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事评论 20110516

见过你,是因为人与人有太多似曾相识,就好象见过你一样。你是你,我是我,没有标准,没有对错,喜欢就好,一切随缘。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印度总理辛格承诺将提供5亿美元援助阿富汗重建
【时事点评】正在阿富汗访问的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12日说,印度今后几年内将向阿富汗提供总额约为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帮助阿富汗经济恢复和重建。
辛格与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当天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举行了会谈,双方讨论了地区局势、打击恐怖主义和两国关系等议题。
在当晚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辛格说,自2002年起,印度已向阿富汗提供了总额约为1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帮助阿富汗重建,“今后几年内还将向阿富汗继续援助5亿美元”。
辛格表示,印度支持阿富汗的团结、完整和统一,并将在社会、农业和文化领域向阿富汗提供长期援助。卡尔扎伊对此表示感谢,并表示恐怖主义是两国、乃至本地区面临的共同敌人,需要共同合作加以应对。
辛格于当地时间12日上午抵达喀布尔,开始对阿富汗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
【时事点评】在之前的点评中,针对“美国就地(巴基斯坦境内)击毙本.拉登并立刻宣布”一事,我们曾经给这样一组观点,即:
第一,从本质上讲,“正式宣布本.拉登被打死”是美国决策层面对“国际局势的飞速变化”、经过“再三权衡”才做出的决定。而这原本就是“美国共和党(小布什政府)与民主党争夺总统宝座”打至最激烈时“都不舍得拿出来的”一份“成绩单”。

 />

●再谈一种“简单认为”或“任意夸大”的观点

 />

第二,任何简单认为“本.拉登之死”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毫无关系的观点,都是有必要反省的,但与此同时,任何将其夸大为“实质性调整”的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
第三,东方评论员认为,在“这个时间点”上,华盛顿决策层经过“再三权衡”才终于决定“申领”“正式宣布本.拉登被打死了”这张“精心保留”了多年的“成绩单”,显然有多层意图(详细内容请参阅之前点评),其中的几层就是:

 />

●再谈美国意图将“中国的巴基斯坦通道”置于“极其困难的困境”之中

 />

1):意图将“中国的巴基斯坦通道”置于“极其困难的困境”之中。而为达此目的,通过所谓的“特别军事行动”、再到“正式宣布本.拉登被打死了”、接着是“验明正身”、迅速将其抛入大海、销尸灭迹等,这一“一气哈成”的精密计划,不过是将“中国的巴基斯坦通道”置于“极其困难的困境”之中的第一步。

 />

●美国决策层意图向“方方面面”、特别是印度展示两种“特种能力”

 />

2):意图向中国、特别是巴基斯坦军方“高调展示”其“在巴基斯坦境内特种作战”的“特种能力”,即:
首先,这种“特殊作战能力”是指“美国具有随时夺取巴基斯坦核武库”的“特殊能力”。
值得强调的是,美国刻意、“公开”演示该“特殊能力”的一个重大意图就是想让“印度军事力量”相信:在关键时刻,只要“美印”通力合作,就根本不必担心来自“巴基斯坦核武库”的“核威慑”。
其次,这种“特殊作战能力”是指“美国具有‘随时摘除’巴基斯坦军方指挥系统(请注意我们的用词)”的“特殊能力”,显然,这是一种“斩首能力”。
值得强调的是,美国刻意、“公开”演示该“特殊能力”的一个重大意图就是想让“印度军事力量”相信:在关键时刻,只要“美印”通力合作,印度也就相当于获得了这种“斩首能力”。
3):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有必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关键时刻”,其中之“一”,就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爆发军事冲突的那一刻。
4):以“本.拉登之死”为转折点,由“美国资本”代言之“西方资本”控制下的国际石油、贵金属(黄金、白银)、及其它大宗商品发生一波暴跌。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资本”这是在向中国、特别是印度“高调展示”其“经济、特别是金融上的特殊能力”。
因此,在亲眼目睹国际投机市场这一神奇“倒V字反转”之后,印度“似乎相信”了由“美国资本”所代言的“西方资本”操控国际商品市场的“特殊能力”,显然,这是一种“经济、特别是金融上的特殊能力”。
值得强调的是:“美国资本代言的西方资本”所具有的这种“经济、特别是金融上的特殊能力”,在我们历次讨论中,恰恰是我们极其警惕的,这的确是“西方资本”可以循“埃及之乱”模式,用来引爆巴基斯坦之乱、特别是印度之乱的一种“特殊能力”。

 />

●美国通过“就地击毙拉登”的所谓“秘密行动”想实现的战略意图

 />

5):因此,我们的观察结论是:美国通过这次所谓“秘密行动”而“刻意展现”的这种“特殊能力(军事与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一个极其重要的意图就是再一次地“威、逼、利、诱”印度,凭借美国特种部队、特别是美国资本围绕“拉登之死”所高调展现的所谓“特殊能力”、给“恐惧印度之乱”的印度“指出一条生路”,但也同时附加了“逃生的条件”,那就是:印度必须实质性配合美国的南亚破局。

 />

●印度“已经接收到”这一信号,但“仍在权衡”之中

 />

6):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最新的形势发展已经充分证明,“印度方面(请注意我们的用词)”“已经接收到”这一信号,但“仍在权衡”之中。
下面,我们先在“印度已经接收到这一信号”的层面来展开。

 />

●以“美国能”为依据、印度竟然公然声称“印度也能.......”

 />

显然,在我们看来,从印度的种种反应来看,这种“已经接收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之前、还忙着请巴基斯坦总理赴印度观赏板球比赛的“印度方面(请注意我们的用词)”,继公开指责“巴基斯坦是恐怖分子的天堂”之后,居然“指”着美国此次演示的“可迅速夺取巴基斯坦核武控制杈”与秘密斩首“巴基斯坦军方指挥系统”的所谓“特种秘密作战模式”,以“美国能”为依据、公然声称“印度也能.......”;

 />

●美国决策层给“恐惧印度之乱”的印度政府“指出一条生路”的“核心理论”之所在

 />

其二,是印度执政党国民大会党主席索尼娅.;甘地的儿子拉胡尔“5月11日晚(请大家注意这个时间点)”遭北方邦警方短暂拘押,原因是“他参与当地农民反对政府占地修建公路的抗议活动”。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其二”是印度的内政问题,我们无意置评其是非曲直。
但是,援引这条新闻,只是想强调一点,既:利用印度“民主选举政治制度”的致命弊端(西方势力通过资本就可极大地左右其国内政局)、利用印度社会层面极其尖锐的社会矛盾、利用印度宗教层面极其尖锐的宗教矛盾,利用印度经济极其依赖西方资本的事实,利用印度粮食问题不能自己独立解决的短板,利用印度与中国、巴基斯坦之间的主权争端,等等,恰恰是美国决策层围绕“拉登之死”、刻意、高调展现其所谓“特殊能力(秘密行动的军事能力)”,给“恐惧印度之乱”的印度政府“指出一条生路”的“核心理论”之所在。

 />

●美国决策层给“欲逃生的”印度附加一条苛刻“逃生条件”的“傲慢”之所在!

 />

不仅如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决策层围绕“拉登之死”、刻意、高调展现其所谓“特殊能力(操纵国际市场,令国际原油、大宗商品形成倒V字反转的金融能力)”,则是美国决策层给“欲逃生的”印度附加一条苛刻“逃生条件”的“傲慢”之所在!
至于“其一”,虽然是“口头”上的威胁,但由于与“其二”有本质的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展开。
我们认为,表面上看,“其一”不过是“印度军方”通过“拷贝”美军“击毙拉登”所展示的“特别能力”,借机公开威胁巴基斯坦。
但实际上,这是“印度方面”在“美国军方刻意展示的特殊军事能力”引诱下、在“美国资本刻意展示的特殊金融能力”的威胁下,通过“公开策应”美国南亚政策的方式,向中国南亚、中亚政策施加战略压力。
当然,如果在金融层面去看,“美国资本”围绕“拉登之死”刻意展示的“特殊金融能力”也是有着极其现实的“金融意义”,那就是:通过这种操控下的大幅回调,为随后的的第三次所谓“量化宽松”腾出空间,从而也就是为国际原油、大宗商品价格等更加猛烈的一波上涨进行技术准备。

 />

●印度在顺着“美国意图”这根杆子往上爬

 />

而就如我们之前所指出的,根据我们的观察,就这个所谓的“秘密行动”本身而言,“巴基斯坦方面”是“事先知情”的,不知道的仅是“行动的结果是拉登被就地击毙、且立刻公布”。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那个“印度能.....”引以为据的“美国能....”而言,它其实与奥巴马那种大嘴鼓捣了几年的“我能.....”一样,根本就名不符实,显然,这个所谓的“印度能.....”基本上就是在顺着“美国意图”这根杆子往上爬而已,名里是借机威胁巴基斯坦,实际上却是在策应美国南亚政策,既:对中国施加最大限度的战略压力。
而这,正是给印度“指出一条生路”的美国人眼下最为需要的。而这,也恰恰是恐惧“印度之乱”的印度,在顺势、初步满足那一“逃生条件”。

 />

●“中美此番战略对话”结束之后,“方方面面”可谓动作频繁

 />

前面提示了,请大家注意5月11日这个时间点。
之所以“如此这般”,在于“这”个时间点的“前”或者“后”,“方方面面”可谓动作频繁,这集中表现在这样几个侧面:
第一个侧面,是“中美第三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与“首次安全战略对话”于5月10日结束,并再次达成“一系列协议《中美关于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经济合作的全面框架》”,从而“各取所需”的、向“方方面面”发出一系列信号之后的“第一天”。
也就是说,从5月11日开始,甚至更早一点儿,从5月10日的下午开始,接收到上述信号的“方方面面”就开始有了“正式反应”。

 />

●“中美双方”都在“各取所需”的做着同样的一件事情

 />

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尽管“中美第三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与“首次安全战略对话”达成了一些“值得一提的意向”,但说不上是取得“实质性成果”,因为“中美双方”都在“各取所需”的做着同样的一件事情,即:
一方面“双方”都不约而同地把“共同合作”的“心愿”许得非常动听,将“双赢”的“态度”摆得非常诚恳(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希拉里与盖特纳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与“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但另一方面,“双方”也都公开地“着重”强调“期望兑现(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又莫过于王岐山副总理拿胡锦涛主席2月访美所达成协议的落实问题说事儿)”的问题。

 />

●针对胡锦涛主席1月访美期间双方边成的一系列协议,我们曾经给出的观点

 />

讨论进行到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我们针对胡锦涛主席1月访美期间双方边成一系列协议给出的观点。
第一,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胡锦涛主席1月的“如期访美”,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的,既:中美在“第三波排列与组合”中“直接交手”、美国为“天下围攻中国”悍然制造了个“天安号事件”、外加一个“南海问题国际化”,而中国则通过强行介入中东的方式、在欧盟与俄罗斯等的策应下,将“大国间战略利益主要交换平台”从南亚方向推到了中东方向,从而奉还了一个“一切都可在中东谈”的大国博弈新模式,并最终令“南亚破局”不成的美国反倒不得不面对一个“中东破局”的形势。
第二,非常清楚,在我们的讨论中、被定性为“以中美直接交手为主线”的第三波排列与组合,其演绎过程,最终突出了这样几个侧面,即:
第一个侧面,是以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1月访华失败、回国便宣布大规模增兵阿富汗为标志,冲着中国、更冲着“方方面面”摆出一副准备在南亚“强行破局(政治、特别是军事层面)”的架式。
第二个侧面,针对第一个侧面,中国的应对方式是:于2010年1月11日用“领先美国的”“中段反导”打掉美国“反导技术绝对优势的神话”,从而打掉“明修栈道式(政治、特别是军事层面)”南亚破局的“自信心”,还撑起各路“地方王”的信心,并一举打开“尊王攘夷”的战略运行空间。
第三个侧面,针对第二个侧面,美国的应对方式之一是:伙同韩国亲美势力制造“天安号事件”,辅之以伙同越南等所谓“南海国家”掀起的“南海问题国际化”,外加伙同日本挑起钓鱼岛争端,以打造“在联合国框架外、更加严厉制裁朝鲜(其实是制裁中国)”的架式为主线,在东亚、特别是东北亚方向对中国利益展开围攻。
第四个侧面,在第二个侧面,美国的应对方式之二是:利用一心想“通吃中美”的欧盟与俄罗斯、以打造“在联合国框架外、更加严厉制裁伊朗(其实是制裁中国)”的架式为主线,在中东、中亚、特别是南亚方向对中国利益展开围攻。
第五个侧面,不论是方式一、还是方式二,美国的意图在于:通过“天下围攻中国”的阵式、实现或“明修栈道式(政治、特别是军事层面)”、或“暗渡陈仓式(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南亚破局的目的。
第六个侧面,是中国循着“尊王攘夷”的策略,策应“有心通吃中美”的欧盟与俄罗斯,在美国核心利益集聚的中东方向,不仅“还”了美国一个“以色列袭击土耳其国际救援船队”事件,还正式提出“以色列核问题”,从而以强行介入中东的方式,正式与美国拉开了“东亚问题在中东谈”的架式,对美国利益进行了猛烈反击,并利用“三边撕裂”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美元本位制”是“世界公敌”的事实,不仅成功地在首尔G20峰会上,反手形成“天下围攻美国”的架式,做好了准备“中东破局(中东既有格局是美元本位制的基石)”、甚至打破“全球既有格局(全球既有格局是西方资本主导全球经济、特别是金融秩序的基石)”的战略准备。
第七个侧面,是以“朝鲜炮击韩国军事目标”为标志,经过美国航母版美韩黄海联合军演、再到美国国防部长访华失败,2011年1月11日歼20“首次公开试飞”,中美之间其实又将“第一至六”重新演练了一遍,从而再次测试了对方的战略决心与战略能力。
第三,而针对胡锦涛主席1月访美的“访美成果”,我们当时强调的结论就是:
其一,我们对“胡锦涛主席访美成果”的评估就是三条:
第一条,尽管中美都声称“访问非常成功、且非常满意”,但就《中美联合声明》及国际局势、特别是伊核问题的情况而言,胡锦涛主席访美属于“阶段性成功”、或者“名义上成功”!
第二条,在我们看来,随着局势的进一步演化,就最终效果而言,这种“阶段性成功”既有可能转化为“一次极其成功的访问”、也有可能演化为“一次没有任何意义的访问”。
第三条,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条,我们认为,不论是从“国家利益层面”还是“资本利益层面”去观察问题,“胡锦涛主席访美成功(如果有人打心眼儿里相信这一点的话)”都是一种“被成功”。
但是,对“第三波排列与组合中直接交手”、且“均给对方造成巨大损失”的双方而言,不论中国、还是美国,在目前阶段,在“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失败(中国再次拒绝G2,并用歼20公开藐视盖茨带来的包括经济、特别是金融、以及军事战争威胁)”之后,都愿意看到“胡锦涛主席访美成功”、从而为“换个玩法”找出足够的空间。
其二,随着“美国防部长盖茨访华失败”且“胡锦涛主席如期展开访美”,在韩国于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终于“决定接受朝提出的举行高级别军事会谈建议”的背后,是“美国东北亚政策”向“方方面面”强调:它已经准备“重新做人”了。
其三,而当时拿到“美国东北亚政策”这一最新态度的中国,也在向“方方面面”强调:这场始于“奥巴马访华失败(09年11月)”、以中美直接交手为主线、期间局势一度“千均一发”的、欧盟与俄罗斯、甚至印度都曾“通吃中美”的、所谓的”第三波排列与组合”、将暂时告一段落。如果“美国东北亚政策”最终决定“重新做人”、从而彻底缓和朝鲜半岛局势、解禁经济、特别是金融制裁朝鲜、并兑现中美联合声明中的“技术转让协议”的话!

 />

●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与奥巴马谈成的《中美联合声明》,根本就是废纸一张

 />

显然,在时间已经过去近三个月之后,特别是在王岐山副总理此番公开强调“美国应尽快兑现《中美联合声明》”事宜的基础上,对比上述“第二条”,我们再来审视上述结论,也就不难看出,当时就被我们定性为“既”有可能转化为“一次极其成功的访问”、也有可能演化为“一次没有任何意义的访问”、但我们“事前就不抱希望”的所谓“胡锦涛主席访美成功”,终究是一场各取所需的“被成功”,是既“被”美国“所成功”,也“被”中国“所成功”。
因此,在国际局势演化至埃及之乱、利比亚之乱、叙利亚之乱、甚至有可能发展为巴基斯坦之乱、特别是印度之乱后,由于“兑现问题”一如既往,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与奥巴马谈成的《中美联合声明》,根本就是废纸一张。

 />

●双方“各取所需”地拿到“这张废纸”之后,就立刻转身“换了个玩法”

 />

也就是说,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在双方“各取所需”地拿到“这张废纸”之后,就立刻转身“换了个玩法”、从而将暂告一段落的“第三波排列与组合”继续展开。
从现在大国博弈的新情况来看,我们其实已经可以做两件事了,既:
第一,众所周知,在我们的讨论中,所谓“第三波排列与组合”,是以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1月进行的、旨在推销G2模式的访华失败为开始点的。
因此,在王岐山副总理此番公开强调“美国应尽快兑现《中美联合声明》”事宜的情况下,我们已经可以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2011年1月展开的、旨在以战争威胁(包括传统形式的军事战争与经济、特别是金融战争)中国接受G2模式的访华失败”作为结束点;

 />

●正式引入“第四轮排列与组合”的概念

 />

第二,从现在开始,在我们的讨论中,我们将正式引入“第四轮排列与组合”的概念,显然,其“始点”可追溯至“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失败”。
相对于“起点”为“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其后“分别”以“美俄”直接交手(‘武’的方式为主,格鲁吉亚战争)、“欧美”直接交手(‘文’的方式为主,希腊债务危机),“中美”直接交手(‘文武’兼备,天安号事件与中国强行介入中东;诱导、并逼迫中国率先加息,中国全面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在公开层面支持欧盟处理希腊等欧盟成员国债务危机)为主线索的“第一、二、三波排列与组合”,东方评论员认为,随着“利比亚之乱”这个“观察点”的“观察结果”越来越清晰,特别是,随着“叙利亚之乱”这个止损点的“止损效果越来越显著(面对中俄、甚至上合必然的断然反击,比如伊朗悍然核爆从而彻底打破西方资本主导全球的全球格局,这是欧美利益都害怕的;或者,强行打通加沙的第二、三通道、从而彻底废掉美国资本主导全球金融的中东格局,这是“美国资本利益、特别是美国国家利益”更加害怕的),在利比亚问题各怀鬼胎、彼此算计的“欧美国家利益与欧美资本利益”的“四方”,在推翻叙利亚政府的问题上始终没有形成合力),“第四波排列与组合”极可能演绎出这样一种可能性,且是所有排列与组合中“最不可能实现”的一种可能性。
在之前的点评中,围绕“拉登之死”我们还曾经给出一个观点,既:

 />

●再谈美国奥巴马政府同时抛出“两个战略选择项”

 />

由于叙利亚是“国际社会”之“中东共同利益”的止损点,事关“中欧俄”之伊核战略协调的“存续问题”,因此,既然“欧洲资本利益”所属的“西方资本”没有把握“定赢”,也就没有把握防止所谓的“反噬”,如此一来,“欧洲国家利益”也就有理由、也有能力约束“欧洲资本利益”,从而在“欧盟利益”的层面上,确定“欧盟叙利亚政策”只能是:在武器禁运、针对叙利亚领导人个人资产的问题上“敲敲边鼓”。且一边敲边鼓,还一边要催促美国“尽快交易”,以尽快支付“敲击”的费用。
至于是否推翻叙利亚政府,从而彻底抛掉“中欧俄之伊核战略协调”或者脱离“国际社会”,那还得看看美国人在南亚方向向中国施加战略威胁的能力如何!特别是,还得看看中国是否接受美国所施加的“战略威胁”。
如果我们在这个层面去观察“本.拉登死在巴基斯坦”,也就不难看出,就如我们在之前点评中所说的那样,通过这一招,在战略层面,意味着美国奥巴马政府同时抛出“两个战略选择项”:
其一,也是第一种选择,是“借”完成“打死拉登”的“反恐任务”,正式发出美国“准备”自阿富汗“实质性撤军”的信号,并以此为威胁手段,威胁迟迟不愿意提供美国急需的“实质性南亚配合”、且还在“叙利亚问题”上犹豫不决的欧盟。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决策层的警告,其实是在摆明这样一种姿态,即:万不得已,美国就准备向中国妥协,从而得以“大幅节约战争费用”的方式去“削减赤字”,并在中国的配合下继续支撑信用“即将成为历史”的美元。
毫无疑问,在这种战略选择中,美国要想拿到“中国配合”,其“妥协条件”就是美国必须在中亚、中东、东亚、特别是南亚问题上向中国做出一系列1战略妥协。
其二,也是第二种选择,是“借”完成“打死拉登”的“反恐任务”,正式发出美国“准备”自阿富汗“实质性撤军”的信号,并以此为威胁手段,威胁迟迟不愿意全面倒向美国的印度、特别是巴基斯坦。
由于南亚方向的基本稳定是中国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因此,这些威胁实际上都是在威胁中国,即:美国决策层准备通过主动撤出大量美军、全面减轻北约(主要是美军)后勤补给压力,为下一步的、通过引爆巴基斯坦之乱、或者印度之乱、彻底搞乱南亚、“截断”中国至伊朗的巴基斯坦陆上战略通道做战略准备。
其三,值得强调的是,在美国决策层宣布“终于打死了拉登”的诸多企图中,“其一”与“其二”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即:一方面用“A面”去威胁“B面”,另一方面,用“B面”去威胁“A面”,且两面是缺一不可。

 />

●美国仍然“没有准备好”减少对巴基斯坦通道的“实质性依赖”

 />

如果我们在这个层面去观察问题,那么,我们也就不难明白,如果站在美国决策层的角度看问题,尽管“拉登之死”已经最大限度地起到了“强烈施压”巴基斯坦(实际上也是中国)、强烈诱惑印度(实际上也是欧盟)的作用,但是,从巴基斯坦与印度的正式反应来看,巴基斯坦国内局势明显不利于“美国的南亚破局”、反有利于“中国的南亚维稳”,印度政府基本上是“干说不练”的嘴把式,且对巴基斯坦的强烈施压再次遭遇“歼20”的“迎面截击”,而印度的“嘴把式”不仅也受到“中段反导”外加“歼20”的“公开警告”,更是感受到“有人”开始拿“中缅印”交界地带一直存在的“印度分裂因素”进行“好心劝戒”,因此,如果美国决策层要想人相信它会选择“第二种选择”,并利用“B”面去威胁“A”面,从而取得欧盟、或者欧洲资本的支持,将“埃及之乱”可以导致的“欧亚海上运输线之乱”专门打造为针对中国的“中国海上运输线之乱”,继而针对中国全面发起“暗渡陈仓层面(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中国)”的南亚破局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立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要么立刻从阿富汗“实质性撤军”,从而实质性减少对巴基斯坦通道的依赖;要么立刻实质性启用俄罗斯通道,从而也实质性减少对巴基斯坦通道的依赖,否则,任何人都会将“第二种选择”当作一个“国际笑话”。
显然,在“拉登之死”后,在美国决策层刻意借“就地击毙拉登”宣示其“两个层面的特殊能力”之后,由于“中段反导”与“歼20”的“再出江湖”,特别是它们“再出江湖”后的种种迹象说明:直到今天为止,由于奥巴马政府仍然“既”未开始自阿富汗“实质性撤兵”,也未有意实质性启用俄罗斯通道,也就是说,由于美国仍然“没有准备好”减少对巴基斯坦通道的“实质性依赖”,美国决策层摆出的“第二种选择”仍然是个“国际笑话”。
如果我们在这个层面去观察“中美第三次战略与经济对话”、特别是“中美首次安全战略对话”,也就不难看出,闹笑话的美国决策层,竟然开始“扭挰”着“试探”此前也好、此后也罢,都可称之为“最不可能”的一种选择,也就是“第一种选择项”。
毫无疑问,站在中国的角度,不论美国决策者是“扭挰”着也好、“试探”着也罢,真心也好、别有用心(这是肯定的,它还是为了拿到欧盟的实质性南亚配合)也罢,只要它愿意摆出这一“不同寻常”的妥协姿态,那都是值得“热烈欢迎”的!因为,只有在“热烈欢迎”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充分利用”!
讨论进行到这里,大家也就不难明白,自胡锦涛主席访美并与奥巴马签订被“中美双方”都称之为“成功”的《中美联合声明》之后,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直到“拉登被就地击毙”之前,为什么我们始终没有轻率为“胡锦涛主席访美”下“最后结论”?尽管期间经历了目标直指“欧亚海上运输线之乱”、特别是专门针对中国的“中国海上运输线之乱”的“埃及之乱”。
同样,大家也应该不难明白,以“拉登之死”为标志,我们已经可以为“胡锦涛主席访美”下“最后结论”了,那就是:访问失败!

 />

●修订版G2

 />

另外,我们想强调的是,尽管中美关系最近几年先后经历了“两次访问失败”,但是,“失败”之余也留下了一笔“不菲的遗产”,那就是:在美国决策层终于开始“扭挰”着尝试“最不可能”的“第一种选择”的时候,它终于痛苦地认识到,它可以拿来尝试的选择,已经由美国主导的“原版G2模式(美中共治地球)”被北京“逼”成“中美共同主导的G2(共管西太平洋)模式”、也就是“修订版G2)所取代。

 />

●请大家注意两点

 />

在这里,请大家注意两点:
第一,自一开始,我们就旗帜鲜明地反对“中美G2(共管地球)”模式,这一立场过去是的、今天是的,将来也是的。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修订版中美G2(共管西太平洋模式)”可以利用之,但要防止被利用之。
众所周知,所谓“修订版G2”,在公开层面,最早出版基辛格博士之“口”,时间就在美国防部长盖茨访华失败之后,胡锦涛主席访美之“前”。
而针对所谓“修订版G2”,当时,我们曾经给出这样的观点,由于相关内容对今天的局势极具借鉴意义,因此,特援引如下,既:
............................................................
我们想强调的是:尽管盖茨访华以失败告终,但此次“访问失败”并不意味着“其‘阴谋’不成、就顺势‘阳谋’”之策略的“终结”,但是,在“技术”上会有“调整”!。
从基辛格抛出所谓“太平洋共同体”之“新概念”的情况来看,从胡锦涛主席访美”暂时性成功“的情况来看,美国所做的“技术性调整”主要是“国家利益层面”的调整,也就是所谓的“中美间跨太平洋的经济伙伴关系”,也就是“修改版G2”,类似于“欧美间的跨大西洋经济关系”。
但是,我们的问题是,既然已经存在多年的“欧美间的跨大西洋经济关系”没有办法阻止“欧美国家利益之争”、直到爆发”欧美金融危机”,又如何指望“中美间跨太平洋的经济伙伴关系”可以有效阻止“中美国家利益之争”、从而防止“中美资本、中国与西方资本在资本利益层面”之争?显然,这个“修改版G2”尽管经过修改,但本质上还是“G2”,其“目的”在于为美国国家利益从美国金融危机、甚至欧美金融危机的困境中“打通”一条“逃生的高效通路”、做“又一次的努力”,既:既期望中国接受“变相的G2”、以解决最现实的问题(换取中国支持、并维持美元本位制,延缓美国金融危机的进一步爆发),又期望“通过换一种玩法”、去最终“瓦解”中国、欧盟、俄罗斯等的伊核战略协调,就像小布什政府晚期玩“欧美跨大西洋经济一体化”类似。
而值得警惕的是,一旦美国的“技术性调整”的意图得逞,就可从根本上解决欧洲问题、中国问题、或者南方问题等一系列长远问题,从而由美国、或者美国资本继续、且永远把控国际政治、或者国际金融秩序主导权、彻底从经济、或者金融危机中走出来、实现支配世界的既定战略。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美国国家利益、或者美国资本利益做出这一技术性调整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美国国家利益、或者美国资本利益、甚至是西方资本利益的意图在于:随着时间的移动,通过一系列手段(比如维基解密之类的)颠覆某些重要国家(不听从“欧、美国家利益”、尤其是不听从“西方资本利益”的国家)、这样,就可一方面慢慢弥合“欧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慢慢弥合“欧、美国家利益与各自资本利益之间的矛盾”,再一方面,是激化“非欧美国家内部的矛盾”、激化“南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就可用“一系列成功”以实现欧美国家利益与欧美资本利益的“绝对融合”,并继续扩大、而不是缩小“欧美国家利益与中国等南方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从而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在西方框架内改良、而不是改革国际金融体制”。至于最后世界是“美元本位制”、还是“欧元本位制”,对西方资本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
对此,“非美势力与资本”、特别是“中、欧、俄的国家利益”,欧盟资本利益,“非西方国家与资本”、特别是中国,都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美国、或者美国资本、以至西方资本(现在仍由美国资本代言)的“技术性调整”能“利用之”、而不是“被利用之”!
对中国而言,在“利用之”的层面上,美国这种“技术性调整”一旦兑现,那么,它对用“天安号事件”才得以巩固的“美日军事同盟、韩美军事同盟”之打击将是极其沉重的。
因为,这种“技术性调整”其实可以被解读为“中美重构、并共管西太平洋安全框架”,
但是,它也可解读为“修订东亚雅尔塔格局”,显然,它对“中俄关系”的打击也是非常沉重的。这是中国需要警惕的“被利用层面”。
而在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从俄罗斯突然强调“制裁只能让伊核问题更加糟糕”、且“再次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情况来看,在美国国家利益、或者美国资本、以至西方资本(现在仍由美国资本代言)因“中东局势可能破局”而“被迫”在对华关系上做出“技术性调整”、但“战略图谋”没有任何实质性调整之后,作为第一波排列与组合主角之一的俄罗斯,显然反应非常快,在“原本支持制裁伊朗”与“制裁只能搞糟”的180度大转弯中,俄罗斯显然在说:如果美国不想“中东局势”就此破局,仅对中国做出“技术性调整”是不够的,现在“一巡(三波排列组合)”已过,又轮到俄罗斯来谈条件了。
........................................................

 />

●在“利用之”与“被利用之”的层面上,同时出现“有利于”中国与“不利于中国”的“变量”

 />

通过上述回顾,结合今天实际,我们应该可以看出,直到今天为止,由于美国“就地打死拉登”的“诸多企图”在“中段反导”与“歼20”突然“重出江湖”的“迎面截击”下,被迫“扭挰”着“侧身”于“最不可能”的“第一种选择”,因此,与几个月前一样,不论是在“利用之”的层面,还是在“被利用之”的层面上,既出现了有利于中国的“变量”、也出现了“不利于中国”的“变量”
在这个问题上,最具代表性的有这样几条新闻。
北约否认“攻击”朝鲜驻利比亚大使馆
【布鲁塞尔消息】据媒体报道,北约12日下午否认“攻击”朝鲜驻利比亚大使馆,并指出朝鲜驻利比亚大使馆距离北约战机打击的目标有大约500米之远。
北约在一份有关利比亚战事进展的报告中指出,5月11日晚,北约战机成功击中了位于的黎波里市中心的利比亚政府军指挥、控制设施。北约认为,该设施的存在直接威胁利比亚平民的安全。
北约在这份报告中还指出,外界对于北约“攻击”朝鲜驻利比亚大使馆的指控是“不正确的”。报告如是说明:“事实上,朝鲜驻利比亚大使馆距离我们的打击目标有大约500米之远。”
北约在报告中表明,已获悉外界有关朝鲜驻利比亚大使馆受损的相关报道。
北约在这份报告的结尾指出,北约的打击行动都是精准的,但附带损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北约表示会尽最大努力减轻类似的损害。
【时事点评】由于篇幅原因,对其它几条新闻就只给个标题。详细内容请大家自己去查阅。既:
第二条,是俄罗斯总统13日公开表示:俄罗斯在考虑让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的问题;
第二条,是俄罗斯副外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5月12日透露,伊朗首座核电站布什尔核电站在未来数周内将完全运转。
第三条,是日本强调:将切实执行美日有关军事基地的协议。
第四条,是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12日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访美举行吹风会。美大局局长黄雪平表示,陈炳德访美将推动建立相互尊重、合作互惠的中美新型军事关系。
第五条,是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13日表示,我国将前往日本海以东区域监测海洋辐射污染。
第六条,就是今天“焦点点评”的第一条新闻,既:印度总理辛格承诺将提供5亿美元援助阿富汗重建。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应该不难明白这样几点:

 />

●这个被形容为“合作互惠”的所谓“中美新型军事关系”是什么内容是不言而喻的

 />

第一,在“中美第三次战略与经济对话”及“首次安全对话”结束之后,中国国防部表示“陈炳德访美将推动建立相互尊重、合作互惠的中美新型军事关系”的背后,是中国对“修订版(G2)”的有意“利用之”,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个被形容为“合作互惠”的所谓“中美新型军事关系”是什么内容是不言而喻的。

 />

●俄罗斯,又开始上前“讲条件”了

 />

第二,而在俄罗斯“考虑让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及“透露伊朗首座核电站布什尔核电站在未来数周内将完全运转的背后,则是作为一个具全球视野的大国的俄罗斯,自动剔除了“修订版G2“的“被利用层面”,其意图一如几个月前,也领悟到“一切重大问题都可以与美国在中东谈”的俄罗斯,又开始上前“讲条件”了,至于这次的条件是什么?就目前而言,俄罗斯最关心的当然是“叙利亚”这个“止损点”的稳定问题。
其次,俄罗斯最关心的是国际原油价格问题。而在国际原油价格随“拉登之死”而出现暴跌的可能性后,尽管价格仍然在远高于80美元一桶的上方运行,但未雨绸缪的俄罗斯,在这个时刻发出“考虑让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的声音,这无异于要“封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空间。

 />

●必须依靠“俄罗斯通道”去与中国“商讨”新型中美军事关系的美国,对俄罗斯的这些关切,是必须倾听的!

 />

显然,必须依靠“俄罗斯通道”去与中国“商讨”新型中美军事关系的美国,对俄罗斯的这些关切,是必须倾听的!至少目前是这样的。起码在叙利亚问题上是这样的。
至于国际原油价格,一旦美国认为有需要,那么,将国际原油价格重新打上150美元一桶、甚至更高,从而向中国输入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这原本就符合美国利益。
而最新消息是,“美国色彩极其浓厚”的“叙利亚反对派”已经突然地公开“形容”说:“叙利亚总统与利比亚总统卡扎菲不一样,因为,他不总是令人不可接受!”

 />

●中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

而在美国初步满足了俄罗斯的条件后,要想看到俄罗斯“兑现”“让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一事,除非“局势发展到需要中东最暴力破局、伊朗必须核爆”的“紧急关头”,否则,中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第三,在“日本强调:将切实执行美日有关军事基地的协议”的背后,是日本对“修订版(G2)”的“可利用之(对中国而言)”层面的“极其担心”,因为,一旦形成“中美共管西太平洋”模式,将对“美日军事同盟”及“美韩军事同盟”形成毁灭性冲击。尽管中美之间的所谓“商讨”都不过是做给“方方面面”去“看”的成分为主。
因此,日本的第二反应就是,邀请中国总理去日本福岛,在上述背景下,中国总理温家宝自然是欣然而往,并准备去看望日本灾民。不难看出,日本也在摆“我也有选择”的姿态。
另据消息,韩国也同意这一决定,并表示李明博也将如期与会。

 />

●美国人真正的企图还是在战略层面

 />

而在“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13日表示,我国将前往日本海以东区域监测海洋辐射污染”的背后,则是中国借势“压”美国进一步表态,显然,在“中国将前往日本海以东区域监测海洋辐射污染”,其真实意图在于“中国准备更大程度地参与日本核问题处理进程”,并伺机建立“中日韩三国间的类似危机处理机制”,因此,如果美国此番“别有用心”地推销“修订版(G2)”之“项目”还有诚意继续下去的话,那就不要在这个问题上多话!尽管此前美国在“中日韩”在达成“用本币结算贸易”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时罕见地表现出了“默认”,但站在中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仅是经济层面的态度是不够的,还需要政治层面的态度。
第四,在美国如此这般地“让步”的同时,它当然有所图,其一,是想让中国“兑现承诺”,比如,让美国共同基金投资中国,当然,它也知道,在它并不打算“实质性兑现”向中国“解禁高科技输出”的前提下,中国也不可能“实质性兑现”这些东西。
因此,美国人真正的企图还是在战略层面。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家不妨再去阅读一下美国摆出的“第一种选择”,既:
.........................................
“借”完成“打死拉登”的“反恐任务”,正式发出美国“准备”自阿富汗“实质性撤军”的信号,并以此为威胁手段,威胁迟迟不愿意提供美国急需的“实质性南亚配合”、且还在“叙利亚问题”上犹豫不决的欧盟。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决策层的警告,其实是在摆明这样一种姿态,即:万不得已,美国就准备向中国妥协,从而得以“大幅节约战争费用”的方式去“削减赤字”,并在中国的配合下继续支撑信用“即将成为历史”的美元。
毫无疑问,在这种战略选择中,美国要想拿到“中国配合”,其“妥协条件”就是美国必须在中亚、中东、东亚、特别是南亚问题上向中国做出一系列战略妥协。 .......................................

 />

●“中美第三次战略与经济对话”、特别是“中美首次安全战略对话”的“阶段性成果”就在于此

 />

前面说了,已经借“拉登之死”正式发出“准备”自阿富汗“实质性撤军”信号的美国决策层,仍然没有表现出丝毫“准备实质性减少对巴基斯坦通道的依赖”的迹象,因此,仅仅想通过这一信号去威胁欧盟,欧盟当然不会接受威胁。
因此,美国的“让步”也就在于摆明这样一种姿态,即:万不得已,美国就准备向中国妥协,从而得以“大幅节约战争费用”的方式去“削减赤字”,并在中国的配合下继续支撑信用“即将成为历史”的美元。
显然,就如我们之前多次强调:原则上,中国一定要坚持“扶弱(欧元)锄强(美元)”的策略,但在策略上,也要掌握好“扶”与“锄”的节奏,也就是说,“扶弱”当然是为了“锄强”,但有时候,“不扶”也是为了更好地“扶”,或者“不锄”也是为了更好地“锄”。
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中美第三次战略与经济对话”、特别是“中美首次安全战略对话”的“阶段性成果”就在于此。
毫无疑问,在“中段反导”与“歼20”再出江湖的“迎面截击”下,在巴基斯坦问题上“暂时”不敢玩横的美国、在苦盼欧盟配合不至的无奈下,终于“扭挰”侧身于“第一种选择”的背后,是美国“更多地”在警告“心有二心”的“欧盟国家利益”,并兼而警告有心取代美国资本地位的欧洲资本利益;
与此同时,在中国国防部强调有意建立“新型中美军事关系”并“准备到日本海以东区域监测核辐射水平”的背后,除了进一步折解“美日”与美韩“军事同盟这“两只锚”,从而进一步撼动“美国西太平洋安全框架”,进一步“消谴”美国推销“修订版(G2)”的“诚意(准确地讲,应该是忍耐力)”之外,则是中国“更多地”在警告“心怀叵测”的“欧洲资本利益”,并兼而警告“一心想通吃中美”、从而在“叙利亚之乱”这个“止损点”上有“越轨倾向”、且迟迟不肯在“登陆朝鲜半岛、支持东北亚经济一体化”问题上“重新靠近”中国立场的欧洲国家利益;

 />

●“欧盟利益决策层”开始“支”着耳朵,盼望朝鲜提“抗议”、最好是来“索赔”

 />

如果在这个层面去观察问题,那么,在“北约否认攻击朝鲜驻利比亚大使馆”,却又承认“朝鲜驻利比亚大使馆距离我们的打击目标有大约500米之远”、且还强调“北约的打击行动都是精准的,但附带损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的背后,是这样一层意思,既:尽管欧盟明白可能产生附带损害,但欧盟仍然“精确地攻击”了距离朝鲜驻利比亚大使馆大约500米远的“目标”,从而也就产生了附带损害。
接下来的事会是什么呢?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接下来恐怕就是被“中美俄(俄罗斯总理就间接地警告欧盟:跟着美国是没有出路的)”同时警告的“欧盟利益决策层”,开始“支”着耳朵,盼望朝鲜提“抗议”、最好是来“索赔”,这样,已经用“不理睬‘朝鲜日前准备送还朝鲜战争期间部分欧洲军人遗骸’”来有效平衡了“韩欧自由贸易协议”在韩国国会“获批”的欧盟,就可以顺势地与朝鲜重新搭上关系,从而用“欧盟考虑重新登陆朝鲜半岛”去回应“中美”。
之后,欧盟就可视“中美”的具体反应,去确定“欧盟叙利亚政策”与“伊核政策”的下一步行动,从而或换取美国、或者“中俄”对欧盟利比亚政策的实质性支持,帮助欧盟“令利比亚由乱至稳”!
有意思的是,在欧盟仍然想在“叙利亚政策”与“巴基斯坦政策”之间搞平衡、试图以此“压”中国就此支持欧盟利比亚政策的背景下,正在考虑与美国建立“新型中美军事关系”的中国,“暂时”似乎没有兴趣说服朝鲜去抗议、去索赔!

 />

●伊朗决策者是非常机敏的

 />

但是,从伊朗声称布什尔核电站在未来数周内将完全运转,并准备与伊核六方重开会谈的情况来看,伊朗也看明白了其中的微妙之处,估计是认为欧盟重归“国际社会”、与美国伊核政策重新拉开距离的可能性很大!
不难看出,伊朗决策者是非常机敏的,试想:如果欧盟在“更加根本与敏感”的伊核问题都无法与美国伊核政策重新拉开距离,那又何谈在“叙利亚政策”呢?

 />

印度策应美国的一个“有价值的实际动作”

 />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在公开威胁巴基斯坦之后,印度政府承诺将提供5亿美元援助阿富汗重建。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一动向值得高度关注。因为,这是印度策应美国的一个“有价值的实际动作”。即便从“金额”上看,它至少也值“5亿美元”不是?
我们认为,印度此举一旦兑现,则意味着:围绕伊核问题,在巴基斯坦问题上,在中东和平问题上,在科索沃问题上,朝核问题上,“中欧美俄”之间的利益纠葛有进一步复杂化的趋势。
事实上,这种所谓的“利益纠葛”,早就为我们所充分评估。在这里,我们暂时不做展开,只做一个简单说明,提供大体的思路、供大家进一步思考,即:
第一,我们认为,对中国而言,一个以克什米尔问题为平台的多边框架不可接受,不论它是由什么人组成的,都不可接受,因为它将直接削弱中国对南亚、甚至伊核问题的影响力,再加上克什米尔地理联结新疆与西藏,将为“欧美、印度、甚至俄罗斯”操作疆独与藏独提供地理空间,从而对中国的西部国家安全造成直接威胁。
而在印度已经替“维基解密基地版”提前喊出“接替拉登的是一位‘东突分子’”之后,这一可能性更加值得警惕;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恐怕就是希拉里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结束后、用所谓“抗拒民主”疯狂攻击中国,而中国外交部女发言人也以“任何想将动乱引向中国的图谋是不可能得逞”进行“反唇相讥”的真实原因。
第二,我们认为,一个由伊朗、印度、巴基斯坦、中亚部分国家(上合成员国)、外加“伊核六方”组成一个阿富汗问题多边会谈也不可接受,因为它也将直接削弱“上合”。
第三,我们认为,一个直接由“伊核六方”组成的阿富汗多边框架中国可以接受,因为这是“伊核六方会谈”的扩大,符合“伊核问题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的原则。
但是,倍受伊核六方会谈框架煎熬的美国人,恐怕未必会同意!

 />

●中国决策者决不能让这几片“浮云”遮望眼!

 />

最后,我们再次强调,不论是“中美第三次战略与经济对话”所达成的“协议”,还是“中美新型军事关系(或者修订版G2)”,都不过是“排列与组合”层面的东西,围绕它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在美国“实质性解禁对华开输出高科技”、且接纳中国“决策国际金融”,不反对东亚一体化,从而“不阻碍”中国的“南下与北上战略”之前,就如一网络流行语所描绘的一般:神马都是浮云!
在我们看来,在“大国们”拼命制造“浮云”、利用“浮云”的背后,是“大国们”试图在错综复杂、且已“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严峻形势下,于“紧张”中被迫“缓和”,于“缓和”寻找“杀机”。

对美国决策层而言,如果不能通过与中国的这轮“紧张”与“缓和”、通过“威、逼、利、诱”、最终取得“欧盟利益”的实质性配合,将“埃及之乱”弄成专门针对中国的”中国海上运输线之乱“,从而向中国发起全面的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那么,在美国金融危机因制度上的原因已经无解,新一轮债务危机随时要来的情况下,伺机策动印度之乱,基本上就是其实现“南亚破局”、或逼迫中国接受“原版G2”、合“G2”之力迅速解决欧盟(欧元)问题,或直接顺势彻底搞垮中国经济、搞乱中国社会,彻底从债务危机中出逃的计划的“最后希望”了。
而印度政府承诺将提供5亿美元援助阿富汗重建的情况来看,印度决策者应该也“确认”了这一危险,因而开始实质性策应美国“南亚政策”、以争取回旋空间。
因此,中国决策者决不能让这几片“浮云”遮望眼!并着手做好四件事:
第一,继续用强大的战略与战术攻守体系威慑印度军方,令其不敢战略冒险;同时做好策应伊朗核爆、彻底打破全球即有政治、经济、军事格局的策应工作。
第二,也可策略性地警告印度政府:“印度之乱”有许多方式可以策动!比如,印度的东北部也有“动乱源”甚至“分裂源”!
第三,在上述两点的基础上,就如我们在温家宝总理最近一次访印时所强调的:要尽量与印度政府保持沟通,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或者国家安全的层面上提前准备应对“重大意外事件”的“应对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是尽力做好“冲击力”较欧美金融危机时更加严重的“全球经济硬着陆”的心理准备与物资准备!
而根据我们的观察,这些事情,其实大多都在进行中!也只有这样,才可最大限度地阻止“美国利益”、或者“西方利益”进行战略冒险。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