长的人如果能够及时地用各种语言形式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不但能够帮助自己固化已有的感受,而且可以帮助他人提高在不同领域内的相关的艺术修养。
所以,那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感到自己在做事时常缺乏艺术性的人,如果能努力地将自己的非语言性的感觉更多地转化为语言性的认识,不但能够提高自己的哲理性思维,也能帮助自己的生活与工作的艺术性操作更加细腻。而那些被别人打上缺乏艺术天分的标签的孩子们和家长们一方面应该更积极地寻找细致的语言教导来帮助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来提高对艺术要领的感觉,另一方面应该认识到既然所谓的艺术天分是个体感觉上的差异,那么就应该鼓励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根据自身的个体条件,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集体教导来找到自身对特定的艺术操作的感觉,从整个社会来说应该更加鼓励在一定程度上的因人施教的方式。
相信有的读者在读了我上述对于明确认识到人们行为中的艺术性成分与哲学性成分的实际应用的讨论之后,又会指出我这里的讨论的遗漏之处,从而提出这种认识的其它的一些功用,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的一个含义:当我们能够用语言来描述对象之后,我们就更加容易发现我们自身的认识的不足。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一章中接着又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意思是说有名或无名这两者所针对的都同样是独立于我们的认识的客观存在,也就是说不论我们是能够用语言来描述对象还是只能非语言性地感受到对象的特点,我们所认识的或感受的基础都是客观的存在。这里要指出一点,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的心理感受或主观认识并非总是对客观的反映,有些是自身的幻象。老子在《道德经》中对于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感觉的非真实性也有讨论,第十二章所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就是一例。这与老子在第一章所说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其实并不矛盾,因为老子这里所说的同出是强调我们用语言或非语言所认识或感受的对象本身是独立于我们的语言或非语言的认识的。老子把这种独立于我们的认识的客观存在的特性称之为“玄”。
如果我们去查一下古汉语词典,我们会发现在古汉语中,玄字带有深和远的意思,而老子在这里用具有深和远的意思的玄字来表示客观存在的独立于我们的认识的这一现实,应该是为了要表示客观存在与我们的认识之间有距离的相对性。我们知道我们所认识的事物有些是表面的,有些是本质的,但是我们会发现,在那些开始被认为是本质的内容的背后还有更深的本质,而相对于更加深层的本质,原来我们认为是本质的其实就是表面的。所以说客观存在的特性相对于我们的认识来说是有距离差别的,有的相对近一点浅一点比较容易被认识,有的相对远一点深一点比较不容易被认识,这就是玄字所具有的深和远的意思所表现出来的独立于我们的认识而存在的客观特性相对于我们的认识来说的距离性。理解了老子的这一用意之后我们马上就能理解老子接下来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意思了:既然客观的特性与我们认识之间是有远近深浅之分的,那么我们认识客观存在就要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在认识了一个表面现象背后的实质之后再认识实质背后的实质,这是认识客观的唯一的途径,也就是门的意思。
从《道德经》的第一章中,我们还能领悟出很多其它的哲理来,我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我相信如果大家都能象我这里所讨论的一样来理解和探索《道德经》中的哲理的话,既不但不会感到象有些人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样的模糊不清,也不会觉得很枯燥,而会觉得是一种智慧的欣赏。
一篇好的哲学文章应该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启发性的哲理,而一位好的哲学文章的读者应该能够欣赏一篇好文章中的智慧。来源于古希腊语的哲学一词的意思原本就是“对智慧的热爱”,离开了对智慧的欣赏而纯功利性地来解读哲学的文章,不但不能欣赏到文章的内在美,而且也不容易真正地从文章中找到实际的应用价值来。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向周围的人讲述哲学道理时,常有人对我说,“你应该多加些应用的背景。”其实,哲学的最大的应用价值在于让人变得更加聪明。从整体素质来说,哲学的修养能够提高一个人的整体思维水平,从具体工作事项来说,深刻的哲理能够帮助一个人更加有效地完成每一步的操作。
我们可以说哲学更加偏爱喜欢独立思考的人。哲学与科学技术的基本不同之处在于,科学技术的目标是要为人们提供明确而具体的操作指导,包括具体的公式,程序,配方。掌握了一门具体的科学技术的人,在具体的工作中只要按照具体的公式,程序,配方进行操作,就能完成相应的工作。而哲学的目标并非要提供一种具体的操作手册,而是要帮助人们在更广泛的作业中更加有效地思考和操作。不仅如此,从长远来说,深刻地哲理性思维还可以衍生出很多具体的技术性的成果来,近代科学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思维的延续。虽然用功利的眼光来看,古希腊的抽象的哲学思维可能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实用效果,但是由它衍生出来的科学却可以帮助人类进入太空,潜入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