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塞克湖与岩画

人能完全相信自己的记忆吗?记忆会扭曲或夸大以往的经历吗?或许有这种可能。 1991年,我曾经到过伊塞克湖,还在伊塞克湖北侧的疗养院住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脑子里经常浮现伊塞克湖的天山倒影。2006年6月23日下午,我又来到了伊塞克湖,期待着看到多次出现在我脑海中的天山倒影,却只看到了碧波荡漾的湖水和远处的天山。根本没有天山倒影,这让我颇感失落。

我们是从纳伦驱车来到了伊塞克湖的,住在伊塞克湖南侧的 Tamga镇。这里有各种风格的旅馆。其中俄罗斯风格的旅馆别具一格。为了能看到远处的伊塞克湖,我们特意选择了二层楼。没想到屋顶上有一个鸟巢,小鸟不停地鸣叫。屋顶不隔音,鸟叫声扰得我无法睡觉。我躺在床上,想象着小鸟的样子以及它们与父母相互依偎的情形。之后,便安然入睡。

第二天早上,我又眺望伊塞克湖,依然未看到天山倒影。湖面上波光粼粼,山峦与湖岸距离较远,天山山脉顶部覆盖着云彩。这些因素都导致天山难以在湖中形成倒影。导游阿扎特说,他从未看到过天山倒影,只见过月亮的倒影。为什么我会对伊塞克湖中的天山倒影有着如此深刻的印象呢?是我在一直期待这种景色?还是记忆把我在某个地方看到的湖中山影移植到了伊塞克湖。我已经搞不清楚了。此次之行,让我相信记忆并不完全可靠。

伊塞克湖汇集了天山山脉流下来的雪水,形成了世界上第二大高山湖。伊塞克湖长 170 公里、宽 70 公里、深 702 米。中国古人称伊塞克湖为“热海”或“大清池”。玄奘西天取经西行时曾经路过这里。长途行走的马匹平均每天行走 40 公里。以此推算,玄奘沿着伊塞克湖南岸大约走了两天。伊塞克湖应该倒映过玄奘一行的身影。

关于伊塞克湖有许多神秘传说。据说有两百条河流注入湖中,这在世界湖泊中极其罕见。传说成吉思汗攻破花拉子模后,抢夺了大量黄金珠宝,然后把这些黄金珠宝埋藏在伊塞克湖附近。至今这笔巨大财富仍未被发掘出来。这也吸引着许多探宝人频繁地在伊塞克湖附近活动。我们踏着寻宝人的神秘足印,过独木桥,爬山坡,进入了一片隐秘的地方。我们寻找的是佛教遗迹。 在公元 5 至 6 世纪,佛教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了这一地区。 9 世纪以后,佛教密宗逐渐传播到这里,一直持续到公元 18 世纪。 我们在一片隐秘的山谷中,看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刻着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 唵、嘛、呢、叭、哞、吽。六字真言的字面上解释为“如意宝啊,莲花呦!” 据说这六字真言雕刻于公元 14至16世纪。

 

湖泊是大自然的造化。石头也是大自然的造化。当人在石头上留下痕迹时,这些石头就进入了人文圈。伊塞克湖曾经是游牧民族的聚居地。这里散布着一些岩画和鹿石。鹿石是萨满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萨满教祭天、敬祖、崇拜各种神灵。他们通过祭祀活动来祈求苍天、先祖、神灵来赐福于祭祀者,于是把刻有太阳、鹿的图案雕刻在石块上。

关于岩画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说法。 1991年,我跟随着一些国际知名岩画专家考察伊塞克湖北侧的赤勒塞(Chilesai)岩画时,一位德国考古学家曾经对我说,古代游牧人在狩猎区内的岩石上凿刻动物形象,他们相信这种图形会吸引猎物出现在狩猎区,从而捕获猎物。那是游牧民族在公元前1000年留下的生活信息。岩画内容有鹰、马、山羊、龙和狩猎的场面,一些人物的头上有象征太阳的圆圈。除了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意义外,我更乐意从文化角度来理解这些岩画。古代人对周围环境充满着恐惧和 感激,甚至还有一种敬畏的心情。他们通过祭祀等活动来保佑自己,祝福其他灵魂,以求得自己能够生活下去。我们也拥有太阳、月亮、动物和自然环境。我们感激过它们吗?我们对大自然是否太过专横呢?人是否太过专注自己。人类失去了对大自然的畏惧和感激,难免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佛教在这些方面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