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有空在家,赶快乘机不辜负大好春光,带孩子出门去。出门前我问她:你想去爬山还是去玩滑梯?她歪着脑袋想了一想,说:玩滑梯!
好吧,既然不用上山,我就可以推童车了。如果要爬山,她总是牵着我的手,一直走到山脚,然后再奋勇一级级台阶爬上去。所谓山,只是城北的一个小山包而已。离我家虽然不远,但也不近。我按正常速度从家里走到山脚下,来回也要四十五分钟,假如猫宝儿也徒步走,时间就用得更多。因为我不开车,所以除了走之外,别无他法。如果不爬山,而只是在山脚下的公园玩耍,那我可以推童车去,走得快,节省一点时间。
于是我推童车带她出门。太早,公园里还没什么人,但是阳光已经很明媚。来到滑梯旁边,只有一个爸爸带着两个小女儿在玩。猫宝儿在家里天不怕地不怕,一到外面就乖得像绵羊,玩任何东西之前都要向我投来问讯的眼光,看我点头鼓励之后才放心玩耍。而且只要看到旁边有小孩子等候,就立刻站起来离开,把位置让给别人。我说:“乖乖,不要怕,你可以玩一会儿再让别人的”,可是她置之不理,宁愿抱着手在旁边看别人玩,一边看一边愉快地笑。
她近一米的高个子和稚拙的神态使她很容易地引起注意。果然,那个爸爸很快问我:“她几岁?”
我说:“28个月。”
旁边的小女孩立刻伶牙俐齿地说:“我明天就三岁了。”
她比猫宝儿矮一个头还多,可是一看就是年纪较大的那一个。她跟猫宝儿说话,猫宝儿不理她,不断地跟我说中文。
我说:“宝宝,跟她说法语啊。就像跟爸爸和Grand-père一样说话。”
但是猫宝儿继续我行我素地跟我说中文。
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旁边那个爸爸对他的孩子说话,我都听得懂;可是我对我的孩子说话,他却听不懂。搞不好他还以为我在教唆我孩子干坏事儿呢。于是我只好破例,对猫宝儿说话的时候说两遍,一遍用中文,是对她说的。另一遍用法语,是说给旁边的人听的。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因为别人的无知而感到不自在,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习惯来迎合别人。我因为从女儿出生起就坚持跟她说中文,常常会面对这样的尴尬。但是我的暂时改变习惯,当然也不是没有原则的。比如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决不会只跟女儿说法文。一定是先对她说中文,等她听到之后,才加上一句法文,帮助旁人理解。
其实如果要较真起来,我跟我孩子说话,关别人什么事呢?为什么非得让别人听懂呢?但是有孩子的人就知道了,有时候我们跟孩子说话,其实是说给旁边的人听的。比如:“先等一下,等这个妹妹从秋千上下来了,你再玩。”这句话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说给“这个妹妹”的父母听的。
在这种时候,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同时也是大人之间社交的一部分,潜台词是:“放心,我正在教育我的孩子守秩序,讲礼貌。”我有时候忍不住有些恼火,心想这是干嘛呢,我跟孩子说话,还要自带同声翻译。所谓文明,真是个累人的东西啊。
我的女儿迄今为止,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双语宝宝。成功之道,无非是我天天坚持说中文而已。她在老鼐和我之间会自动切换,转过头去说法语,转过头来说中文。她跟我说中文基本不出岔子,但我还是观察到,她在自言自语或者跟自己的玩具说话时,说的是法语。这说明她的语言本能还是受到法文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因为我跟老鼐在家里也说法文)。
我们常去的一家中餐馆,老板夫妇是温州人,他们的儿子在法国出生,现在上了一家很好的中学,说法语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老板夫妇俩虽然来法国很多年,法文终究不是很灵光,在家里跟孩子都说中文。所以他们的孩子也是双语。只是,法文读写都很顺溜,中文就只会说不会写,现在父母给他请了私人教师,系统地学习中文。
另一家中餐馆,家里三个孩子,本来都跟父母说中文,最近却有了点变化:父母用中文说话的时候,大女儿会冲口而出用法文回答。由此可见,对于一个移民家庭来说,所在国语言的影响真是势如洪水,滔滔不可挡啊。
我的女儿不是移民,也不算是纯粹的移民后代,就算以后只会说法文,实际上也无可厚非。可是我还是努力要让她学会中文,这跟爱国不爱国没有关系。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愿意在她的外婆外公和她之间充当翻译。我希望她在两种文化之间游刃有余,克服撕裂感,心胸开阔宏大,中有无限丰富、无限宽广安详。
可是我内心深处常常在想,我是不是存了私心,把她当作一根大海之中的救命稻草了呢? 我是不是想在势头汹涌的异国文化里踉跄站住的当儿,在说法文说得精神恍惚口舌不便的时候,能与她温和地交流一个狡黠会心的眼神,说几句中文的笑话,找寻三伏天里喝下一瓶冰镇啤酒的轻松畅快感呢?
如果将来能这样,我这渐渐老去的老怀,将平添多少的安慰啊。
等这个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起来,我最希望的就是,她跟我顶嘴吵架时,也不忘记用中文。
若能如此,那我在焦头烂额、跟她瞪眼对望的同时,心底也一定有欢喜温柔的暗潮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