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计划”海外引才系列报道之二--“千人计划”还能更好

文学城里一条街,风光雪月映楼台,欲知窗外尘中缘,街坊故事道出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千人计划”自2008年年底实施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尚留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千人计划”实施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何解决?怎样才能让“千人计划”发挥更大的价值?3位入选“千人计划”的专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千人计划”(创业)  第五批入选者——  戴立忠  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新产品需新型物价审批政策  “目前,‘千人计划’还存在着一些关键问题没解决,比如医疗器械行业中民族品牌定价受歧视的问题。”戴立忠表示。  戴立忠分析道,国内医药界目前的定价体系存在“创新产品按老产品定价、国际水平产品按国内普通产品定价”的问题,难以保证高质量产品获得较高的利润,以维持新产品的研发。这不利于创新型企业以及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  对此,戴立忠认为,“千人计划”应为创新型行业的专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对物价审批的环节进行适当调整,而不能仅依靠投入资金给企业“打强心针”。  入选专家需更多参政议政平台  在戴立忠看来,要想国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创业者就必须参与到决策中来,“千人计划”专家当仁不让也责无旁贷。  “政府官员来视察工作时我也反映过一些问题,但收效有限。”戴立忠表示,目前高端创业人才表达政治意愿和经济诉求的渠道仍待拓宽,政策制定者与企业从业者之间的交流尚未完全通达。“建议人大、政协等会议的代表  委员指标能适当向‘千人计划’专家倾斜。”戴立忠认为,“千人计划”专家若能进入参政议政的平台,能使行业领军人物获得政治上的归属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千人计划”(企业创新)  第六批入选者——  毕文刚  杭州纳晶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评审职能需细分给基层单位和评审专家  “‘千人计划’评审主要依据学历、论文和专利等硬指标,这就容易出现学术造假现象。尤其有些‘千人计划’的评审专家与入选者研究领域不同,可能对于入选者掌握的核心技术及其发展空间不甚了解。”毕文刚认为“千人计划”的入选评审存在需要完善之处。  为此,毕文刚表示,评审职能应细化到相应层级。在审批过程中,牵头组织单位必须发挥“基层力量能够接触到材料原件”的优势,反复核实入选者提交的证明材料,必要时要求其提供相关原件。“在评议环节,最好按研究领域选择评审专家,成立更专业的评审小组,这样才能对人才水平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产品推广需政府政策牵头引导  “‘千人计划’专家将自己所掌握的先进技术引回国,并应用到产品中。这种高新技术产品投入市场,民众会对产品是否与广告宣传相符持怀疑态度,因而产品被市场接纳需很长时间。”毕文刚认为,这给企业继续研发和开展业务“拖了后腿”。  对此,毕文刚建议政府发挥引导作用,鼓励推广新产品,使企业及其产品打开市场,稳妥“落地”。“如果有政府的支持推广,无疑能缩短产品与市场结合的过程,也减轻了企业承担的风险和压力。”毕文刚说。  “千人计划”(创业)  第六批入选者——  姜国辉  青岛美中天然生物制品公司董事长  创业、创新人才生存环境差异较大  “‘千人计划’创新与创业人才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区别。”姜国辉认为,创新人才绝大多数就职于高校、研究院所、国有或民营大型企业,其科研平台、生活条件、个人待遇相对较好,开展工作遇到的困难较少,一般情况下多数人能延续原有的科研工作或开创新的专业研究。但作为创业人才入选的“千人计划”专家遇到的问题相对较多。由于多数创业人才是自主创业,缺乏科研平台和创办资金,需要自行解决创业中遇到的生活条件、个人待遇等问题,在捉襟见肘的资金面前,只能在艰苦条件下生存。  创业人才回国初期普遍融资困难  姜国辉认为,创业人才遇到的最大问题还是融资难。“特别是生物医药这样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行业,由于缺乏中长期资金支持,回国3至5年内,许多‘千人计划’创业型人才处境窘迫。”   为此,他建议有条件的省地市应成立科技金融风险基金,支持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特别是创业人才。同时“对引进的人才给予宽松的环境,不以成败论英雄”。(转载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年08月16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