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变迁(75):辫子、平头、理发、美发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小时候喜欢玩弄姐姐的辫子,只是因为喜欢,觉得很好玩。母亲每天早上都要花很多时间给姐姐梳头,那种黑色的发夹,很多年都用,辫子末端的橡皮筋,都是橡胶本色,后来母亲才用不同颜色的毛线包裹橡皮筋,比较好看一些;周日还要洗头,真的很麻烦。而我那时候就是一个小平头,理发是母亲所在工厂的一个叔叔帮理的,有时候也去大街上理发。

 

在杂技团学艺期间,除了基本功是做大力士之外,自己的专业之一就是顶坛。一个月之后,头顶上的头发就掉了。掉头发的原因就是那个坛子要在头顶上转圈,头骨和头皮都很厉害,没事,就是头发有事。后来才有头套,训练时用,演出时还是要取掉头套。

 

早期的理发店,都是国营的,从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一直都有。通常大厅内有一条或两条长凳子,顾客在此等候排队;四周是理发专用的躺椅和镜子,还有各种理发工具;里面是洗头的冷热水。躺椅可以调节高低,对小孩和矮个子比较照顾。理发时,外衣要脱掉,顾客要被围上白色的理发布,有的店也有其它颜色(比如蓝色、棕色等);首先时粗剪,使用理发剪以及大的剪刀和梳子;然后是洗发;洗发时,一般都是顾客低头式,后来有躺式的;小店都是香皂,大店有洗发水;洗完头,顾客会有一块“干净”的毛巾,自己擦脸部、耳朵以及脖子里面的水和头发。这块“干净”的毛巾在使用之后,统一消毒处理,但卫生条件不知道。最后是精剪,理发师傅会仔细观察整体的“效果”,使用小的剪刀和小梳子;全部完工之后,还要用刀子刮去颈部的汗毛,然后除去颈部的短头发,涂上痱子粉。

 

70年代末期,女士开始流行卷发,都是自己在家里弄,市面上有各种塑料的卷发器卖。姐姐一开始用夹蜂窝煤的夹钳,在炉子上烧热,自己卷自己的头发,有时候温度掌握不好,就会把头发烫焦,我时常笑话她。后来家里也买了塑料的卷发器;再后来,理发店出现女士专用的烫发罩,女士理发也开始有了专人服务了。

 

80年代,市场上开始出现理发个体户,80年代中期以后,国营理发厅逐渐消失,理发个体户以及各种发廊相继出现。不过,90年代中期开始,个体发廊逐渐变成了色情场所。很多个体发廊的外面一间房,就是对外营业的,理发烫发,而里面还有一间房,则是提供特殊服务的地方。电视里面经常有报道。

 

在理发的价格方面,6070年代似乎是3毛钱-5毛钱;80年代初期是1块钱左右,再后来,价格就变化很大了,3块-10块,10块就是比较贵的了。90年代以后,都是10块以上;21世纪以后,再涨一倍(各个城市不一样,理发店的服务设施等,也会影响价格)。有些理发店已经有电视、VCD、报刊、杂志等提供给顾客。女士美发,少说50100,大部分美发店的价格都是200以上,新娘发式设计上千的也有。

 

21世纪的当今,虽说个体发廊装饰比较豪华,卫生条件也不错,发式比较新颖,各种工具齐全,适合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但城市里还是有街头挑担子的理发师傅,很便宜,服务周到,而客户往往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并且愿意上门为不能出门的老人或残疾人服务。当然,剃光头的比较多。

 

女士理发店称之为“美发店”,因为女士头发一般较长,花时间很多,通常需要排队等候12个小时,洗头、剪发、做头发等等全套,也需要12个小时;如果是做新娘妆,那就更麻烦了。而男士没有专门的理发店,但刮胡子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

 

说起刮胡子,早期的刮胡子,都是在脸上涂上肥皂水,师傅用刀片刮。80年代中期,出现了手动的剃须刀。我在上大学早期(大一)时,都是用指甲钳自己剪胡子;后来市面上出现了电动剃须刀,我的第一个电动剃须刀就是在广州买的,而且是单头的固定式。现在的电动剃须刀,大多数都是使用电池的,但也有充电的;多数是双头的,也有3头的;而且无论是双头还是3头,现在基本上都是浮动式的,有联体和独立两种型号。

 

最后综述一下发式的类型。

 

男士:男子的发型一般是以头发顶部至发际线处的长度为依据,分为短发型、中长发型、长发型、超长发型。具体的款式包括:光头、小平头、六四分、三七分、五五分、游泳式(运动式)、青年式、青年波浪式、自然式、蘑菇式、卷式、中年式、许文强式、周杰伦式、郭富城式等等。2008奥运会的男士流行发式,则是各种奥运会的图案。在多伦多见过年轻人的鸡冠式,很特别。

 

女士:中国女性向来有留长发的习惯,所以大麻花辫成了经典发型。随着人们审美观点的变化,这种大辫子渐渐消失了。总的来讲分为直发类、卷发类以及束发类。具体的款式包括:马尾辫、双小辫、披肩发(绝大多数)、拱发、盘发、稀刘海、学生头、小波浪、大波浪、清汤挂面(直板式)、部队短发、新疆式、江青式、媒婆式、新娘式、爆炸式、凌乱式、颓废式、整齐流海式等等。此外,各国也有自己的代表特色,比如欧美式、韩国式、日本式、印度式、中东式、非洲式等等。2008奥运会的女士流行发式,有五环的、2008字样的、糖葫芦的等等图案。在多伦多见过一些非洲女孩,一头几十根辫子。据说一个月才洗一次头,然后要花一整天来辫。

 

女性的美,70%以上依靠发式来体现。现在世界性的发式发型大赛,基本上都是女士参加。在发式发型大赛上,染发和烫发就不谈了,多数喜欢把各种水果、厨具、工具、动植物、帽子、字母、抽象造型等等往头上堆;除了发式的变化,头发上的装饰物变化最多。从中国早期的发簪、发夹、橡皮筋,到现代的发圈、发夹、发坠等等。品种最多的就是发夹了,有的女士一年就要买几十个。美,是要有代价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