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真”,才谈得上“善”和“美”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看到城门上新闻《宁波小学开孝德 上千师生家长齐落泪,我那对“孝德”敏感的神经马上就紧绷起来。

这是由李阳疯狂英语演讲团讲师苏醒在全国搞得一个巡回演讲的一部分,“疯狂”的李阳大名鼎鼎,这苏醒还是头一回听到,看来李阳的队伍在不断的壮大。

人类世界跨入了21世纪,还有人拿“孝德”来忽悠,真是眼界大开。难怪“报告开始前,有些同学听得并不认真,上厕所、发呆的情况时有发生。” 后来,苏老师一边放起了舒缓的音乐,一边让同学们回忆一下,有没有做过什么错事,做过对不起老师的事,有些学生,就已经忍不住开始哭了。

这是典型的心理暗示啊!让自己在灵魂深处挖罪恶?难道不是“忆苦思甜”一类的货色?难怪台上台下哭成一片。

这里我向大家坦白一段不光彩的历史:

小学的时候听忆苦思甜,渐渐的我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在哭,还有不少干嚎的声音。我自我反省:哎,都怪自家出身不好啊,没有阶级感情。眼角一瞄,发现右边的二傻嚎了几下就低下头,用手指蘸了涂抹悄悄地抹在眼角上……。这一招谁不会啊?从此我也“哭”的颇有专业水准了。

开设“孝德”课的本意,应该是调动孩子内心的“真善美”,让他们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受一切真实的东西,善良的情感和美好的事物,而不能打着“行善”的旗号用一些虚假的“励志”故事来忽悠人。

只有建立了“真”,才谈得上“善”和“美”。

昨天又看到一篇奇文:《貧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學》,先不说这标题的偏激,就其内容也是完全不着边际:嘴里含一个小石头练习英语,英语成绩就一跃成为前三名。胡扯!要是这样,中国的小石子儿怕是成了紧俏商品,英语老师都去贩卖石头了。

其他的内容,该文描述的主人翁安金鹏以在《关于张有德先生写我的文章的说明》一文中解释了: 

1、张文中用不真实的感情色彩极力渲染我家经济条件的困难。我老家的确在农村,但对比当时农村的经济水平,我家的经济条件应该算中等,远不像张文中所描述的那样。 

2、我从小学、中学至今的学习动力与家庭经济条件毫无关系,也与我父母的教育方式基本无关。 

3、很多人表示被张文中的主人公所感动。如果是我本人,看过张文后也会被主人公所感动。可是相对于事实真相来说,可以说张文为纯粹的文学作品,里面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与我毫无关系。

道德说教可以休矣!咱千万再别拿什么“铁杵磨针”之类的侮辱现代人智商的谎话来骗孩子,至少改成童话吧,别套在李白身上弄得像真的一样。假的总真不了,不管如何包装。

说道让孩子回忆:有没有做过什么错事,做过对不起老师的事,对不起家长的事,中国目前需要的是让成年人的家长和一切的道貌岸然的坐在主席台和“老总”椅子上的“君子”们回忆:有没有做对不起孩子的事,有没有做过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如果你们还有良心的话!

“真实”才是一切“普世”的基础,扬善也好,抑恶也罢,都要以“真”为基础。

利用一大堆虚假的故事来树立一个道德模范典型,到头来模范如泥菩萨轰然一倒,道德反而会大大倒退一步。同样,假造一个坏榜样,如把《大红灯笼》和《活着》按在莫言身上在大批判,或是拿出假钞来批评中国钱币的设计缺陷,都是要贻笑大方的。

我们几千年来习惯于扬善抑恶,但从不去认真探究善恶的真实面目,最可怕的是有人拿着空洞的孝德忽悠下一代,中国还有救吗?

李阳,苏醒,你们该醒醒了!

可怜又可爱的孩子们,你们也要醒醒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想想自己的未来。

 

haohao666 发表评论于
匆匆. 发表评论于
"真未必善,善最是真,真善才是美",好像有此说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