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与毛泽东:从《蝶恋花.答李淑一》说起 作者:思公
对一个人的评价并不是某一方说的,秦始皇自己要说,孟姜女也要说,甚至赵高,陈胜都会说。毛生前,主要是自己和赵高一类人在说,现在大家也有机会说一说了,我并不想对他做什麽全面评价,只想对他早年的一段生活进行点考证,评论几句,我认为,那是毛早年生活的一段阴暗经历,深深影响了他的人生,也多少反映了其人品的不良一面。
我看事情从毛泽东著名的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说起,1957年,扬开慧的早年朋友李淑一写信给毛,毛亲自回信。
淑一同志:
惠书收到。过于谦让了。我们是一辈的人,不是前辈后辈关系,你所取的态度不适当,要改。已指出“巫峡”,读者已知所指何处,似不必再出现“三峡”字面。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首《蝶恋花》发表后享誉全国,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初读此诗,一般人很难不感动,自己心爱妻子为自己惨死,何其伤感沉痛,但作者用革命的浪漫主义抒情,写成了如梦如画的诗词。
但是如果你了解一点历史真相,发现老毛在1928年6月一次开会时看上了18岁如花似玉的贺子珍,两天时间,两个人就合欢了。而杨开慧牺牲的时间,在1930年11月。也就是说老毛于1927年8月离开杨开慧,还不到一年就与贺子珍同居。
知道这些,你再读毛诗,从其轻松笔调可看出,很难找出毛的什么悲伤之情。如老毛信中所言,”作者自己不在内”, 另一个蹊跷的事,读过此诗的人大都认为“骄杨”一词最好。1962年,当友人章士钊请教作者“骄杨”一词寓意时,毛泽东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真掷地有声。但是稍后,据毛儿媳邵华记载:她请求父亲把《蝶恋花。答李淑一》手书给他们时,毛泽东写:“我失杨花君失柳……”邵华还当是父亲笔误,询问道:“爸爸,不是‘骄杨’吗?” 毛泽东道:“称‘杨花’也很贴切”。邵华接着说“一大颗泪珠在毛泽东眼角颤动闪耀,粘粘的,沉甸甸。他眨了一下眼,那晶亮的泪珠便一滚而下,噗地溅落在枕巾上。于是,更多的泪水小河一般随在其后流淌而下。他为一种负疚之心所折磨,他对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怀有负疚之心。”看来毛改“骄杨”恐怕是心虚,因为杨的死不是他的骄傲,章士钊是当年为营救杨开慧的知情者,也是杨家熟人,他应该知道,杨家长期认为,毛泽东害了杨开慧。
事有凑巧,我认识的人里有与杨家很密切的,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和浏阳的雷光宇既是亲戚也是最好朋友。雷的夫人在杨家长大,据说她老抱着杨开慧,直到会走路。雷光宇是湖南名人,他曾和谭嗣同,唐才常为友支持变法,后和杨昌济一起东渡日本,杨后又去英国留学,但据说钱主要是雷家资助的。雷在清末第一个联署湖南名士向清庭上书“请开国会”,也是晚清立宪运动的知名人士,二十年代,曾任交通大学校长。雷光宇解放前夕病故,她的夫人生活在北京,文革中病逝,他们的儿子雷天觉是中科院首批院士。
毛泽东曾派人专门问候过雷夫人,可能主要原因是毛和杨开慧结合,遭到杨家坚决反对,是雷夫人做为家属出面(可能在杨开慧请求下)圆的场。老太太在世,曾透露杨家人的抱怨,毛害死了开慧。而同为杨昌济的学生,毛的同学萧子升,也在书中说过同样的意思。下面,我们把伟大领袖这个名头先放一边,平心看看毛杨关系的来龙去脉。
据记载,毛于1913年到板仓杨宅,杨昌济在日记中曾提到,农家之子毛泽东,才堪俊秀。有些文章居然说杨开慧从此对毛有情意,完全胡扯,杨那时只是个12岁的小女孩。毛开始追求杨的女儿杨开慧应是1918年,为留法的事,毛和很多同学来到北京,别人可能都有经济来源,蔡和森,萧子升等都进了留法预备班,罗章龙等也考入北大,惟独毛身无分文,寄居在他的恩师杨昌济家。当时梁漱溟访问杨宅时,毛从门洞佣人住的小屋出来开门,让我们知道毛当时难堪处境。毛梁同岁,一个教授,一个寒生。后经杨介绍,毛到北大图书馆任佐理员,月薪八元。用毛自己的话说:“我的职位如此之低,以致人们都不屑和我来往。我的工作之一就是登记来馆读报的人名,不过这般人大半都不把我放在眼里。”有传说,因为登记记乱人名,傅斯年打过毛一耳光。张申府也默认,代李大钊管图书馆时,嫌毛的字潦草,让其重抄了不少卡片。以弗洛伊德的学说分析,这应该是老毛整了一辈子中国大知识分子的情结之所在。不过这是另一回事。
以毛那时的身份他追求杨开慧,杨家会答应吗?毛25岁,没固定职业,在韶山还曾有过一个长他四岁的老婆,杨开慧才17岁,书香门第,父亲是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北大教授。以世俗观念衡量,毛对杨的追求都不属于高攀,而是偷情。毛的才学杨昌济是赏识的,但他根本不可能同意这门没俚头的婚事。但对杨开慧这种17岁的少女,可能发生真正的爱情,毛有才气,而且也生得英俊魁伟,不乏吸引力。
1919年初,毛泽东身无分文地离开离开北京,途中丢了鞋子,还是在上海遇到朋友借得钱,才没赤脚回乡。但他对杨开慧的追求得到进展,他们开始书信传情,我想,这份爱意对杨而言应该是十分真诚的,对毛则说不清。
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更多资料,只能依据仅有的一点文字来分析。毛在1919年12月再次来到北京, 他是因为“驱张(敬尧)请愿团”而来。1920年1月7日,杨昌济在京病故。斯诺的《西行漫记》说毛与杨在北京同居了,毛称之为“试验性婚姻”。1968年出的修订本则删掉了这句话。但是从以后发生的种种情况看毛和杨正是在北京期间”结合”了。因为从北京回到湖南,反到是杨追毛。据记载毛泽东当时又与长沙城内别的才女关系暧昧,杨开慧非常不安。开慧察觉毛有二心,一九二0年底她与毛结婚,但毛不久又发展了两个女友,其中一个是开慧的表妹,开慧知道后气得打她。她写出她的无可奈何:“我又知道了许多事情,我渐渐能够了解他,不但他,一切人的人性,凡生理上没有缺陷的人,一定有两件表现,一个是性欲冲动,一个是精神的爱的要求。我对他的态度是放任的,听其自然的。”她当时的嫂子、杨开智的妻子李一纯,直接去向毛泽东挑明。据李淑一回忆,杨开慧随即收到毛泽东一首抒情的《虞美人》“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凭。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从以上看,毛杨关系弄得很龌鹾,在杨的父亲,毛的恩师病重,丧葬期间,二人私下苟合,杨开慧失身无奈,只能以毛为倚,从一而终。而毛又开始三心二意,让杨寒心。另外杨家如此书香门第,对此种情景怎能接受,也不会同意这等婚事。难怪毛要“愁何状,百念皆灰烬。”最后,毛和杨在没有任何仪式下同居。雷光宇的夫人曾说,是她做为杨的家人和以长辈身份给予了认可。
毛杨是自由恋爱,也有浪漫和感情生活,但是由于年龄,家庭反差和非正常的结合过程,他们婚后生活也有不少矛盾,特别是杨开慧生性要强,当家中有幼儿拖累,毛又是个不顾家的人。她的家庭生活并不太和谐,毛泽东的诗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反映了他们家庭存在问题。1927年毛离开后,杨开慧曾把自己的很多复杂心情书写下来,80年代曾在他的旧居墙壁中发现,从毛抛下她到死,开慧写了八篇文章,述说她对毛的爱情,反思她的关系。她把这八篇东西用蜡纸仔细包妥,藏在老屋。一九八二年维修房子时在墙的泥砖缝发现七篇,第八篇一九九0年再度修缮时从她卧室外的屋檐下霍然露出。在开慧的笔下有她对毛强烈而宽容、偶带责备的爱,有被毛遗弃的痛楚,有对毛忍心抛弃三个儿子的伤怨。全部文章并没有公开,最后一篇文章是在一九三0年一月二十八日写的:“几天睡不著觉 无论如何……我简直要疯了, 许多天没来信,天天等眼泪……我不要这样悲痛,孩子也跟著我难过,母亲也跟著难过。简直大伤心了,大寂寞了,太难过了。我想逃避,但我有几个孩子,怎能……。即使他死了,我的眼泪也要缠住他的尸体。一个月一个月半年一年以至三年,他丢弃我了,以前的事一幕一幕在脑海中翻腾,以後的事我也假定 ……一幕一幕地,他一定是丢弃我了。他是很幸运的,能得到我的爱,我真是非常爱他的哟,不至于丢弃我,他不来信一定有他的道理。普通人也会有这种情感,父爱是一个谜,他难道不思想他的孩子吗?我搞不懂他”。杨难以想像毛会将她抛弃。
毛在1927年上井冈山之后不久,仅一年,就和年方十七岁,有"永兴一只花" 之称的贺子珍同居了,以后可能没和杨联系过。是因为条件艰苦无法联系吗?显然不是。杨死后不久,毛即与杨家取得了联系,并在回信中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不久,又托人将三个孩子送到上海。但是为什么1930年红军两次攻打长沙,竟不和1921年入党的杨开慧通一点信息呢。杨一直在离长沙不远的老家板仓住着,要知道杨家在板仓那小地方是大大的名人了。难道深谋远虑的毛带兵打长沙连扬开慧身处极大危险都不清楚?
1930年7月22日到27日,彭德怀带领2万红军攻打长沙。红军占领长沙后,捣毁了国民党省政府、省法院等机关,并救出毛泽东的弟媳王淑兰。奇怪的是,没有人去联系长沙附近的杨开慧呢。 8月底,毛泽东任总政委和书记的总前委作出了第二次进攻长沙的决定。二打长沙是毛亲自领兵了,打了两个月,双方伤亡惨重,最后,毛率领红军主动撤退,在党史上算战胜“立三左倾路线”的胜利。可是2个月里,毛就在长沙附近,也没有联系杨。老毛是熟读《水浒》之人,他连上山造反会连累家人也不懂?李逵那样的粗人都知道接老娘上山。善意的解释是,毛有了新的压寨夫人,便把前妻忘在脑后,属于绝情寡义。如果往坏处想,都不敢想下去。
毛的红军撤走不久,气急败坏的湖南省主席就把杨抓去,可怜的杨开慧在受尽严刑拷打后,表示坚决不与毛泽东断绝夫妻关系,惨遭枪杀。她那里想到毛和别人的孩子都已落世,对毛泽东来说,这到是种解脱,他不必操心我弃娇妻的恶名,而可以大言不惭地宣布:我失骄杨。
毛的”我失骄杨”是不好瞒过知情者的,特别是和杨昌济至交章士钊和雷光宇这样的人。所以经章士钊无意的一问,毛竟然改词。而后面的事也有些奇妙,毛突然提出,章曾出面为留法运动筹到过钱,要用自己稿费还,并真的每月送来数百元。而且又非请其在外语学院读书的女儿章含之做英文老师,章含之写了回忆录,大家可以读,里面她和老毛的关系扑朔迷离,疑窦重重。很象毛勾引老师杨昌济女儿的情景重演,可惜毛已经70有余,力不从心了。
文革中,雷光宇夫人也遇到一件怪事,雷在解放前夕,曾买了一座荒山,送给家乡穷亲戚,结果他的很多亲属解放后被划成地主,文革后更苦不堪言。可能被逼急了,端出雷家与杨开慧家的关系,此事一直捅到中央,结果中办派人找到雷夫人了解情况,并一再问雷家是否资助过毛泽东,大有送钱的意思。雷老夫人没好气地说,没资助过毛,倒是资助过杨开慧的爸。
从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关系整个过程看,毛有绝情,虚伪的一面,对最心爱之人尚且如此,何言他人。他奉行的是: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而毛对政敌更是这样,刘少奇,高岗,彭德怀,林彪,哪个不曾经是毛的最亲密盟友,到头落得死无葬身之地。
万里长空且为冤魂舞,为无数毛时代的冤魂泪飞顿作倾盆雨。
附文
白 瑜:《向警予杨开慧的侧面观》,
最近華美日報臺北版,根據中共資料,先後載有中共婦女領袖向警予與毛澤東妻子楊開慧種種消息。指向曾背叛丈夫蔡和森,與人通姦,並附向一九二○年攝於法國蒙達尼婷婷玉立的照片(見該報二月廿日第二版),又載楊開慧為中共死難詳情(見六月十一日同版)。向、楊兩小姐,幼時與內子(任培智)中學、小學同學,且係友好,我亦見過她兩人。余夫婦老矣,f見到她倆落得如此如此,頗生側隱,不免心寒,更不忍中國文化傳統受到如此糟蹋,願就目擊親聞者略加敘述,以為青年戒。聯合報詳載共幹丁玲種種,當係同感(文見該報六月十六日第十二版)。
(一)向警予 (删)
(二)楊開慧
楊開慧與向警予雖同為名門淑女,但完全是兩個不同類型的人,楊為名學者楊懷中教授的幼女,小時多病,確為嬌生慣養,父母且不逼她用功讀書。小學時與任培智(楊小二歲)在長沙鄉間開風之先有名的「隱儲女學」同學,均在校寄宿,楊日常服魚肝油當時視為洋化珍品。楊生性溫和,沉默寡言,太欠開朗,近於縮瑟。中學入長沙市周南女學,該校為湖南最早的女子中學,原稱周氏家塾,校風較一女師開放,楊老師令愛女入該校,意在陶冶。周南女學校長朱劍凡先生(女共幹朱慕慈原嫁蕭勁光者卽其愛女),革新人物,朱原姓周,據說固革命,改從母姓。朱劍凡為早期湖南教育界巨子之一,曾兼一女師第一任校長,一女師校風不免守舊,朱思改革,受阻而去。接其事者,為遜清翰林院侍講學士彭清藜老師(曾在男一師任課),到任後,發表衆不問其名只稱蔣美人者,為女生管理員,俏皮學生揶揄之,黎亦不執行校規,旋離職,繼其任者,仍為新人物馬惕吾先生。該校之有女校長,從曾寶蓀先生開始,那是以後的事。朱劍凡先生辭一女師時,學生吳家瑛、陶毅、向俊賢(警予)、羅步蘭等,隨朱轉入周南女學畢業,在學僅一年。這一段經過,在湖南女子教育史上是件大事。楊開慧決不會參加風潮的,楊老師與朱先生為友好,一女師與周南女中兩校齊名,聲氣相通,教師們有兼兩校者。五四運動,兩校女代表彼此呼應。陶毅、任培道均在周南服務,從事新民學會的活動,向警予亦與焉。楊開慧則既非學聯代表,亦非新民學會會員,更是不問天下事者。我見到楊開慧是在吳、陶、向、任之先,但未交言。民國六年春,第一師範開春季運動會,楊開慧侍母到校參觀,進大門時,她在來賓簽到簿上提筆恭簽母女姓名,下注楊懷中眷屬。適我在那裡服務,親見她的書法工整,母女雖非美麗,而且穿著古樸,觀者皆肅然起敬。總之,楊開慧一切不適於稱共產黨員,或烈士之類,楊比之向,決不可同日而語,但結果楊比向更慘。 我第二次見到楊開慧,也只略有寒暄,是民國十四年秋冬,在廣州市東山毛寓,那是我赴俄之前,在黃埔軍校紀念週發表反共演說後,毛澤東託共幹易禮容(五四運動相識者)轉邀我吃晚飯談天,楊開慧在坐。晚飯後不久,毛示意她避開。並對我說:「女人們不必談我們這些,而且她(指著開慧)素性不喜此。」由此可見楊是何許人也,也可知道毛心中的女人是什麼。茲分述楊毛婚姻以及楊之致死:
(1)楊開慧誤嫁毛澤東,是楊老師病逝北京,適湖南五四運動演變為驅張(敬堯)運動之際。毛澤東混入學聯會,冒充學生代表,上北京請願「罷張」,乘機幫楊府奔喪回籍。據蕭瑜語我,是毛以某種欺騙手段,誘逼成婚。蕭瑜且在其「我與毛澤東」書中寫明楊原屬意於他。也很自然的非毛,因為蔡、蕭、毛在長沙出入「板倉楊寓」,楊老師(有自署板倉老人)家中教誨他們不過傳道、授業、解惑而已,而且出入楊門者,毛氣質最差。這是當年第一師範人皆知之者。
(2)楊開慧之死,湘人多叫冤枉,楊本閨中弱女,入校讀書,亦不過應時而已,與革命、主義完全無關。如果她眞是或眞能做共產黨員,毛必携她一同「造反」去了(「造反」是毛澤東學生時代的豪語...),她亦不甘或不敢回到娘家,至多將兒輩交楊母扶養了事。可憐她蟄居長沙板倉三年,鄉里皆知,楊昌濟之女,毛澤東之妻,何人不知。其一旦被殺事,據華美日報載:「一九三○年五月七日彭德懷、黃公略陷岳陽,廿七日陷長沙,省主席何鍵此次吃大虧。省城克復後,其公館中,無頭男女屍體,就有多具,對共黨恨之刺骨,立時下令將楊開慧逮捕。……楊開慧是無辜的。」楊開慧之被殺,以及何鍵派其護衛頭目龔澍(重蓀)掘彭德懷、毛澤東兩家祖坟,鬧出更荒誕不經的笑話,有欠行政現代化的原則,皆為湖南士紳之間,深具嘆息者。向警予在共產黨做了些什麼,我們是無從而知,楊開慧在共產黨能做什麼,則很難知道。
楊開慧之死,而今大陸奉為革命婦女領袖、先烈,實屬不稱。楊老師如不早死,其女決不會錯嫁毛澤東。當年毛出入楊門,知弟莫若師。毛生性不善,楊氏全家知之甚深。卽令毛有其他妖法,誘惑楊小姐,楊師雖深惡痛極,師母也不會棄之不顧,可免一死。以楊師德望之高,救一弱女,決乎不難,命乎?楊老夫婦皆慈眉善日,小姐秉性純厚,竟遭殺身,豈不也是冤枉?還有冤枉楊老師左傾者,甚至有外國人問我:「新青年雜誌某卷某號,所載署名C. C. Young論性生活的文章;是否楊昌濟寫的?」我斷然的否認,楊老師循循儒者,道貌岸然,卽令是純學理之作,亦不肯出此。楊家之慘,天道無常耶?毛澤東天性險惡,行為乖張,面目可憎,陰沉可怕,在我們同學時期,人人皆知,罄筆難書。使我驚詫不安已久者,十餘年前,收到曾來臺研究的美國人Stuart Schram兩本著作,在其Mao Tsetung書中,有毛澤東的照片多張。第一張標明攝於一九一九年,由其衣著看卽五四運動時期,正我與毛開始反目之際,照片完全不像其本人。第二張衣著倒是眞的,而面相有異。悶在胸中的話,茲附帶吐出。這兩張照片,我給毛的小學同學立法委員韓中石兄,及其他與毛曾相識的朋友們看過,誰亦不能認明。第一張一望而知是假。第二張可疑太多。我們的判斷,中共什麼都可作假,第一張器宇之間,有冒充近似國父孫先生青年時代之嫌。第二張標明攝於一九二三年當選中共中委時,身着當年俄製黃黑相間的呢質單長衫。我記得很清楚,民國十二年春夏之交,我在上海法租界環龍路四十四號國民黨上海市黨部,與毛相遇,他著此衫。想係將那照片毛的本相,描摩修改,類似眉目清秀、面帶智慧、精明開朗的青年領袖人物,與毛本性完全相反。當年與毛相知者,皆能分辨,而且兩張照片的眼神細察之,卽有不同。Schram來臺研究時,由中央研究院介紹訪問過我,他關於毛的研究資料,有些欠實之處,經我們談話後,有所補充,在其著作中,並有附註。但那時我不知他有此照片,他的出版,有普及本的發行,可見在歐、美銷售不少。未知我國駐外官員關心及此否?此事我們是否有待澄清,以免中、外青年誤認毛為有才具的、正常的領導人物,而對其發生錯誤的信念。我們老矣!特關心及此,唯恐以後無人見證了。向、楊的枉亡。亦望青年們細察,不可誤信宣傳。其實今日大陸不變則垮,變亦危殆。其當權者,殺伐半世紀,能不內疚?痛定思痛,又何嘗不悔不當初?!
六十八年七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