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到北美,是在加拿大温哥华登陆,下了飞机往外走,眼看老公等在出口处朝我挥手,却被一个穿制服的人拦下,一定让我到旁边的办公室去签一份文件才能通关。当时是早晨五点,办公室里还没有人上班,那人指点我在一个空白纸上的第一行写下我的名字。
飞机不断降落,凡是新移民都被拦下,都让在那张纸上按顺序写上名字。
中午十二点钟,接待室里已是满满的人,各色人种都有,联合国一样。办公人员终于来了。她拿起了排队的名单,我就朝前面挤过去,因为知道自己排在第一个。可是,听她大声喊出一个名字,我却迟疑了,因为她喊得根本不是我。
我的名字翻成英文是Qin Cai,她喊的却是“昆开!”“谁是昆开?”“开”的后面还加了个“i”,嘴张得很大才能发出来的音。
她喊了几声,没有人答应,她又喊了两声,边喊边左右查看,还是没有人回应。不办手续是出不去海关的,所有的人肯定都等在那儿,可就是没有人回答她。
大家都在转着脑袋四处看被喊的人在哪里。这时我脑中灵光一现,她是不是喊得就是我啊?因为那名单上第一个人肯定是我嘛!于是赶紧上前,指着她手里的名单问她:“你喊的是不是这个人?”那人说:“是啊!你是‘昆开’吗?”
虽然听着实在是和自己的名字不沾边,还是不得不点头答应:“是,是。”然后跟她进屋办手续。
原来是要进行财产申报,彼时大陆出国的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财产可以申报,我在里面呆了不到两分钟,在各种财产项目不申报的选项上划了勾勾,签了字,就被放行了。
那是第一次,我知道自己的名字在外国人嘴里,完全是另外一种念法。
后来在加拿大开店了,客人都会问我叫什么名字,一开始我按照中文发音讲,他们学不上来,没办法就我按照老外的叫法告诉人们我叫“昆”,听起来非常接近英语单词 “Queen”的音 ,就是女王那个词。
可对方听了我的名字后,面部表情都要变一变,尤其是男人,连眼神似乎都有些变化,感觉起来这个名字让他们不舒服。有一次我脱口而出:“I am the Queen”, 柜台外的男人面带异色不说,竟然猛地后退了一步。
几次三番下来,我觉得自己告诉他们名字的方式一定有什么问题。暗自琢磨,会不会因为加拿大是英联邦国家,英国女王是这个国家名义上的领袖,是大家都要效忠的对象,所以我说自己是“女王”,有点亵渎?或者有点不知天高地厚?
这个名字让我感觉越来越不好,没过多久,我就决定给自己起个英文名字。曾经为美国电影《爱情故事》深深感动,记得里面的女主人公叫“Jennifer”,所以我就给自己起名叫“Jennifer”,一直沿用至今,连我的笔名“蔡真妮”都是由此而来。
从此,和老外交往再无名字的困扰,生意也蒸蒸日上。
前几天在家里请客,饭桌上朋友们聊起了名字中翻英的趣事,我眉飞色舞地大侃了自己名字的英文念法造成的误会,把在加拿大开店时的典故讲了出来。
一个老外朋友听了之后,沉吟片刻,无限同情地看着我说:“真妮,他们听了你的名字不舒服不是因为你说自己是女王。 ‘Queen’这个词在特指的情况下指的是女王,女王只有一个,平时谁都不会误会的。而一般情况下,“queen”指的是“一个男人易装成女人”的人,你告诉人家你是“queen”,意味着你告诉人家你是个男人,变装成了女人!尤其你在前面加了冠词以后,就更加强调了这一点。”
我的妈呀,原来当初客人们表情怪异是因为我告诉他们自己是个男扮女装的异装癖!
难以置信,我要当鸵鸟,拒绝相信。那个朋友遂向另一个老外朋友求证,后者也是满脸同情地点头称是。
唉!十五年后才知道,自己当初竟闹过如此笑话。那个淳朴小镇的居民们,一开始一定被我吓到吧?
咱是新移民,办了糗事、闹点笑话啥的是常情,可怕的是闹了笑话自己压根连知道都不知道。
不过这件事小镇居民们即使一时误会后来也绝对得到了澄清,知道我是个百分之百的女人,因为后来我在开店期间怀孕生女了,那个过程和结果都假不了的。
告诉我真相的老外朋友为了安慰我,回去后特意给我发来邮件,里面是些可爱的小蜜蜂还有蜂巢,题目是:你是一只可爱的“Queen Bee”。
注视那群小蜜蜂良久,我脑中闪现出了一句网络用语:神马都是浮云。
再回首,什么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