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优酷『拍客』
总是有点卡,多走一遍就流畅了!
/>
新桥水帘洞
/>
新闻报道:
6月23日傍晚,北京遭遇十年来最大一场降雨。大雨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部分环路断路,地铁1号线、13号线、亦庄线等线路部分区段因积水倒灌停运,交通几近瘫痪。这场最大降雨还未停,各处滞水的照片已在网络上疯传,“二环观海”、“地铁瀑布”、“水上机场”等“北京新八景”也在网上“新鲜出炉”, 京城各大媒体亦开始探寻北京作为大城市为何如此“不堪一击”,直言城市管理者应着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当天下午5点左右,位于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办事处东五十米左右的地方,两名青年在积水中推车时掉入排水井被冲走。24日上午,记者在事发地看到,公安、消防和市政部门的搜救工作仍在继续,截至24日中午12点,两名青年仍下落不明。
【同期】附近居民
车熄火了在推车,推车的时候车前轮子掉到(污水井)里面去了,他们就帮着抬起来,抬起来之后,后面的人就跟着掉进去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这个井盖设计的有问题,这个井盖漂起来了,下面的水很深,把他顶起来了。
附近的居民说,昨天降雨开始后,这里路面严重积水,浅的地方到膝盖以上,深的地方已经达到腰部以上,多辆车都熄火了,只能推着走。
【同期】附近居民
这一排的饭店,(屋里)都这么高的水,那家屋里玻璃都打坏了。
【同期】附近居民
663公交车,小马厂开往苹果园方向的,车上的水都这么深。
西三环莲花桥下也是积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天下午,一张小轿车在莲花桥下被积水没顶的图片被网友广泛转载,家住莲花桥西里的任先生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况。
【同期】北京市民 任先生
昨天下班以后我是直接从单位骑自行车回家,在骑车回家的路程当中,我看到咱们马路边上的很多井盖,都被水压给冲起来了,好多污水都冒出来,像喷泉一样。回家过程当中我在莲花桥附近被困了,水位非常高,基本上车和人都无法通过。在04年还是03年的时候,我记得也是因为一场特别大的雨,这里就出现过积水的问题。
同样受到暴雨严重影响的地方,还有莲花桥南面的丰益桥。
【同期】北京市民 孙先生
昨天下午我就在丰益桥附近,四五点钟的时候,下雨没一会,桥底下就全是积水。车和行人都过不去了,整个交通就已经瘫痪了。据说到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抽水还没有抽完。北京的市政设施太脆弱太薄弱了,天气稍微恶劣一点,就对市民的出行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而且很多年了,状况一直没有改善,下一点雨这个地方就堵,下一点雨这个地方就积水。
北京市民曹先生更是倒霉,他开的车被堵在了长安街上,原本停着的轿车,却被上涨的积水抬了起来,之后又被水浪推到了路边的绿化带中,至今还没有拖出来。曹先生告诉记者,他打电话请求救援,却被告知由于需要救援的车辆太多,救援需排队到3天以后。
【同期】曹先生
昨天下午下 班5点多钟回家,在长安街由西往东方向,很多车排在前面就不动了,我顺着车流走到这个位置,前面的车已经被警察控制住了,我们都停在这块儿,我的车在这儿。当时水已经大约有30公分左右了,车轱辘已经没了三分之二了,我把车停在这儿也不动了,电瓶报警了之后,我就把火熄了一直在这儿等着,这时候暴雨一直不见小,越来越大,水位越来越高,我的车就慢慢被水浮起来,然后被冲过来的浪,就是行驶过程中车过来的水花,把我的车就往这边一下一下撞,把我这车撞到旁边辅路的花坛里了,现在车轱辘陷在泥里,拉已经拉不出来了,只能叫拖车了。这车已经从昨天到现在被困了大约10多个小时了,到现在救援还没到。(你打电话给救援了吗)打了。(救援怎么说)从昨天打一直打到现在,救援要么就是接不通,要不就是救援车全部派出,没有空余的车,提前预约服务已经约到明天了。
七年前北京遭遇过大水淹城后,北京逐年加大对城市防汛,特别是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改造力度。然而面对昨天的这场暴雨,京城仍“难逃一劫”。近年来,一下雨就面临“汪洋大海”的状态,正在成为中国城市的普遍顽疾,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问题也再度引发各方反思。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在北京和你一起看海。”中国网民用改编的流行歌曲,形容6月23日北京暴雨后的场景。
“北京市大部分地区以大雨为主,其中中心城区部分地区、海淀大部、丰台大部、石景山大部出现暴雨级别的降水。”北京市气象台总工程师孙继松23日说。据北京市气象台台长乔林介绍,这场暴雨中降水量最大的石景山模式口地区,截至22时降水量达192.6毫米,仅16时至17时的雨量就高达128.9毫米。
由于与每天的交通晚高峰重叠,这场事实上已经被预报出来的强降水给中国的首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一些路段被积水淹没,导致交通中断,造成了地面交通的大拥堵。
“你是几点到家的?”在6月23日,这句话代替了广为流传的“吃了吗”成为不少北京市民雨后的问候语。“从中心城区的东直门桥到建国门桥,大约4公里的路开车走了80分钟。”市民曹女士甚至形容,长安街上汽车的速度“每小时10米”。
本应是最快捷的地铁在暴雨中也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北京市民彭女士说,平时她下班回家时乘坐地铁不过18分钟的路程,23日却用了40多分钟。“地铁走走停停,站台上全是焦急等车的人。”
部分地铁站进出站口的楼梯变成“小瀑布”。
在中心城区长椿街的公交车站,200多人冒雨排起了三四十米的长队。因为公交车被堵在路上,有焦急的乘客到路中间拦车,只要有车在路边停下,马上就会有人围上去询问是否可以搭便车。
彭女士告诉记者,从石景山玉泉路向西,所有的公交车站都挤满了等车的人群。几个女孩一边等车一边打电话向家人报告自己目前的情况,说着说着就哭起来。还有些人索性在雨中步行回家。
积水带来的交通拥堵持续到24日凌晨。北京交通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吴勇说,他们的路况信息节目一直持续到24日4时,所有道路才基本恢复畅通。
北京市有关部门23日晚介绍,这场从当天16时开始影响北京城区的强降水造成部分立交桥下或重点道路出现积滞水现象,个别道路交通中断,地铁13号线、亦庄线、1号线等三条地铁线维持区间运行,地面76条公交线路受到影响,其中34条运营线路无法正常行驶。首都机场航班起降受到影响,出现航班延误或取消。截至23日21时,延误滞留1小时以上航班93架次,进出港合计取消144架次。
“威尼斯几百年才完成的事,武汉几天就做到了。”6月18日,中国中部的大城市武汉遭受强降雨,被网民与意大利著名水城相提并论。而在6月23日北京暴雨后,网民在这句话后面又续上“武汉几天做到的事,北京两小时就做到了”。
连日来,中国部分城市遭遇强降雨袭击,多个城市都因排水不畅出现了大面积的滞水。武汉、杭州等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上海地铁车站倒灌,乘车需打伞。连续的强降水天气,成为对中国一些大城市公共设施、政府意识的考验。但从民众的普遍反应来看,在这场考试中一些部门、一些方面的得分并不高。
“应急还是‘急应’?”专家与公众的观点不谋而合。在6月22日,北京市气象部门就发布了预警,并在23日下午先后发布了雷电预警和暴雨预警信号。“为什么不能采取类似错时上下班的办法,把交通的晚高峰化解一部分呢?”北京市民彭建宇说。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暴雨暴露出国内大型城市在公共交通、城市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漏洞很大,一些公共管理部门表现出了被动应对的状态。
“下雨是常规的事情,严格说来并不是突发事件。”竹立家认为,虽然各地公共管理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预案,但应该认识到,预案只是程序性的东西,遇到紧急情况时,管理部门需要灵活机动地处理,而不能按部就班套用预案。
专家指出,中国的大城市建设应理性“降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毛其智认为,连续的强降水考验,也暴露出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大城市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城市过大、城市中心集中的功能太多,人口建筑密度太高,一旦遇到极端情况,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就会比较大”。
(记者卢国强 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