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编日本投降军官:蒋介石建立

转贴者注:后面的凤凰卫视的视频提到孙立人原本对日式训练不以为然,也对训练成果,尤其是夜战的成果相当满意。当时1950年,台湾300元一个月就是高工资了,老蒋给白团鬼子教官6000元一个月。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古狗“白团”。

收编日本投降军官:蒋介石建立"白团"谋反攻大陆

1945年9月9日,冈村宁次在南京签署投降书。冈村宁次接受审判,由于蒋介石的庇护,他最后得以无罪释放。近年来,充满神秘色彩的“蒋介石档案”(大溪档案)与《蒋介石日记》相继由台

1945年9月9日,冈村宁次在南京签署投降书。

冈村宁次接受审判,由于蒋介石的庇护,他最后得以无罪释放。

近年来,充满神秘色彩的“蒋介石档案”(大溪档案)与《蒋介石日记》相继由台北“国史馆”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对公众开放,中外学者们通过档案“走近”蒋介石,他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关系正得以厘清,有关蒋介石的学术研究进入到新的阶段。笔者近期造访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阅读《蒋介石日记》,发现日记中既有大量内容涉及国家军政大事,也有相当多是记述蒋氏私人生活、其对人对事的观感与个人心路历程。蒋日记中所记的一些琐事细节,对于我们全面地认识蒋的思想生活、人际关系与心理,不无益处。故拟根据所摘抄日记内容为主,辅以其他史料,择前人所不知或有趣之事写成系列文章,“揭秘”之余,也提供些笔者作为史学工作者的感想,文字长短不拘,所涉人事可大可小。

蒋介石曾庇护过“白团”成员

提到国民党军队到台湾后的“蜕变”,大多数人能想到的是美国的军事援助与美军顾问团。其实,最早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改造的,不是美国军事顾问团,而是来自一个由旧日本军官组成的顾问团,这个被称为“白团”的神秘组织的面纱,一直到近年才被揭开。

国民党军队在大陆全面溃败,证明其各级军官的无能与军事素养低劣,需要严加培训,可培养他们的师资又在哪里?困境之中的蒋介石四处无援,居然想到请日本教官对国民党的中高级军官进行培训,早年在日本学习军事的蒋介石对日本的军事教育印象极佳,即使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也时常称赞日本官兵的军事素养。而到台后的蒋能与日本旧军官联络上,得益于他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对部分侵华军官,尤其是冈村宁次等人“以德报怨”的政策。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出于日后对抗共产党的需要,对在中国罪恶累累的日军在华最高长官“支那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等人予以宽大处理,让他留在中国暗助其“剿共”。由于蒋介石等人包庇,在1949年的军法审判中,冈村宁次等一批侵华日军军官竟被判决“无罪”,由汤恩伯护送回日本。

消息一出举国哗然,甚至连“代总统”李宗仁也要求将其引渡回中国,重新审判。国民党军在大陆节节败退之时,美国表明其“弃蒋”政策,蒋介石向冈村宁次提出希望在军事上协助的要求,而冈村等一批得到过“庇护”的旧日本军官,也“知恩图报”,密商组织力量帮助蒋介石。1949年7月,冈村宁次等在日本秘密招募旧军官,最后选定由曾任日本第二十三军参谋长、华南派遣军参谋长的富田直亮(化名“白鸿亮”,以下即称其为“白鸿亮”)少将为总领队,前海军少将山本亲雄(化名“帅本源”)与前炮兵大佐李乡健(化名“范健”)为副领队,率队前往台湾。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参加过侵华战争,少量人参加了太平洋战争,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白鸿亮”通谋略,曾在华南战场上指挥日军攻城掠地,无恶不作,施放毒气杀害中国军民,战后被关押,但未经任何审讯便跟冈村宁次同船被遣送回日本。他对蒋介石很感激,在住所内悬挂蒋介石的照片。

为掩饰其身份,所有日本军官也均以中国化名。日本参谋团所以取名“白团”,一方面是因为领队化名“白鸿亮”,另一方面是要帮助蒋介石以“白”来对抗“赤色”共产党。“白团”组成后,所有成员在东京的一家旅馆签下“血盟书”,保证效忠于蒋介石。

1949年11月1日,“白鸿亮”飞抵台北后,立即赴重庆协助国民党军作战,失败后再返台北。至1950年初,先后到达台湾的旧日本军官达19人,这是“白团”的最初班底。“白团”在台的最初任务是设计台湾防卫计划,帮助蒋介石重整军队,尤其是施予精神教育。台湾军方将“白团”成员安排在台北以西的军事基地内。那里建有日本式房屋,树林茂密且戒备森严,保证外人无法接触。蒋介石聘请旧日本军官的方式,与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聘请德国顾问有相似之处:都是由其私人邀请而非“政府间”合作,顾问均是退役而非现役军官,顾问的责任都是协助对共产党作战与训练军队。聘请“白团”旧日本军官的事情是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蒋介石命令彭孟缉负责此事。

美国施压“白团”规模方式改变

蒋介石将“白团”在台湾的活动当成最大的机密,知之者甚少,但终归纸包不住火。1951年春天,还是有香港的报纸披露了神秘的“白鸿亮团”在台湾训练国民党军队的消息,并指责这是非常可耻的行径,足以证明蒋介石没有起码的民族尊严感。大陆方面也注意到此事,但当时并不太在意。对蒋介石更大的批评与压力来自美国。

美国军事顾问团到达台湾后,希望用美国的军制与装备改造国民党的军队,对蒋介石任用旧日本军官的行径提出批评,美军顾问团团长蔡斯在给蒋介石的报告中,要求解除对日本军官的聘任。这使蒋颇为头痛:“近日思虑最痛迫切之事,莫过于美国顾问团蔡斯报告其建议书,而对于日本教官今后运用之计划更为费心,在静坐与默祷时几乎不能遗忘。”(《日记》1951年6月3日)“考虑美顾问对日籍教官之排除问题的解决办法颇久。”(《日记》1951年6月28日)

就在蒋犹豫不决之际,抗日战争期间担任过蒋介石私人顾问的拉摩尔又在华盛顿公开发表演讲并撰文,抨击蒋介石秘密招募以“白鸿亮”为首的一批日本旧军人去台湾训练军队的行为,批评其做法是“轻率的、非理性的”。这使得以“民族英雄”自居的蒋在国际上非常难堪。他不能不有所顾忌,指示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新闻封锁,否认“白团”的存在(多数台湾的民众也是近年才知道“白团”真相的)。同时,派人秘密地将山本亲雄等57名前日本军官送返日本。

美国的压力,使蒋介石利用“白团”的规模与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但却没有阻止蒋利用旧日本军官为其服务的决心。为了避美军耳目,“白团”从1952年起转移到石牌,并改以“实践学社”之名继续活动。仍留在台湾的“白鸿亮”等人,深居简出,不再公开出面训练军官,转而着重于军事战略战术研究,为蒋介石及国民党高级将领提供咨询,他们编写各军种、兵种技术训练教材、讲义,化名出版。

“白鸿亮”等人仍隐蔽地不定期去台湾的陆军学校、装甲兵学校等军校授课。“白团”协助蒋介石培训军官的形式较多,有专门训练师团长、兵团参谋长以上高级军官的“长期高级班”,也有训练兵团参谋、连队长级军官的“短期中级班”。各类训练班用不同的名称来遮人耳目,如“党政军联合作战研究班”、“战史研究班”、“高级兵学班”、“战术教育研究班”、“动员干部训练班”等。

据不完全统计,经由日本军事教官在台训练的国民党各级军官约6000多名。蒋介石对经过“白团”训练的军官格外青睐,台湾军中一度有非经过“实践学社”培训不得晋升师长级以上军职的传言。蒋介石本人也是“白团”的听众。1951年让“白鸿亮”专门为他讲“战争科学与哲学”达6小时。(《日记》1951年10月19日)1953年,他又请日籍教官系统地讲解古今战史,包括“甲、太平洋日军失败之战史;乙、亚历山大;丙、菲特主大王;丁、拿破仑各战史。”并将此事记入当年的“总反省”中,称听完讲解后“皆有心得,于我今后作战之助益必多。”(《日记》1953年“本年度总反省”)

由于美国的反对,1953年后“白团”在台湾的规模与影响日益缩小,作为集体军事顾问与教官的作用消失。因而,美国方面也不再强烈抗议,蒋对此深有感受,在日记中写下:美国“对我在实践学社日籍教官之特别训练工作,而竞亦停止其抗议”。(《日记》1953年5月9日)然而,蒋介石与旧日本军官的密切关系持续了很久。冈村宁次纠集一批前日本高级军官在东京成立军事研究所,对外号称“富士俱乐部”,定期开会,配合“白团”在台湾的需要搜集战史、战略与战术资料,分不同专题将数据资料寄送到台湾。至1963年,寄到台湾军事图书约7千余册,各类资料5千余件。1954年,“白团”曾制定了“反攻大陆初期作战大纲之方案”交给蒋介石参考。1958年“八二三”大陆炮击金门。两天后,“白鸿亮”赴金门、马祖巡视防务,对守备区指挥部的作战有所建议。1963年,“实践学社”关门结束。但“白鸿亮”仍被聘为台湾“陆军总司令总顾问”,他与江秀坪(岩坪博秀)、乔本(大桥策郎)、贺公吉(系贺公一)、楚立三(立山一男)组成“实践小组”,在陆军指挥参谋大学内工作,由蒋纬国当联络人。

旧日本军官组成的“白团”在1968年始全部撤出台湾,次年2月在东京正式解散,其时尚有23名成员。由于对蒋介石的忠诚等原因,“白鸿亮”本人则一直留在台湾,到1979年去世前才回日本。神秘的“白团”前后持续了18年,对台湾的军事影响较大。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蒋介石为什么对有着官方协议来全面帮助他的美国军事顾问团处处防范,而要甘冒各种批评对偷偷摸摸地到来的日本旧军官有那么大的兴趣?除去他早年受日本军事教育,印象深刻外,从蒋介石个人的经验中或许能找到答案。历史上蒋介石打过交道的官方军事顾问团包括苏联与美国,这些顾问都背靠本国的政治军事资源,在支持蒋的同时,也维护其国家在中国的利益,对蒋并不“尊重”,最后多以不愉快而结束。而日本旧军官完全受聘于蒋本人,听命与效忠于蒋,只相当于工具而不会干涉蒋的决策,这与1930年代蒋介石与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关系相似,这是处于逆境而心理倔强的蒋介石喜欢的模式。

中日传奇 白团史料应解密 呈现历史真相
图为民国50年冈村宁次访问台湾,白团成员在机场迎接

根据日本“共同社”报导,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有马哲夫)在翻查解密的美国中情局档案后发现,对日抗战期间的驻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在返回日本后,曾经接受麦帅联军总部作战情报部门的讯问,后来就有旧日本军官前往台湾,担任“国民党军队”的志愿军,档案显示麦帅总部对此事知情,但却默不作声,以协助中华民国反共。
这段历史说来其实也不算新鲜,就是所谓“白团”,过去在台湾和日本已经有不少着作专门探讨这段历史,不过由于多数细节仍是机密,因此白团的故事,外界知道的仍然不多。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被列为第一号战犯的冈村宁次,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忐忑不安,但他却接到了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的消息,表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将军要和他会面。何应钦也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论辈分还是冈村的学弟,两人就中国战区日军和日本人的遣返,以及战后中日关系交换意见,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也接见冈村宁次,冈村就这样秘密地成为蒋中正的军事顾问,甚至在战后的战犯审判里,获得无罪判决,被判决有罪的战犯,也在1952年“中日和约”生效后获得释放。蒋中正“以德报怨”的政策,虽然引发两极评价,但却促使冈村决定组织旧日本军人协助中华民国,以报答这样的恩情。
冈村在1949年返回日本,当时国共内战情势已经转变,共军在四月渡过长江占领南京,内战情势一泻千里,国民政府派出曹士澄少将前往日本寻求支援,曹士澄和冈村原先的想法,是在日本招募至少三千人的志愿军,结合台湾役男组成十个师的部队,但是几经讨论,蒋中正认为招募日本志愿军的规模太大,而且当时日本已出现假藉招募志愿军进行的诈骗,最后决定召集少佐到大佐级的旧日本军官,担任中华民国的军事顾问。
由于冈村年事已高,身体健康不佳,这项工作后来落在华南派遣军参谋长,前陆军少将富田直亮身上。第一批十七名旧日本军官在1949年前往台湾,当时还得假冒船员身分偷渡,但联军总部对此应该早就知情。出发前每个人都取了中文化名,为了有别于共产势力的红色,曹士澄选择白色作为顾问团的代表,富田直亮因此取了个“白鸿亮”的化名,顾问团因此被称为“白团”。
白团成员抵达台湾后,我方选择陆军第32师为实验对象,由白团负责训练。旧日本军官先后共有83人抵台,由富田直亮担任总教官,化名“帅本源”的海军少将山本亲雄,化名“范健”的本乡健担任副总教官。32师的训练成绩相当优异,连接受美式训练,原本对日式训练不以为然的孙立人,也对训练成果,尤其是夜战的成果相当满意。不过,在韩战爆发,台海局势稳定,美军开始支援台湾后,美军顾问团团长蔡斯少将对于有旧日本军人在国军里担任部队训练任务很有意见,有44 位白团教官在32师完成训练后解聘返回日本,剩下的日本教官转往“革命实践研究院”,成立“实践学社”,继续教导国军将校战史战术,像是郝柏村、汪敬煦等老一辈的国军将领,当年都在实践学社受过训,而且只有最优秀的将领才能到这里受训,因此实践学社也被戏称为“皇家学院”、“地下国防大学”。
除了训练,白团也建立了后备军人动员系统,这套系统到限在还在运作;在八二三炮战后,白团也多次前往金马前线考察防务;白团的灵魂人物冈村宁次还在民国 50年来台湾访问。不过,实践学社的规模后来还是不断缩减,日本教官也一一解聘回国,到了民国57年,只剩下白鸿亮一人继续留在台湾,担任顾问的工作,蒋中正总统也褒擢只是一介平民的白鸿亮同陆军上将,以感谢他对国军的贡献。
实践学社的任务虽然告一段落,但是白鸿亮仍然积极为国军献策,还在民国59年请来当时已是国会议员,在二战时期因策划珍珠港作战计画成名的源田实将军来台访问,并前往三军大学演讲,讲题就是珍珠港作战计画的研拟。白鸿亮在民国68年4月,返回日本休假的时候突然逝世,遗嘱交代要把遗骨留在台湾,他的骨灰有一半摆在日本的富田家墓园,另一半摆在树林海明寺,白团前后长达30年的传奇,到此画上句点。
白团的故事之所以称为传奇,是因为史上从来没有规模这么大,和官方完全无关的外国军事顾问团,其出发点竟然只是单纯的“报恩”,不论是对中华民国,或是对台湾来说,这都是前所未有的,因为白团既不是政治人物口中的所谓“台日亲善友好”,也不是往来频繁的经贸关系,更不是什么“特殊夥伴关系”,但是因为保密的关系,这段历史一直很少被完整地呈现。随着老教官们的逐渐凋零,如果再不重视,只怕这段历史迟早会遗忘在烟尘之中,军方实在应该尽快让实践案的相关资料解密,让更多人了解,曾有一群重然诺,重荣誉的日本朋友,在台湾最风雨飘摇的时候,出手帮助台湾,才让台湾有了今天。
这是凤凰卫视的一系列关于“白团”的视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