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三部曲之二:瞎(3)

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于是就有了光

耶稣上面的话,实际上在那人里面新造了一个生命,所以,当耶稣“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差遣他去西罗亚池子洗时,他心甘情愿地顺服了。如果换了法利赛人这样对待他,说不定会被瞎眼人狠狠地咬一口。耶稣的这个动作与接下来的一段对话看起来很简短、平淡,往往使我们忽略他们的作用和意义,其实,正需要我们用心领会。

耶稣的这个看似古怪动作,却与神造亚当的过程异曲同工。而那生来瞎眼的人“回头就看见”的感受,与亚当睁开眼面对世界的光景类似,那是一种全新的视野。如果说亚当站起来一定先寻找造他的神的话,这人眼开后的第一件事也应该是立即“回头”(第
7节),寻找、仰望耶稣。值得品味的是,耶稣却没让他见到自己,而是让他先回到熟悉自己的人中间,用“眼”看自己周围的世界,以便和以前用“心”所认识的世界进行比较。这一点也与亚当的经历类似:神造亚当时,亚当的灵魂还没有进入身体,眼睛还没有睁开时,就“知道”了神;当他睁开眼睛看外面五光十色的世界时,却看不见神的任何形象,才意识到只能回到心灵中认识神。

当从前瞎眼的人来到熟悉自己的人中间时,立即发现一个十分尴尬的处境:在生来就瞎的眼睛突然开了之后,那向来能看的眼睛却好像瞎了,里面都是似是而非的迷茫;尽管瞎子认得他从未“见”过的邻舍,邻舍却认不出他们终日可见的瞎子。这种心灵之“光”与外在之光的反差,仿佛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文化”的冲突:一种是面向表面现象、却视而不见的文化,一种是面向本质、借助话语以心灵感知的文化。因此,这里“瞎眼人”与邻舍之间的简短对话,就变成两个文化角色之间的冲突:第一个角色习惯将一切所见要么归结为偶然、要么归结为机械重复;而第二种角色总是通过历史的瞬间把握永恒的意义。当第一个角色问“你的眼睛是怎么开的”时候,他是在现象和经验里面对一个在他们看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件;而第二个角色则以“有一个人名叫耶稣”用心灵将没有“看见”的见证出来。当第一个角色问“那个人在那里”时,他是在追逐另一个现象,并试图从现象里认识事件的成因;而第二个角色则客观上以“我不知道”否定了对方的企图。这是不是耶稣的有意的安排呢?只有祂知道。而我们的确知道(“瞎眼人”也已经知道),那些人看见耶稣还不如不看见的好,因为耶稣的伟大在祂的话语里,而不在祂的外貌上。

当他们找不到耶稣(神)时,他们就要到法利赛人(宗教)面前,试图将这件不可思议的事,带到他们机械的宗教生活里解决。结果,更尖锐的冲突开始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