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出生入死”。这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成语了。先侃侃这个“出入”。
“老张呢?”一人问。
“他出去了。”答道。
这个对话,说老张出去了,但还有回来的可能。你看不见老张,不证明老张不存在。这是常识。但是,这种物质守恒的概念不是生下来就有的。小孩心理发育前期并没有这个物质守恒的概念,小孩看不见某人某物,就以为此人此物不存在了。所以,你把小孩的心爱的玩具藏在身后,他就哭了,以为玩具没有了;你把玩具再拿出来给他一看,他马上又笑了,咦,怎么这玩具有出来了呢。当然,这种逗小孩的把戏也玩不久,待小孩心理成熟了,明白了看不见不等于不存在,你把玩具藏在身后,他会去你身后抢,或者根本不离你,让你自己没趣。发现物质守恒定理的著名实验是从称花盆里的土开始的,一棵树长大了,这些木头是从哪里来的呢?浇水会使得水变成木头?经过设计各种实验观察测试,科学家终于发现树木把二氧化碳变为氧气,那些木头就是这些碳和水合成的,原来物质是守恒的。不要小看这个物质守恒定理,这是人类积累的最重要的知识智慧之一。那么,古人也是如此,一个人死了,刚刚还能说话,怎么就不动不语了呢,是不是也是什么“没有了”并不等于“不存在”呢,于是古人把这个看不见的可能存在的东西叫作“魂”,这个“魂”到了阴界。从阴界出来就是“出生”,回到阴界了就是“入死”,这是“灵魂不灭”定理,和“物质不灭”定理产生的过程非常相像。“出生”,来到人世;“入死”,离开人世,这个出入的是“魂”。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徒”,左边是“亍”字边,表示街道,右边是两只脚,本来就是“行走”的意思。如徒步串联。如今美国校园不安全,鼓励晚上自习后结伴而行,所以,走在一起的都是同党。《廣韻》黨也。《張衡·思䣥賦》朋精粹而爲徒。老子这句中的“徒”就是“类”的意思,人分三类:长命的(生之徒),短命的(死之徒),和本来可以长命的却短命了(人之生,动之于死地)。十有三,可以理解为三分之一。这长命的和短命的,就是算命先生给算的命,这是按照“灵魂不灭”定理前世修为决定的,还有三分之一,前世修为挺好的,这世给糟蹋了(人之生,动之于死地)。“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这句中前一个“生”是动词,后一个“生”是谓语。“生生之厚”,太多名利追求了。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兕si4,独角兽,如犀牛那样的动物。善摄生则无灾难。道家讲性命双修,修习性,按照道来生活,命运也改了。《菜根谭》讲的就是修改命运的故事。道家修性与世无争,与世无争则避祸趋福,因此修性也修命。
出生入死,按照“灵魂不灭”定理,那就是一个过程,生之越快,死之越速,过程加快了吗。说以道家讲恬淡清静,放缓过程,就可以长寿。“生生之厚”加快了过程的速度,是“动之于死地”。“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此与世无争,自然心情舒畅而长命,而且,避开似非之地,“以其无死地”,自然减少飞来横祸。
如果命运都是后天的,那么就不会有天性之区别,就不会有“生之徒,十之有三,死之徒,十之有三”。而应该“人之初,性本善”,大家来到世界都是一样的命,都靠后天努力和环境造就。孔子是重视后天环境造就,固有“孟母三迁”之典故。当然,后天环境也可以解释“生之徒,十之有三,死之徒,十之有三”,社会环境不是平板一块,社会有阶层,如种姓社会后天努力徒劳,那就是命。如生在英国皇家和生在巴勒斯坦难民营,命运肯定不同。但是,那不叫“出生入死”,而叫“诞生灭死”,灵魂不守恒,可以被创造出来也可以被消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