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中囯之583: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对的?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12 03 05 07:41

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对的

 

Al Lewis

于所有媒体报道都聚焦在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每年一度致股东的信上,人们很容易忽略格兰瑟姆(Jeremy Grantham)发出的一封更有紧迫感的信。

与巴菲特一样,格兰瑟姆也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价值型投资者。他是投资公司GMO LLC的联合创始人。该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管理着970亿美元资产,虽然这只相当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市值的一半,但仍足以让格兰瑟姆致GMO股东的信值得关注。

在广受期待的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满足于重复那些老生常谈的内容,如美国的好日子还在后头等。这位奥马哈先知不仅声称美国银行业已经恢复元气,甚至还设法看到了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积极一面:大批因丧失赎回权而丢了房子的人其实是赚了一笔,因为他们在此之前就进行了债务再融资,而他们通过再融资拿到的钱比他们因遭遇止赎而损失的钱还要多。

然而,格兰瑟姆则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并且没有对美国已经受损的经济制度的未来废话连篇

格兰瑟姆在信中写道:资本主义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

资本主义已经向我们证明,马克思(Karl Marx)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至少说对了一部分。格兰瑟姆写道:他们当时盼望出现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因为他们认为这会让资本主义更加强大并过度扩张,最终达到不顾后果的境界

他在信中说,全球化会为资本家提供更多自取灭亡的工具......出卖这些工具的资本家们终其一生都在为做成一桩好买卖而拼死竞争。

格兰瑟姆是英国人,早年曾在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攻读经济学,后从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他的投资生涯始于荷兰皇家壳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他在那里担任经济学家。之后,他于1977年创立了GMO

一贯持悲观态度的经济学家鲁比尼(Nouriel Roubini)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西蒙·康斯特布尔(Simon Constable)的专访时说,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关于资本主义自我摧毁的观点是对的

格兰瑟姆说,相较其它任何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做得更好。不过,资本主义本身具有的两三个主要缺陷却可能是致命性的,而且基本上没有得到解决。举例来说,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制度是不能建立在日益增长的债务上的,不能允许公司来管理政府、掠夺财富,这种不计代价求增长的做法可导致整个制度的毁灭。

以下是格兰瑟姆提到的一些细节:

-
资本主义寻求的是增加债务,这使得现金流的未来价值大打折扣:我们的子孙将一无所有。

-
公司愚蠢地奖赏那些使企业背上债务的高管:高管得到的总报酬从艾森豪威尔(Eisenhower)时代为工人平均工资的40倍增至如今的600倍以上,而同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其才智有了普遍性长进。

-
资本主义以利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一般而言,资本主义缺乏道德观念和良知。无论最高法院可能会怎么想,它不是人。

-
人们钱借得越多,押下的赌注就越大。借贷可以一次次地增加你的回报,直到突然令你毁于一旦。

-
这次与以往并无太大不同。别去理睬那些不遗余力的鼓吹者,他们试图让你相信这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点......就算是美联储(Federal Reserve)这么说也别理睬它。不对。如果是美联储,要格外提防才是。

-
华盛顿正逐渐变成公司的附属物。资本主义最不缺的就是钱,它试图用钱来买影响力......而他们试图影响的东西正是对社会的存在最为重要的东西。

-
大公司也于事无补。有操守的首席执行长们或许可以将一家公司勉强维持一段时间,但这是靠不住的权宜之计。

-
经济理论可能忽视自然规律。资本主义缺乏应对有限资源的能力。资本主义希望以不断加快的速度侵蚀有限的资源,潜台词就是全世界的人都有权像污染浪费的发达国家现在那样过日子。

-
我们将耗尽的并不止是便宜的石油。由于土壤腐蚀和肥料用尽,人类将丧失供养自己的总体能力,这一点几乎无人关注。

-
美国人过于乐观。他们对生活采取一种'报喜不报忧'的态度,只听好消息。总有个别缺乏远见、缺乏简单常识或身不由己的专家,比如谋杀案审判中的'专家'证人,这样的人可以被拉到众人面前然后貌似可靠地说:一切总会好起来。

-
政府必须介入。为了让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最终命运的预言不变成现实,在资本主义变得过于骄傲自大并引发一些严重社会反应之前,我们需要一些开明的政府调节。

-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错误之处在于他们认为工人会团结起来。在没有工人的情况下,开展工人革命很困难。将自动化机械设备组织起来将不是件容易的事。

本文译自MarketWatch

 

2012 03 02 15:37

如何理解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

 

Stanley Lubman

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上个月的访美之行结束不久,世界银行(World Bank)最近又发布了有关中国经济前景的报告,这两件事可能再次引发围绕国家主导的中国模式这一经济发展道路的论战。随着这些争论的展开,显而易见的是,中国版的国家资本主义(与之相对的是市场资本主义)仍然没有被外界充分理解。外界预期,习近平将成为中国下一任最高领导人。

 

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经济体制不仅是为了针对全球经济前景进行抽象的争论。中国经济中的国有部门的持续扩张不仅限制了私营部门的发展,也令国有企业在国内的一些市场享受着外企无法得到的优待。随着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扩大,有可能成为中国投资目的地的国家需要更加了解国家所有和国家控制之间时常出现的关联。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Columbia Law School)从事公司法比较研究的学者米尔霍普(Curtis Milhaupt)和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林立文()最近共同撰写的一篇论文,为了解国有企业组织中所谓的黑匣子部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林立文和米尔霍普在文章中写道,中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由大型国企和相关企业组成的垂直一体化的多个集团。每个集团都有中央控股公司,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该机构是所谓的骨干企业的主要股东。反过来,骨干企业拥有这一集团中所有国有企业(包括一家金融公司,该金融公司为成员公司提高融资服务)的多数股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