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DC 有两座石制作品,同出华人之手,经历了几乎同样的命运历程。
越战纪念碑的设计者是著名的美国华裔女建筑设计师林缨,那年她才二十岁。整座纪念碑由黑色花岗岩砌成,形状为长长的 V 字型。看上去形状再简单不过,但是站在纪念碑前面,一眼望去,青翠的草坪底下伸展着的巨大黑岩 V ( V 字既是英语越南的第一个字母,也是英语受害者的第一个字母,而那正是艺术家的用意。) 字,看着那碑上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的牺牲者名单,那种哀伤的震撼是难以比拟的。据说从高空上看,碑型有如大地裂开接纳逝者,更为壮观震撼。林缨的设计在竞争中击败一千四百多件参选作品而成为首选。但是这中间也有因为林缨是亚裔而被排斥的异声。后来二度评定时林缨的作品仍然被推为首选。
V 字越战纪念碑
仍在寻找怀念自己的亲人
越战纪念碑空中图 (网路)
战争雕塑
林缨独白:
“ 建造一座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 ” 从一开始我就问自己,尤其是一座 20 世纪的纪念碑,它的意义是什么?当宝贵的生命成为了战争的代价时,这些 “ 人 ” 无疑是第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因而这项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亡的现实之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才有可能走出它的阴影,从而逾越它 。 http://www.usatouronline.com/View/212011388627.html
当我被选中时,我很清楚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一次考验,一场让我用了几年时间才认识到其艰难程度的战斗。那是一段充满了压力的日子,没有人教你如何度过那段时光。有差不多几个月的时间我才突然明白过来,原来有不少的人都在反对。不仅因为这位越战纪念碑的创作者不是退伍军人,还因为她是一个亚裔。
http://www.landscape.cn/Special/linying/
无独有偶,这里是一则关于 DC 另一个由华人设计的石雕艺术品马丁路德金雕像的报道: 2011 年 8 月 28 日,由中国湖南雕塑家雷宜锌设计制作的美国著名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雕像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广场举行揭幕仪式,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亲自揭幕。从 2007 年的设计定标到完工再到即将到来的揭幕,四年多以来,马丁·路德·金“中国制造”给雷宜锌带来的非议、压力和艰辛难以言表。 http://art.people.com.cn/GB/226026/15487939.html
1963 年 8 月 28 日,马丁路德金是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在演说里,金博士说,“有了这种(民权平等)信念,我们就能从绝望之山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整个雕像,就是以这句话作为灵魂设计的。雕像为白色花岗岩,由两部分组成:两块裂开的山岩和挺立山岩边的马丁路德金。之前当 雷宜锌被评委推选为本雕像的创作者时,引来了许多的非议,即不该让一个中国人来做这件事。我听着这些事,觉得很讽刺。马丁路德金本人反的正是种族主义,不是吗?
人类的历史在文字里,人类的灵魂在雕塑上。站在一尊石雕前,活生生的、沉甸甸的气息扑面而来。 而人类的理想却各异,围绕一尊雕像,常是众说纷纭。
离越战纪念碑周围有一个韩战园。那里的美军群雕非但没有我们所想当然的军人的英雄气概,反而是有的踌躇不前,有的渺茫,有的失望,有的不知所措 ...... 虽然了解美中文化的不同,看到这些军人群像我还是相当诧异。文化的差别在其次,战争的性质和残酷才是这些目光忧伤迟疑的军人形象背后的原因。
韩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