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文章,再贴小文章,比埋头写长篇有意思。刚刚贴出去,就有朋友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正好可以回应他们的问题,再写出来,再贴出去,乐此不疲。
上次写到美院时候的生活,有问题说“会不会艺术院校都有此类现象,真正德艺双馨的老师很少?”,就来说说这个“德艺双馨”吧,其实我以前很多文章说过这类的词语,都是中国特有的反面意义的东西,明明道德完善的,却往往被排挤打击陷害成了道德有问题,明明阴谋诡计的,倒扯一张“德艺双馨”的虎皮人模狗样。不过,我上次说到的韩教授,还不足以用这样的说法去评论,他只是本位主义或者宗派主义了一些,或者说在教学上,对学生的成长,偏见多了点,耐心不够,盖棺定论早了些,方法上的问题而已。
我之所以现在这样说,主要是这样的事,在我的生活历程中根本不算什么,反而是有促进的。有中学的同学读了,说:我以为你一直很顺的。其实,对我来说,大学本科时代真的是最最顺利的时期,这故事只是一段序曲,将来真的有很痛苦的事情会写出来的。当然,我现在作为全职的美国大学教授,更加理解什么是教学,什么是对学生有帮助的,才比较过去自己经历的故事,发出感叹来,希望中国的艺术教育能够在这方面有改善。
这不是什么空话,改善是很难的,我很了解中国人的问题,复杂性太大了,不仅如此,人的心胸气量太有问题。其实在我现在的美国大学,也一样有人事问题,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文化背景,甚至性别和教育背景形成的互相对抗的小圈子。有时候斗争很剧烈,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但是,非常重要的三点,是中国人不会体现出来的:
一,不管怎样的不同态度和分歧,一定最后一起寻找成文的规则,在规则下解决。如果规则不能涵盖,就要选举和投票来确定适用的新规则,再用新的规则来执行。我觉得这是精髓,我们中国人永远不会,在论坛争起来,就一定要单独发帖攻击别人,我一次又一次删他的贴,最后就骂到我的名下,什么都骂出来了,还是不理解我是按照论坛的规则办的。
二,不管如何对立和愤怒,起码的礼貌永远要顾及。开会的时候顶多不看对方,看到了还是要客客气气。一开始我怎么也看不出来他们之间的矛盾,因为都客客气气的,从来没有面红耳赤的时候。这种修养,对国人来说太难了,过去我看到太多的拍桌子大骂,很戏剧性,电视剧里也都是这样的状况,好像不哭叫打骂的就不象中国人的真实生活了。
三,在学校里,教授之间的分歧,永远不把学生卷进去。我们很多好学生,都是“敌对”教授的缓冲地带,在开会的时候,要提名奖学金,大家提出来好学生的名字,不会因为对方提出了就反对,而是非常高兴地附和,为学生喝彩,很多次看到这样的情况,双方都很感动,合作的态度就进一步积极起来。
马上就是这个学期的学生奖学金大会了,我提名了一个我最得意的学生,他上个学期在北京留学,同时是我的独立绘画研究生,他自己画了很多作品发给我看,我觉得他应该是一等奖的最好人选。但是同工作室的另外一个教授对他没有一点印象,提名了另外一个学生,我们两个就争执起来,直到最近学生画展,他把作品陈列出来,效果很好,那位教授看了马上改变了态度,非常感谢我的提名和坚持,也转而支持他,同时她说:这次领奖的时候应该由你一个人颁奖给他。因为过去每次发奖,我们两个商量好人选以后,她都赶在前面去颁奖,是她习惯的一种强势,而每次她都回头觉得自己做得不妥,这次她主动这样说,就是要把功劳归给我一个人。
我觉得就我自己,或者其他的教授,都习惯于互相沟通和接受,有时候因为教育和文化背景不同,其实他们和我的分歧是很大的,争执起来都不退让,但是只要有令人信服的东西,或者前面说的规则,就要彬彬有礼地接受。其实我的院长一开始也担心过我可能不适应,她希望我不要回避矛盾,要有自己的态度,可是当事情出来,有了矛盾,我会很不快乐,以为自己因为是少数族裔而不受欢迎。院长就把当时我评终身教授时候的系里投票透露给我,如果有一票反对(包括终身和晋级),就绝对是保密的材料,因为我是全票通过,两个方面都没有任何质疑,才可以给我本人看。她的意思就是说:在美国,哪怕大家在工作上有分歧和争端,甚至完全对立,但是还是要相信一点,面对事实和规则,哪怕是不记名的投票,也会具有绅士的风度、做得光明正大。
有人说,这是一种建立在宗教信仰基础上的自信和道德优越感,我很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