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鬼话2012年5月25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星期五 阴
     晚饭后,张超群来电话。他说:杨亚辉走了几天了,我一个人在不墨居。
     我:老伴走了。你可以专心写文章了。
     张:《环球时报》上的奇谈怪论很多,写不过来。……前两天,我在老汉的办公室上网,同他聊天,讲了一个看法:在中国追求自由民主是一个历史过程,要走的路很长,如同修筑万里长城。这长城要有很多砖。我们只是做一块普通的砖。这块砖上没有刻名字。谁也不会知道。但必须要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砖。刘晓波,陈光诚,他们的贡献、影响大,会留下英名,有如长城上的烽火台。为着中国的民主事业,我们俩个携手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不图个人的什么名利。心甘情愿地做块没有名字的砖头……
      ……
=======================
张超群
敦促胡锦涛下决心,是政改由上发动的关键

3月14日,温总理在“两会”中外记者会突出谈政改的话题,格外令关注中国民主的人士砰然心动。《炎黄春秋》编辑部于4月5日召开座谈会,邀请李锐、
江平、钱理群、杨继绳等知名人士参加。
《炎黄春秋》第5期摘要刊登了会上这些忧国忧民的老一辈革命家和学者畅谈政
改,出谋划策的发言。居然可以公开开会谈论政改的敏感话题,公开出版刊物居然可以刊登谈政改的发言,可见中国政治市场的管控在进一步放松。
学者徐庆全说“温总理的几次讲话,呼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给我们感觉是一种来自‘庙堂之高’的呼吁;而在‘江湖之远’的民间,这种呼声更加强烈。
既然上下都有共识,为何政治体制改革还在停滞?”
这可以概括为“徐庆全之问”。
“徐庆全之问”如何解答?徐先生的说法是上下“缺乏一个互动的环节”。
我的看法与徐先生不同。我认为将温总理主张政改的言论,概括为庙堂之高的呼吁不太准确,只能说是高高庙堂之中的一位“重臣”进言。真正可以称之为庙堂之高的呼吁只能是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声音。
在中央高层,既有温总理数次政改畅言,也有吴邦国委员长掷地有声的“五不搞”,还有薄熙来主政重庆时唱红打黑的文革搞法。而作为党政军一把手的胡锦涛主席除了在正规场合例行公事地宣称要推进政改外,其他时候一律三缄其口,对吴温的讲话也不置可否。至今在政改的问题上,胡主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外人摸不清底细。
政改如果走顶层设计、由中央发动的路子,刚有温总理的呼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一把手胡主席点头,才能一锤定音。这才是“徐庆全之问”的正确答案。
个人服从集体、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民主集中制,民主是虚的,集中是实的,而集中的结果往往是一把手一言九鼎、一个人说了算,这是已倒台或红旗仍然飘飘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通则。中央领导班子开不开会,什么时候开,会议议题是哪些,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一把手拍板定夺。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1921——1928年开了6次,多是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开会,第6次党代会形势太险恶,只好移师远赴莫斯科。后来毛泽东主政,有了根据地,环境改善了,但党的七大直到1945年才开,隔了整整17年;建国后开八大隔了11年,开九大又隔了13年。不轻易开党代会,是毛泽东掌控大权的杀手锏。
由此可见,政改议题议不议,政改动不动,作为一把手的胡主席不表态,其他人说得再多,也是白搭。这叫生崽的不急,抱腰的再急也没有用。
台湾的民主化今天风生水起、像模像样,就是由当时的总统蒋经国决定开放党禁、开放报禁开始的。蒋经国是台湾当之无愧的民主之父。
所以,敦促胡锦涛主席下决心揿动政改的按纽,是政改走顶层设计、由中央发动路子的唯一选择。
当然,如果走阿拉伯之春的路子,那是另一番景象。
不过,我真诚地希望中国的政改走台湾的路子,如果走阿拉伯之春的路子成本太大,后遗症太多,于国于民弊多利少。      (5月20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