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晓”号金星探测器已无望进入预定轨道,日本航天人很沮丧

日前,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正式宣布:由于2011年9月14日进行的“晓”号金星探测器主发动机第二次喷射试验仍没有获得足够推力,该探测器已无望进入适宜观测金星气象的预定轨道。
2010年5月21日,日本H2A火箭运载该国首个金星探测器“晓”号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升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于同年12月8日宣布,在轨道调整过程中,由于“晓”号的反向喷射装置出现故障,导致它“遥望金星,匆匆走过”。
该机构说,去年“晓”号探测器进入轨道失败时发生了异常燃烧,主发动机喷射口已经破损。此后,研究人员曾利用备用零件在地面进行试验,推测“晓”号探测器的主发动机推力,以期在4年后再次让其进入环绕金星的预定轨道,在2015年11月前后再次尝试使其进入金星轨道。上月7日,研究人员对“晓”号探测器的主发动机进行约2秒的喷射试验,但最终获得的推力只相当于预测水平的八分之一。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介绍说,2011年9月14日实施的喷射试验持续了5秒,但也只获得相当于预想水平八分之一的推力,与此前的另一次喷射试验结果相同。该机构据此认为,“晓”号探测器的主发动机已完全破损,它将无法进入预定轨道。
据该机构介绍,“拂晓”主发动机的燃料阀门因嵌入异物而无法打开,由此引发的主发动机异常燃烧导致了入轨失败。目前“拂晓”以尾随金星的形式进入了绕日轨道。宇航机构正在研究不使用故障阀门而向主发动机输送燃料的办法。
同时研究人员指出,“晓”号金星探测器如果利用控制自身飞行姿势的小型发动机,也有可能进入环绕金星的轨道,但是轨道里程却大幅延长,很难按计划进行高精度气象观测。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正准备详细分析两次喷射试验的数据,以决定下一步如何处理“晓”号探测器。

日本深空探测已走在中国前面

其实早在1998年日本就曾经发射过“希望”号火星探测器,由于首次发射行星探测器,在远征火星的道路上跌宕起伏,虽经数次抢救,但最后于2003年该探测器迷失在茫茫宇宙中……
另外,日本在月球探测方面同样抢眼。印象中大家总是记得07年9月日本抢先中国发射的月女神SELENE探测器,其上所携带的探测设备无论数量还是分辨率都远远优于中国嫦娥一号,殊不知早在1990年日本就打破苏美对深空探测领域的垄断,发射了飞天号观测卫星,早已成为第三个对月球进行探测的国家
此外,日本还有一项国际合作的行星探测计划,即和欧空局ESA和俄罗斯联邦航天署联合水星探测计划,该探测器原定于2011年-2012年从哈萨克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
日本去年成功进行了两次重要的航天发射,由欧洲火箭发射的日本BSAT-3B通信卫星也顺利入轨,并回收了“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
“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开发费用达到123亿日元(约合1.34亿美元)。它于2003年5月搭乘M5火箭升空,并于2005年到达“丝川”小行星,成功测算了其形状并两次在小行星上着陆。由于接连出现故障,“隼鸟”一度被认为无望返回地球,但项目小组每次都使它“起死回生”。“隼鸟”号的回归比当初预定延迟了3年,它的旅途长达约60亿公里,相当于环绕太阳约5圈。
“隼鸟2”号计划于2014年发射,将探测一颗直径900米、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1999JU3”。这颗小行星位于“隼鸟”号曾探测过的“丝川”小行星附近。此前观测表明,该小行星可能拥有比“丝川”更丰富的含水矿物和有机物。
“隼鸟2”号除尝试登陆外,还将向小行星“1999JU3”发射大弹丸,以制造出直径数米的洼地,观测并采集内部物质。装有样品的返回舱同样也将返回地球。相关研究将有助于弄清太阳系诞生之谜。
但此次日本金星探测器没能按计划进入运行轨道,这对其空间探测计划产生较大影响,可能会导致原本加紧开展的月球着陆器研制进度延迟,技术难度也将降低。
近来,日本在宇宙开发方面成果颇丰,研制成功大推力火箭H2B,运载能力大大超过中国目前的CZ-2F。又研制成功HTV轨道转移飞船成为国际空间站又一重要补给工具。更值得一提的是,新研发的太阳帆飞船(和AKATSUKI探测器一同发射)。如果试验成功,日本将在该领域研究处于世界第二,其成就不亚于中国当年第三个发射载人宇宙飞船。
反观中国,目前只对月球进行过两次粗浅的探索,原本中国的火星卫星搭乘俄罗斯运载火箭踏上火星之旅,但由于目前探测器未能变轨,已面临失败。一方面看出俄罗斯在经历了解体之后长达十年萧条之后,难以找回昔日的太空辉煌。另一方面,要想独立探测各大行星,必须建立自己的深空探测能力。尽管中国声称已拥有独立探测火星及其他行星的能力,但外媒对其深表怀疑……更像是一种讹诈的骗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