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美后的第三个专利

留住孩子们成长的快乐时光。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学校专利申请办公室昨天送来了email,要求签字授权学校全权代理专利申请相关的事宜。乘今天上午开组会的机会,我把老板和其他几个学生召集到一起,又和办公楼收发室有公证图章的一位女士联络好,让她公证我们五个人在授权书上签字。这样,我来美国后的第三个专利申请(这是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有一年的保护效应。一年后必须递交正式申请。)就送出去了。

第一个专利的申请花了我们四年时间。四年中间曾经有一家公司感兴趣,也因专利迟迟下不来而失去了耐心,估计那个专利现在也成了垃圾。第二个专利已经递交三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估计快了。这次的专利申请开头比前面两个难,希望后面的正式申请能顺利一些。

美国大学里的研究工作到了可以申请专利的时候,程序上都是要先经过学校的专利办公室评估的。学校同意申请的话,由学校出钱请律师。虽然专利发明人是作具体工作的人,但所有权还是归学校。要专利能卖出去,学校和专利发明人再按比例分配。如果学校评估决定不申请,则发明人可以以个人名义自己出钱申请。这样就与学校没有关系了。专利今后能不能卖出去,谁也说不准。在美国百分之九十的专利最后都是没有用的。但对作研究的来讲,在申请经费的时候,带专利的申请,尤其是在NIH的drug discovery program里,会有加分效应。所以,对我们来讲,只要学校愿意出钱,我们是“何乐而不为”的态度。

这是从十八万个小分子化合物中挑选出来的。和第二个专利中的化合物比,这个化合物的优势是功效强,提高了至少30倍。从药物筛选上来讲,这是一大步。但它起作用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似乎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所以,相关的研究还在进行中。对我个人的饭碗来讲,卖得出去是好事,能帮助拿到研究经费也是不错的结果。我还需要工作5-8年,给儿子准备足够的大学费用。所以,这个专利对我无疑是希望。

同样作科研,但还是有分类的。纯粹的理论研究比较枯燥,而这种药物筛选的应用性研究是我的喜好,能让人感觉到自己的研究与生活更接近,为人类在和疾病的斗争中作点贡献。在作了20多年的理论研究后,终于转到应用研究上来,是我科研生涯中的一个惊喜,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愿前面还有更多的惊喜!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