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结丰果 天下为公展壮姿 (得奖文章)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公以先知迪后知,驱除鞑虏复华仪。
千年帝制归尘土,民族共和奠国基。
户外红棉迎远客,楼旁古树发新枝。
三民主义结丰果,天下为公展壮姿。
这是本人访翠亨村中山故居写的一首七律诗。诗中概括了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推翻几千年的帝制,建立民主共和的丰功伟绩。诗的最后两句,是叙述两岸的现状。
辛亥革命的伟大成就,就是推翻几千年来中国帝制,建立共和政体。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是划时代的大事。而领导辛亥革命的核心人物是孙中山先生。所以我们要学习他的优良品质与伟大的革命精神。
学习孙中山先生先知先觉的智慧
孙中山先生原籍广东中山县人,从小移民美国檀香山,后在香港学医。他看到清政府腐败,不断受列强侵略,觉得中国非要改变不可。1894年,他亲自赴北京上书李鸿章要求政治改革,但遭到李鸿章的拒绝,于是走上革命道路,非要用武力推翻满清政府解救中国不可。这是他先知先觉的体现。有人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但孙中山先生与普通秀才不同,他不仅口头革命,还亲力亲为地参加革命,他从香港返回美国檀香山组建兴中会鼓吹革命。后又转往日本创立同盟会,不断号召仁人志士投身革命行列。每次革命需要军饷和经费,多是孙中山先生向海外侨胞筹集,直至武昌起义成功,推翻清朝政府为止。这是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结合的革命成功例子。大陆称孙中山先生为“民主革命先行者”,这样称呼最贴切,它肯定孙中山先生的先知先觉的智慧;肯定孙中山先生革命的功绩。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就是要像他那样不但要有先知先觉的智慧,而且要有与社会广大群体结合,积极参加到实践中,这样做才会成功。毛主席说得好:知识分子不与工农结合,将一事无成。这是毛主席吸收前人经验与他自身体会的总结,是革命成功的依据。
学习孙中山先生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孙中山先生从1895起,已在香港策划密谋起义,此后,还在惠州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州、廉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等,虽然都失败了。但他从不灰心,且越战越勇,直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为止。1913年宋教仁被刺,孙中山先生发动二次革命;1915年发表《讨袁声明》,发动“护国运动”,得到云南蔡锷与全国各界的响应,民间也认识到“或入園中,推出老袁方是國”(把“園”中的“袁”字推出,换成“或”字才是“國”字)。结果逼使老袁取消称帝,不久一命呜呼;1922年孙中山先生以大元帅名义,命令各军分路出师北伐,可惜因陈炯明叛变而失败;为了培养革命力量,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浦创办“陆军军官学校”;1925年孙中山先生应冯玉祥将军之邀,带病上京商议建国之事,不幸病逝北京。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那种锲而不舍,不屈不挠,鞠躬尽瘁的精神,很值得我们中国青年学习。
学习孙中山先生顺应潮流的理念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而他也是这样做的。他为了顺应潮流,他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并促进国共第一次合作。
孙中山先生在“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方面是成功了。然而,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统一中国”、“振兴中华”的革命最终目的,仍未实现,民主革命的果实很快被袁世凯与北洋军阀夺去。故孙中山先生在临终前发自肺腑之言的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是带着壮志未酬,遗憾地离开人世的。
可喜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消灭社会等级,人人平等,已实现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之理想。而今正在为“统一中国”、“振兴中华”方面大迈步前进。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的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其成果早已超过了孙中山先生“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了!对台关系上也实现了“三通”,两岸不断朝着和解方向前进,这是可喜的事。
当前,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侨胞都在筹备隆重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缅怀孙中山的业绩,这也是一个促进两岸朝着统一的契机。在新的形势下,两岸和平统一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任何人都不能阻挡。我们应学孙中山先生那样,善于顺应潮流,促成两岸和平统一,共同携手“振兴中华”,建设一个更强大的中国,使伟大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
继承“华侨是革命之母”的光荣传统
为了推翻满清政府,孙中山先生长期不遗余力地在国外奔走筹钱,呼吁海外青年回国参加革命。在历次武装起义中,孙中山先生在海外筹集到60多万元,单单广州起义,华侨就捐赠了18万元。这些钱在那个年代是一笔天文数字。那时,侨社鲜有企业家,热烈响应捐献的人多为升斗小民。孙中山先生在越南西贡还住在一个卖牙菜的小贩家中,这是我家长辈们常提起的真实之事。当时,华侨不但慷慨解囊,还亲自回国参加革命,广州黄花岗72烈士墓中,掩埋的忠骨大多是华侨,其中68位是当时侨社下层秘密组织洪门的成员。因此,孙中山先生感慨地说出心里话:“华侨是革命之母!”这句话充分肯定华侨爱国爱乡,血浓于水之心。
华侨历来是爱国爱乡的,无论是辛亥革命时期,还是现在都是这样。华侨与祖国的关系似瓜与藤,瓜永远离不开藤。华侨无论漂浮到哪里,无论处在什么环境,红心都向着祖国。在今天祖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中,海外华侨回国投资、修桥筑路、创办学校、赈灾救难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之一。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方面亦尽心尽力,成果昭著。
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缅怀孙中山先生伟大功绩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我们海外侨胞要牢记孙中山先生赋予我们“华侨是革命之母”的光荣称号,继承和发扬此光荣传统,争取为祖国建设添砖铺瓦;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贡献力量!
最后以一首七律诗作此文的小结:
辛亥百年庆典隆,中山伟业颂丰功。
十番起义摧旧制,五族共和树新风。
昔日三民施未竟,今朝天下已为公。
同胞两岸应携手,一统中华灿彩虹。
陈 湃 2011年8月31日作于巴黎
(此文获法国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作文公开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