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与佛教徒谈人生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基督徒与佛教徒谈人生

 

 

基督徒:伟大的主,创造世界,并让人人平等。

佛教徒:万物因缘生、万物因缘灭,人人生而平等。

 

基督徒:人之初,性本罪。

佛教徒:人之初,性无染。

 

基督徒:罪人,要自我认罪;信奉主,才能得救。

佛教徒:不善者,乃不悟,乃自己烦扰自己;要学会随缘,而不执着。

 

基督徒:人生虽短,但我不怕死,因为借着耶稣,我会上天堂,并得永生。

佛教徒:人生虽短,但我也不怕死,因为转世轮回,我将投胎重返人间。

 

基督徒:信者才能上天堂,不信者下地狱。

佛教徒:好人转世,将做人;坏人转世,将做畜生。

 

基督徒:天堂永远是春天与和平,不必再次忍受人间痛苦。

佛教徒:转世来到人间,可以借着功德,我生活得更好、更人类。

 

基督徒:主教导我们智慧,让我们拥有生的勇气。

佛教徒:对生活的感悟与感知,让我们拥有智慧以及生的勇气。

 

基督徒:邪恶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信主,并在主的引导下摒弃邪恶。

佛教徒:邪恶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学会和睦相处,因果报应让人们摒弃邪恶。

 

基督徒:善良与博爱是人应有的本性。

佛教徒:我赞同。

 

 

37213824 发表评论于
孔子之所以在《论语》中一再强调要“敬鬼神而远之”,正是因为接受了殷商周朝等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巫术乱政的悲剧教训,皇帝被巫师所控制,败坏了朝纲,动摇了江山社稷,才告诫人们要远离鬼神。同样的道理西方社会直到16世纪文艺复兴之后才慢慢懂得,直到18世纪美国成立之后才逐渐开始设施“政教分离”。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04349.html
康无为 发表评论于
回复麻辣搁笔的评论:
性善命题,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的完整意思是说,人的原初本性为善,但是环境并非都善,然而在同样的恶环境中,为什么有人堕落,有人却不呢?这是因为每个个体的意志力不同。
37213824 发表评论于
回复绿兰的评论:
谢谢这个连接。
kylelo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成长的评论:

慎用“亵渎”二字。
绿兰 发表评论于
《闲读圣经和论语》(连载)-----佟平
  
  网址:
  
  http://bbs.news.163.com/bbs/jueqi/84107597.html
寻芳客 发表评论于
如果读一下人类进化史和世界通史,就应该对宗教有所了解。我一直以为宗教不代表信仰,信仰是一种人所自我培养的的信心,这就是为什么宗教离开了人就不能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教至少对我来说比较容易接受,或者说比较容易欺骗我;)
lihuama 发表评论于
在有此濒死经历前,身为北肯坦基州大学(Northern Kentucky University)艺术教授,霍华德·斯道姆先生并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人。

他公开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敌视任何形式的宗教和它们的信徒。他常常发怒,想控制周遭的人,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他感到喜乐。任何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的东西他都不信。

他确信物质世界包容了一切的存在,而所有与宗教有关的信仰都是自欺欺人的空想。在科学领域之外,别无它物。

  1985年6月1日,38岁的霍华德·斯道姆罹患胃穿孔而有了濒死经历,他的生命也因此永远地改变了。。。
http://www.ctestimony.org/2006/20060202.htm


事工之家/福音见证集论坛
http://www.ctestimony.org/index.html
--
37213824 发表评论于
“原罪”的概念也是值得怀疑的。在同属犹太系宗教的伊斯兰教,没有“原罪”,人是自由的。人之有“罪”是因为不做5件事;或者说,不做这些事是罪。
金色的麦田 发表评论于
感觉楼主既不了解基督教也不了解佛教。

成长MM说的好:"最好是先了解再去写,沽名钓誉则是对宗教的亵渎。"
野人 发表评论于
业也是可改变转化的。这是佛教最积极的一面。小孩有“问题”的家长,如光教育而不知消业障,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吃力不讨好。这要多向出家师父请教了,遇到修持好的帮助就大。
世界也一样,如果希望未来和平,减少天灾人祸,有很多事要做,其中有一重要一条是大家开始断肉素食。一来有利个人健康长寿,二来有利自然环境,三来给世界增加祥和气氛而有利世界和平。真正做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对不能做到者能尽量减少肉食也好。近代也有大哲说过“世界和平应从餐桌上做起”。

如果基督徒们大事祷告前能先一周素食则效果会大增。其实基督徒们若仔细读《新约》,耶稣有不杀生的说法,比较婉转,是因为照顾到同胞的一些方便。他说“... 我(指上帝)要的是怜悯,不是祭牲 ..."。而旧约《但以理书》则记载被巴比伦俘虏后,祭司们在受国王重用时坚持素食的经过。肉食障碍灵性。
成长 发表评论于
回复成长的评论:
这是我以前在我的博客里转贴的天主教的神父和佛教的法师对人生的解读。

《超于生死看生死》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7&postID=30836

也麻烦你去看看这二位在各自宗教上的“名师”,对人生的看法。
对宗教的解读,最好是先了解再去写,沽名钓誉则是对宗教的亵渎。
成长 发表评论于
佛教我知道的不多,不便评论,但基督教俺还是知道的。
建议楼主如果想写这么大的题目前,先去了解一下这二个宗教对人生的观点和看法,否则像你写的这些既不严谨也缺乏证据,实在是不敢恭维。
野人 发表评论于
小孩从小说谎没人教,那是上前世带来的业力,不是原罪。由于某种我们还不清楚的历史原因,造成带某种业力的人多了,会给人造成“人之初性本恶”或“原罪”的错觉。
野人 发表评论于
我指的战争是:佛教徒没有彼此之间的战争及以发动对别人的战争,尤其没有以宗教名义干过,因为佛教徒重戒律(个别犯戒者恶行虽有),尤其出家的。而基督徒常因彼此教派知见不同而互相战争,及主流教派对非主流的迫害(尤其在政府支持下),还有对异教的“圣战”,蛮不讲理。连佛教都被他们非议过,欺师灭祖。佛陀当年却是用非常智慧和理性的方式转化外道(佛不貶称他们“异教徒”)并为后世弟子作了好榜样。虽然人类战争难避免,但没有佛教发动的,而有基督教(或以基督教名义)发动的,所以账无法算到佛教上。佛陀是阻止弟子以暴抗暴的。
美好的变化 发表评论于
回复野人的评论:
值得思考,但是在评论之前,应该再多了解认识。

不赞同
“说不彻底,是因为他没能设定戒律以防止后来的教派战争以致血流成河。还有宗教迫害等及所谓“圣战”等。而佛陀的一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便轻易解决了弟子的纷争,使永不上升到冲突。”

因为事实上,上帝的十条诫命,或者佛陀一句话都没制止住人类纷争。为什么,因为人性本不善,任何带过孩子的父母亲都可以体会到这点。孩子从小撒谎、争抢、易怒,都不是父母教的。
野人 发表评论于
你对佛教的理解不全。佛没说人之初性本善,但说过众生皆有佛性,都有可能成佛,而获得人身是最好的学佛成佛机会(在这世界上)。佛教不承认人有原罪,但每个人都会带来上一世的业力,有善也有恶,有功也有罪。其善恶功罪的大小会影响这一世的贫贱和富贵以及遇善知识的机会。佛教鼓励人们多行善做功德为未来世种好种子。但佛教追求的目的是要人们觉生死轮回苦,通过努力修持达到生命解脱,而不以天堂为目的。因为天堂也是暂时的。天堂只是给那些虽修善而没彻底出轮回者的去处,仍不可避免那最后一秒。也没有什么永恒的上帝及造物主,无限的宇宙不可能被谁创造,(被创造的只能是有限时空之有限事物). 上帝是这一世界时空的大梵天王,护持善法和修行者,但有贡高傲慢心。也听过佛陀开示,因此到祂最后一秒时不会堕落。以祂几千万或几亿年(具体不知)的寿命,对现时人类来说,似乎“永恒”。

耶稣是跟佛陀学的,学的是净土宗。但不彻底,也许是他的学生的错。为隋顺他的同胞犹太人,将“不生不灭”改成“永恒的天堂”。而所有其他关于上帝的故事是犹太人原有的(当然隋他们的历史而有许多改变,这在“圣经”里也能找到痕迹)。说不彻底,是因为他没能设定戒律以防止后来的教派战争以致血流成河。还有宗教迫害等及所谓“圣战”等。而佛陀的一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便轻易解决了弟子的纷争,使永不上升到冲突。这也许是因为基督教在与罗马帝国妥协时遭到歪曲的缘故。
欢颜展卷林中闲坐 发表评论于
佛教主张人会轮回是由於无明(不知见四圣谛)与贪爱,无明与贪爱是不善。人人都有佛性的说法,就像人人都有机会拿诺贝尔奖,只是机会平等。
云素 发表评论于
有很多错误。请好好比较研究之后再重新发。
探索真理 发表评论于
佛教好!
astermatch 发表评论于
人之初,性本善是儒家的说法吧,
请指出佛经的出处。
麻辣搁笔 发表评论于
既然人性本善,恶从何而来?
美丽风景 发表评论于
喜欢。 谢谢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