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世家 (十二)

破帽遮颜过闹市,管他冬夏与春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董仲舒是心中充满忧患意识的人。不是心存极大的恐惧,没有人能玩命一样地独力搞出这么一个体系来。也许是儒家三百年的苦难,汇聚到他的心中了。从孔子迷信一个七百年前的思想制度开始,到董仲舒又三百年过去了。可是这套思想,又阴差阳错地因为孔子做教师太成功,门生最多,到处生根发芽,传承下来。不幸在战国到秦汉的社会实践中,孔门全军覆没,更遭受种种迫害。典型的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要怪都怪该死的现实。

理论和实际不合,可以改变理论,也可以改造现实,让他们趋于一致。但董仲舒没有勇气做上述任何一种。他选择了第三条道路,让理论和实际隔绝,不再互相联系。和孔子修《春秋》的精神一脉相承。他选择了做五毛。

天人合一的思想,原出自庄子。庄子思想比儒家更具一贯性。一言蔽之,失败者。是典型的弱者哲学。董生能和庄子产生共鸣,实在是儒家到当时,已经失尽元气。董仲舒的内心,比庄子更虚弱,更失败。孔子的累累若丧家之狗,孟子的徒劳强辩不得已。暴秦坑底,儒生发哀嚎抢天呼地;陈下阵前,孔鲋抱礼器玉石俱焚,汉王宫里,叔孙通着短裤演礼起舞;野猪圈中,辕固生执利刃人兽相搏。。。三百年恶魇连连,直让董生肝破胆裂,惊鸿呜咽。让这一切在我手里结束吧,愿噩梦不再来。

到董仲舒,儒家已经是比道家更虚弱的学派了。道家还有自己修身的坚持,儒家一心为稻粱谋。像孔子那样:“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然后拍拍屁股走人的骨气,不留有一丝一毫了。那样做注定要出无车,食无鱼的。只要衣食父母有需求,不管是道家、法家、阴阳家、五行家、建除家的,董仲舒都拿来说事。真的假的,懂还是不懂,都没关系。天人合一,就是在争夺话语权。只要你学了我的思想学说,你就能上察天意,远体圣心。任何领域:鬼神,国家,战争,外交,经济,医疗,你都无师自通。而且一说出话来,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手无缚鸡之力,腹中就几卷竹简,哪来的底气呢?就是来自天人合一。

董仲舒之于五毛,功莫大焉。大家知道他的著名的天人三策。那不仅仅是专门哄皇帝开心的。其中隐藏着五毛三策。董仲舒真正的贡献,是从根本上树立了五毛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董生对五毛事业的三大贡献,第一策是通过绑架儒家,借壳上市。为五毛抢夺并共享孔孟商标。他的切入点就是五毛《春秋》。把《春秋》五毛成了孔子的最高成就。《春秋》,是五毛教的圣经,五毛派的秘籍,五毛党的纲领,五毛社会的宪法。可《春秋》又是孔子唯一的著作,儒家欲罢不能,只得投降。

其二策通过天人合一,为五毛争得代天立言的话语权。同时广收百家之长,使五毛的理论基础超出儒家。孔子是“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孟子则“言必称尧舜”。这些一方面文献不足征,另一方面又太具体而拘泥。相对于五毛的工作特性,是远远不够用的。把正义的化身从具体人物转成无形无言的“天”,从而大开上下其手的方便之门。所谓“画鬼最易,画犬马最难”,就是这个意思。理论不问出身,诸子百家皆备于我,功夫会当绝顶,摘叶飞花都能伤人。看到当今五毛,个个似绝情谷公孙谷主,左手传统国粹,右手普世价值。交替出招,就不要少见多怪了。

其三策,最最成功的,是将五毛纳入主流社会,并唯“五”独尊。就是“废黩百家,独留五毛”。

后世都说是汉武帝在董仲舒的教唆下,开始独尊儒术的。这是个幌子。五毛说武帝“爱好文学,崇尚儒术”,莫须有。我说他就是少年天子,好奇心重。什么都喜欢玩一点。他之好巫术,也要超过好儒术百倍。看看他一辈子所作所为,他要是崇尚儒术,后人就不必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了。史记中有《孝武皇帝本纪》,读起来味道怪异。固然有大部分不是司马迁本人写的缘故。但更奇特的是,太像我看过的一部三十年代好莱坞电影,《绿野仙踪》。只是武帝身边的稻草人经常换。儒,就是那个没心的铁皮人。武帝到哪里都带着儒生。但儒生的作用就是,到一个大巫师住的地方,就赶紧排练演出一场。然后再跟着赶下一个跳神场子。

有汉一代,儒家的地位就没有高过。汉高祖刘邦,憎恶儒家,甚于秦赢正。没当皇帝时见到儒生带高帽子,抢下来当尿壶。当了皇帝后,见到有人穿儒袍,就很生气。吓得叔孙通赶紧回家换成短裤。这第一个在汉朝为儒生争取到一点地位的叔孙通,其角色有些像今天的张艺谋。张艺谋今天有政治影响吗?也许有吧,奥运会开幕式需要他导演。叔孙通和徒子徒孙们的饭碗就是当导演和编剧什么的。以后历代汉帝都沿袭。

所以说,西汉有皇帝会独尊儒术,是骗外人的。但有时骗人会不小心骗到自己头上来。几十年后,汉武帝的孙子汉宣帝,发现他的世子居然真信了儒家那一套。气不打一处出。训斥太子刘奭时讲出了真相:“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汉皇室有一阵子喜好黄老之术,深谙老子的“当其无,有其用”的妙处。太监,作为生物学上的雄性,已经无用了。但皇室正需要。当汉军日益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际。肉食者开始需要从思想上让民众去势了。实际上百无一用儒家,正合适。

为什么在众多博士之中,汉武帝对董仲舒情有独钟?因为他一眼就看穿,董生其实是个披着儒袍的大五毛。汉武帝欣喜地看着那一条匍匐在脚下的懦弱的灵魂,四脚朝天,向首领露出生殖器。好大喜功,不鸟任何古人的刘彻,急需五毛党为他鼓吹。当时并无五毛党名,董仲舒已经成功地将五毛和儒家捆绑在一起了。所以,真相是“废黩百家,独留五毛”。看看董生所献的计策:

董仲舒在对策中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他在对策的结论中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和李斯给始皇帝的建议对比一下:

丞相乃上书曰:“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髃下以造谤。

  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坑灰未冷!坑灰尚未冷。有一个真儒会提这种建议?

董仲舒心思慎密,眼光长远。做事目的性既明确又隐秘。他不但什么学说都敢糅合,还什么学生都收。门徒数量直追孔圣人。孔子自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而董仲舒的学生,则是三年级的教二年级,二年级的教一年级。很多学生根本就没见过他。这画虎类犬的,后果很严重。他的一个学生做了大官,一次皇帝将一本书稿给这个学生看。这学生居然看不出这书是他老师写的,于是汇报说:这书很反动,作者心存不轨。可怜的董仲舒就此被下了死牢,等着秋后问斩。幸好遇上大赦,从此不敢再写书。

董仲舒深知孔门其实无经邦济世的真才实学,但在百家之中声势最大。其原因有二:一是保存典籍最多,二是教授门徒最广。所以他一方面拼命写书,另一方面多多益善地招学生。董仲舒广收学生,并不是真心教书,而是希望学生中能多出大官。这成了中国以后历代教书匠的最大心愿。一直到我进大学,俺教授第一次见面就是讲,你们的师兄,谁谁谁做了部长,还有多少做了司长等等。

他还建议皇帝实行考试制度,希望给他的学生能多些做官机会。独尊儒术,曾建议只用他编的书作标准教材。可惜在汉朝当时的环境,他没能做到。十四个世纪后,有一个人做到了。朱熹,也尊称一个“子”字。有趣的是,孔子称帝,孟子晋亚圣,朱子的书作为标准教材,都是狨狄之人干的。直教我们炎黄后人不知所措。所以狄人的祖先一定是黄帝的某一个儿子。

用今天的流行话来说,朱熹,吹牛不够气势,造假缺乏创意,马屁都少一份清新脱俗。要不是他的参考书编得好,成了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没有谁会将它当根葱。他的语录就有一百四十卷。但我不想再读一遍。这里给理科的同学一些特惠。大家本科一年级时做过数学分析的吉米多维奇习题集没有?读《朱子语类》的感觉就和做那习题集一样。可除了做助教挣饭钱的,你们有谁毕业后还去做那个习题集的?朱熹将董仲舒的理论,出了无数练习题,又用孟子的解题公式,自己做了标准答案。编了一百来卷。出练习题集成了院士大师,全球独一家。第一五毛和第二的差距真是天壤。我前面讲的都是圣贤事迹,口角余香。不想每况愈下再多说了。从孔子到董仲舒,五毛从思想、方法到社会地位,已经定型。以后的,都是重复运用。而且越往后,越出于本能,五毛已经深植入文化的基因中了。

五毛不是过日子的全部,不会影响我们娶媳妇生娃,缝衬衫钉鞋子。但阴差阳错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今天我们说汉语,居中华。虽不一定正好五毛,却总也不离四六之间。故海外有逸士诗云:

登彼高山兮,

望我故国。

不见乔木兮,

唯余五毛。

 

(完)

ca_landlord 发表评论于
破得好。能立否?
北美老闲人 发表评论于
好!追根索源,挖出了五毛的老根!可惜读过此文的人太少!
真真国女儿 发表评论于
太有水平了。您不是驴,绝对是牛,大牛!
Ibelieve_icanfly 发表评论于
读完大作,感觉过瘾。望驴老笔耕不缀,使我等晚进有所祈望。有一问题请教:现在五毛虽多,喊声震天。但其理不能服人,作用终归有限。大部分还是借五毛之名,为个人谋利。
-眉子- 发表评论于
回复FarewellDonkey18的评论:
理解理解。从你最开始在回贴中阐述中国统计数据的来源,我就知道老兄显然是我们这儿混过的。喜欢听你讲故事,真是故事。
FarewellDonkey18 发表评论于
眉子来过了,失迎。

上完学就出来,没在国内混过社会的人,是不容易理解这份伤心的。
-眉子- 发表评论于
望我故国兮,
唯见五 毛。
乔木何所兮,
实我心伤!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