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江湖习气 妨碍独立思考之形成

 
 
知识分子的江湖习气 妨碍独立思考之形成

                                                        2012-06-17 07:14:45 来源:长江商报   

        围绕韩寒代笔的韩方之争已经持续五个月了,仍看不到要停息的可能。因为双方都是非常有号召力的人,形成了对立的支持者和粉丝团,在网络上互相攻讦,互不相让,还看不出谁更占有绝对优势。很显然,这场论战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事,至少,我从中看到知识分子的江湖习气在这场争论中表露无遗。

  这里的江湖习气特指缺乏公义、不讲原则、罔顾常识的拉帮结派,两肋插刀。就是说,知识分子之间为着某种共同的目的,形成圈子,形成饭局,形成小团队,大家遥通声息,拔刀相助。这在韩方之争中表现尤其明显。

  倘若这只是观点之争,主义之争,道理之争,证据之争,真相之争,无可厚非。可是细观这场争论,一些知识分子并不是基于这些要求表现出绅士风度,而是沾染了某些江湖习气。首先,不是基于公义,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而更倾向于划线站队,你是韩派的,还是方派的,要站好队,队站好了,就“投入战斗”。站队有利于双方把自己的力量组织起来,有利于共同体的安全,可是,既然以站队为首要,其他的就等而次之了,甚至公义,事实,道理,是非,手段都变得无足轻重,党同伐异才是硬道理。

  其次,使用的手段也非常江湖化,比如说,我争论不过你,我就拿你的老婆孩子下手,把她们搞臭批烂,也就等于将你打倒了;比如对方有利时,就大呼小叫说规则不公平,等到自己有机会制定规则,享受规则的好处时,就不再说规则不公了;再比如,我胡说乱说,造谣诽谤就是言论自由,对方一批评我就是压制言论自由……这种江湖上的无赖手段,双重标准,被一些知识分子运用得非常娴熟,可这里面还有什么程序正义可言呢?没有程序的正义,我们又如何相信结果的正义呢?

  浓厚的江湖习气,让人变得狭隘非理性,失去知识人应有的宽容谦卑。拿韩方之争来说,某个知识分子因为某事与方舟子有过节或看不惯,就怀恨在心,终身以方舟子为敌,凡是方舟子所说所为都是错的,凡是方舟子所说所为必然反对,凡是支持方舟子的都是敌人,凡反对方舟子的都是盟友。当方舟子和韩寒论战时,这些知识分子找到了千载难逢的打击报复机会,频频出手,至于方舟子在论战中是否有理有据,他们都要找出一万坨屎来扔到方舟子的身上,把其搞臭搞倒为快事。反过来,某些知识分子与韩寒有过节或看不惯,同样的故事就再次隆重上演。

  这种江湖习气让知识分子丧失了判断事物的客观心态,独立思考的能力,凡事预设立场,被情感牵着鼻子走。他们只听一面之词,只听自己想听到的,对另一面之词选择性失明。问题是,只看一方之词,而且死挺,实际上关闭了接受对立观点事实的可能,不可能“货比三家”,已依附于此,难以形成独立思考,其言论对公众来说,可信度也将大打折扣。

  有一个问题恐怕必须要弄清楚,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有一肚子知识,而是经由质疑精神而来的独立思考,对任何结论观点,在不经质疑,不经论证,不经事实检验之前,不轻易下结论,也不轻易接受它。独立思考对知识分子来说是一种精神尊严,他们最能从独立思考中体验到作为思考者的尊严。一个思想独立的人,他永远都会感觉得到自己是精神贵族,不会单单因为圈子、饭局的原因而丢弃自己的骄傲。被人强迫而无法独立思考,就是精神尊严被践踏,而自己碍于站队、情感、利益、面子等复杂因素而抛弃独立思考,则是精神尊严的自我阉割。

  对于一场关乎诚信的韩方论战,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要看双方的论战资料,哪怕不喜欢其中一方,恐怕也要捏着鼻子去看,以此形成理性判断的基础。就如同记者采访必须多方求证,才能还原事实,只听一面之词,极易弄出假新闻。所以,哪些有道理,有道理在哪里,哪些没有道理,没有道理又在哪里,哪些是可靠的证据,哪些是不可靠的证据,这些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得出令自己信服的结论,然后才决定自己是信服还是怀疑,是支持或是反对。可是很遗憾,我看到不少知识分子只是基于江湖习气,不是基于独立思考,他们坚守内心虚伪的荣誉,让灵魂屈服于非公义的邪恶。

  我鄙视这样的江湖习气!它严重地妨碍独立人格和思想之形成,而失去了这些要件的知识分子,做起流氓打手的活儿来,就是有文化的流氓,有过之而无不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