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寂静山脚下的小镇,山峦围抱。午时的阳光令尘雾散去,树木愈加冷峭挺拔。这座小镇拥有一切节制的美德:仅有一个Safeway百货店,一个加油站,一个银行,一个小邮局,一个麦当劳,一个医院。街边溜狗的老人,穿工装裤的伐木工人,他们脸上皆有一种安详恒远的神情,壮阔干净如同油画与河流的自然铺展。所需都是唯一,未有过度选择所产生的任何犹疑与贪执,因此这里人心笃定,气息淳朴。人与环境之间彼此反哺回应,在此印证得如此明确深刻。
这是进入雪山之地最后的一个落脚点。许多过路人在这里加油,吃午餐,做一些简单休整。阳光的影子照在长椅边的第三棵杉树上,在彼时彼刻,计算时间的方式亦变得原始可爱。当我邻座来自德州的老先生问我钟点的时候,我指着太阳对他大声说:第三棵杉树!”这引来周遭一阵善意的大笑。(你知道,阳光落到第七棵杉树上的时候,该是吃晚饭的时间了)。
没有电脑,没有iPhone, 没有一切轰动的声色犬马。但我能够感知内心渐渐明确饱满的快乐,散失的一些气息在以风的速度与形状渐渐返回到我的体内,它缺席许久。我象一只填充玩具,我需要它。用一种安静庄严的仪式填满我。
山与云,铺展开的道路如此孤独,无限。我因深刻感知自己的渺小,而想到落泪。
想起年幼时候,姥姥家的小地方。年代纯明,天地厚道,因此山水茂盛明亮,人世可信。
我记得那座四合院里的小情节:一两架长势喧闹的豆角,一株昂扬热烈的向日葵,晃嘟嘟的倒挂金钟,以及细小幽静的茉莉花苞。大人带着我们去山上看露天电影,淘气时爬到大槐树上晒太阳,养过一窝小灰兔,在闷热的湖边采过菱头。万物生长,藉靠喜悦与感激之心。
在一个小地方,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因为简单而变得深刻。只有深刻才能唯一。你只有一座山,一条河,一个人,可以深爱。你内心洁净,有资格忠诚。
因此我常想年老时要去一座小镇上生活。那时经过一生漫长跋涉,内心足够丰富明定,不再需身外之物援引壮大自己。读书,写字,种兰花。孤独要真正成为一种财富,这是晚年最后的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