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节日快乐


                                                           

从九九年开始,我就没有再过过“三.八”妇女节了----虽然这期间正是我向纯粹的“妇女”转变的过程。以前每年单位里总是会弄一辆车,拉上所有的女的,有时还包括谁家的孩子,去中山陵梅花山或者瘦西湖。司机问还有谁没上车?谁家的孩子伸头看了一下说“还有一个妇女没上来”-----引起满车哄堂大笑,笑的最响的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妇女”----她们个个穿戴齐整,坦然自若地坐着,腰上别着大大小小的游泳圈,脸上是无所顾忌的不在乎----还有什么是她们没见识过的?没经历过的?

“妇女”肯定不是一个褒义词。《红楼梦》里写道贾母传饭时,姑娘们可以上座如宾,媳妇们只有侍立在侧,姑娘们饭毕,才可入座。姑娘们是“娇客”不可得罪,登堂入室的做了媳妇,虽是侍立,那到底也是有了地位有了名分。所以王熙凤在丈夫妯娌下人面前,都是霸气而骄横的。

妇女们都是已婚的,她们的梦想像气球一样一个个被戳破了,现实滚滚而来。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一样不得亲历亲为?《人到中年》里的陆文婷,工作孩子家,像个陀螺似的转,终于累倒了躺在丈夫的怀里,才听到他念裴多菲的诗。没结过婚的女人,即使到了妇女的年龄,也是不能称之为妇女的。没有婚姻的磨砺,没有家务的摔打,没有孩子的折磨,没有关系的起伏,还是自哀自怜还是唯我独尊还是清雅脱俗,这个阶段,其实还真的不是“妇女”。她们还端着真正的妇女们已放下的“矜持”---这个东西弊大于利,常常是阻碍婚姻的最大原因,但是有没有,又由不得人自己。

“妇女”容易让人想起“长舌”,东家长西家短的,关注的就是家常事,中东发生了什么事肯定没有邻居的事更会上心。有些阅历的妇女还是知道拿捏分寸的,什么该说什么时候该说,该以什么方式说,心里怕也是转了好多个弯的,搞不好一不留神还是错了,但到底还是以最大的善意揣摩别人,最深的细致关注旁人,日子长久了,你仍然可以理会到这是一种----只有来自妇女们的“善解人意”。

“老妇女”那简直就是贬义词。拍着大腿骂街,嘴里百无禁忌,好像电影里看到的特别多。街头巷尾也碰到过,但是没有那么决绝。我妈家的街上就有那么一位,看着就那么的凶,半条街的人无论男女都躲着走。但是有时候我们放学时的一帮孩子碰上她,她也“儿啊,肉啊”的逐个喊一气挨个摸摸头。我妈说那是敷衍我们,可我再没见到有旁人愿意敷衍我们。我还挺喜欢她,因为她喊我“儿啊”----我爷爷家那么一个重男轻女的形式,我小时候是多么的希望我是一个“儿啊”。

但是我还是以一个女的身份走到今天。曾听一个长我几岁的大姐这么样感叹:“做女孩时人说我是谁谁的女儿,结婚后说我是谁谁的老婆,现在说我是谁谁的妈妈----到了可能就说是谁谁的奶奶吧。”

女人的一生都落不下男人。唱着笑着的,是跟他们,哭着闹着的,也是跟他们。离开了男人的比照,所谓的女人都没法定义。

最近,图书馆系统将经历改造,机器取代人是大趋势,许多的人都在惴惴不安的谈论“新技术时代”,“新技术”这样的日新月异,会不会有一天造出第三种人来?这当然只是个笑话。其实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天大的改变,但不变的是被神所命定的男女关系。倒是昨晚偶尔听到一个姐妹说起一些话题让我再次想到了这个“第三种人”。

她说她要渐变成一个凡事都能自己做的女人,自己撑起一片天,不需要男人,都当自己是个单身妈妈。你看谁谁谁就是这样、、、、但愿这只是负气的话。否则,这么多年过去,我们都白成为“妇女”了---妇女不就是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但心里倍儿明白吗?

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无法跨越,也,无需跨越。

还是回到我们本真的角色吧,做女人也挺愉快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