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 Tille 博士的心理辅导课,我就被吸引住了。他的音乐家嗓门一抖,远远站在课堂外面的人都能清清楚楚地听到。那些枯燥深奥的理论,在这位拥有多个头衔的临床心理学家和教授风趣、幽默的演示中,变得生动、逼真。
课余,我问 Tille 博士为什么探索父母的性格特点、与孩子的关系,弄清我们身上有哪些父母的“影子”等。 Tille 博士对我的问题并没有觉得奇怪。
“你是想要替你的读者了解,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甚么影响,对吧?”他笑着问我。
我点点头。 Tille 博士接着说:“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久远的,因为孩子复制父母的行为。想想我们的婚姻手册从哪里来?那是你从小耳虚目染你父母的婚姻生活模式。他们怎样做夫妻,也影响你如何与配偶相处。打个比方,一个男人的父亲是一个被动型的人,而他的母亲是一个控制型的人,你想他在自己的婚姻中会是一个敢说敢做的一家之主吗?恐怕他会暗中较劲,试图控制他的妻子。女性也是一样,如果有一个神经质的母亲,就不要奇怪为什么她自己会喜怒无常。”
“这就是我们性格上的烙印,对吗?”我问道。
“是的。心理学称为人格障碍。就是小时候的家教影响着人长大后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反应。比如,成瘾就有代代相传的基因。还有精神方面的问题,现代医学发现,精神分裂症跟家庭的结构有着不可分割的因素。假如父母对孩子说,孩子啊,你是我的心肝宝贝。 可当孩子去拥抱父母的时候,父母又对他说,去去去,别来烦我。这就给孩子一个双层信息,对孩子心理有很大影响。”
我突然觉得心头一阵发紧,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传递“双层信息”的父母还少吗?
停顿之后,我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可是,我们东方人为什么不愿意承认过去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负面因素?就是说,我们习惯否认父母的养育和家庭的环境给我们性格缺陷带来的影响。”
“你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深谙东方文化的 Tille 博士娓娓道来:
“首先,那可以说是儒家的文化遗产,一代传一代。儒家的精神就是要以集体为主,要顾全大局。个人利益是小事,集体利益是大事。这跟西方的个人主义正好相反。西方人往往以个人的自私来维持家庭的运作;东方人以家庭和谐为荣,不管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也绝对严守秘密。东方人有一种说法;家丑不可外扬。你看东方人移民到美国,有了难处,闷声不响地忍着;有了心理疾病,或者婚姻出了问题,也不去寻求帮助。为了维持家庭的和谐,不惜牺牲一切代价。东方的和谐文化掩盖了许多的家庭问题。”
Tille 博士叫我站起来,用一只腿蹦着走路。结果我还没蹦两下,就差点歪倒。他拉住我的手臂,两人都用一只腿蹦着走,不自然不和谐,但谁也没倒下。
“看见了吧?从小学得就是这样,不正常的也以为是正常的了。”
我哑然无语,思绪万千。我们引以为豪的祖先文化和父老乡亲,给我们身上打下的烙印,何止是美丽?还有那一碰就痛的伤痕,伴随着我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