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统典范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函,号涤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他也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


曾国藩出生于清代一个地主家庭,自幼虽笨,但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同年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父麟书,有田产,不事耕种,醉心功名,然童试17次皆不第,父设馆授徒。曾国藩幼从父学。道光十三年(1833)入县学为秀才。翌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同年中举人。此后赴京会试,一再落榜。十八年,始中第三十八名贡士,旋赴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选翰林院庶吉士。自此供职京师,结交穆彰阿、倭仁及唐鉴等。二十七年任四川乡试正考官,明年升侍读,后年升侍讲学士。二十七年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二十九年任礼部右侍郎,旋兼兵部右侍郎。三十年兼署工部右侍郎。咸丰二年(1852)兼署吏部左侍郎。最后升至总督,官居一品。他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以儒家思想治军,讲仁守义,自筹湘军,另立纲纪。他创作的《爱民歌》,使湘军士兵行为有所遵循。他写的《讨粤匪檄》文,号召“抱道君子”,“赫然愤怒,以卫吾道”,鼓动了不少知识分子脱下长衫,心甘情愿地投入同太平军的作战中。他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使清王朝得以生存。他学习西方文化,整肃政风,“匡救时弊”,心存高远,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廉服人心,远权避祸,重礼慎法,编织了最结实的关系网。他知人善任,量才器使,推荐保举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其中,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余人,实现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大事业。他官升得最快,十年之内,连跳七级,37岁便官至二品,能有此殊荣者,清代仅此曾国藩。他官做得最稳,侍奉了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君王,历时34年,恩宠不衰。他官做得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因而有“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美誉。他君子为学,明道经世,宁静致远,淡看得失。他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教良好,他的《家书》,堪称中国古代家教范本


同治七年,左宗棠给皇帝上了一个奏折,请求皇帝下一个诏书,让全国的封疆大吏,以及凡有提拔任用权的人,都向曾国藩学习,学习他的“知人之明”。他在奏折中说,刘松山本是王珍( 湘军教父罗泽南弟子 )旧部,臣十余年前即知晓此人,但没有感觉他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后来刘松山从湖南随征入皖,为曾国藩所赏拔。臣尝私下评论曾国藩素称知人,晚年得到刘松山,尤其能证明他在识人方面有不同一般的卓识。 世界管理学大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彼得·德鲁克说过:人事决策决定着组织取得成效的能力,并对一个组织产生持久的影响,而且难以改变。可见,识人和用人在事业成功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物,他以在籍侍郎的身份,在没有一兵一卒、没有国家财力支持的极度艰难条件下,成为“中兴第一名臣”。他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何以取得如此成就?近百年来无数风云人物,包括梁启超、蔡锷等人,都从不同视角进行过探讨,或者以他为治国平天下的楷模,或者以他为修身齐家的典范。曾国藩本人以及他身边的心腹幕僚,也在不同场合交谈过。在曾国藩自己看来,做高官、负大责任的领导者,主要应该抓两件大事:一在树人,一在立法。他说:“有心人不以不能战胜攻取为耻,而以不能树人立法为耻。”圣贤教导我们的话有千言万语,但根本是立人、达人。“今日懂得立人、达人,今日就是君子;明日不懂立人、达人,明日就是小人。”在与胡林翼通信时,他特别强调说:“今日世风颓靡,我们慎之又慎的,只有用人二字上,此外就没有下手之处。” 晚清外交家、曾国藩的心腹幕僚薛福成总结说:曾国藩始终不变、一生坚持的,如果概括起来的话,就是两个方面,即“以克己为体,以进贤为用”,并说曾某的成就“二者足以尽之矣”。前者是讲修身,后者是讲用人。他发挥说:大凡一个人如果修身的功夫不到家,就是本源不立,最初表现在学术上立不住,最终会成为事业上的拖累,二者之间的关系,开端并不明显,但效应异常显著。曾国藩修身方面,有诸多可资吸取之处,他每遇一件事,“尤以畏难取巧为深戒”。在用人方面,“论功则推以让人,任劳则引为己责”。 薛福成是曾门四大弟子之一,他概括曾国藩成功的两个方面,堪称精辟。而曾国藩的一生也验证了这一点。 (人民网)
天下多蚤 发表评论于
好文. 咱祖上和曾文正公大有渊源. 文正公不愧为晚清第一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