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行 7 武夷之水(下)

 

第二天,我们决定还是继续游水。拜托朱师傅打听九曲竹筏是否开排,结果是仍然不开,倒是武夷山生态漂流开放了,于是我们决定上午去漂流,希望下午竹筏能开。说起漂流,我和LGgraduate school 时曾经安排过一次,不料当时有什么事给耽误了。后来老大出生,一耽误就渐渐地将此事淡忘了。此行看到武夷山有漂流项目,勾起了旧时的记忆,于是跃跃欲试,以弥补过去的遗憾。

沿途风光

       朱师傅载着我们向漂流地进发,沿途风景无限,不仅有如画的山水,更有整齐的农田,满山的茶树,碧绿的烟叶,欢乐的鸭群,好一幅富饶、静谧的田园风光!我们一边欣赏着窗外的景色,一边和朱师傅聊天。朱师傅告诉我们,改革开放后当地的农民通过种茶和旅游业都已发家致富。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童谣:“十万困难户,百万刚起步,千万不算富”。看来这里的农民个个腰缠万贯、财大气粗。

清晨,雾深露重,群山依然躲在雾气中

美山美水映美女

农田整齐


茶树满山

家禽成群

烟叶碧绿

前两天的大雨使得这个大石头滑坡,堵塞了道路,造成巴士停开。我们的小车贴着石头边缘刚刚能够开过去。


武夷第一漂

武夷山大峡谷生态漂流号称华东第一漂,其漂流河床在桐木溪的一段。桐木溪源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黄岗山和青龙大瀑布,为九曲溪的源头之一,是武夷山最清澈最纯净的水源。漂流应为二人一艇,我家三人,只好我和儿子一艇,LG自己划一艇。刚下过大雨,河水猛涨,橡皮艇很容易偏离河道,特别难掌控。我和儿子奋斗了半天才将小艇划出港湾,开始了一段惊险奇趣的人生体验。过第一道险滩时我们便被巨浪浇了个浑身透湿,我们在水中挣扎着,战斗着。由于河道加宽,小艇很难掌控,不时会搁浅在水中的石头上。这时我们只能翻下橡皮艇,想法让小艇回归到正确的航道。没多久我就精疲力尽,大呼花钱买罪受。然而,漂流就象人生,总有跌宕起伏,每闯过一道道激流险滩之后,溪水又恢复了平静的流淌,仿佛高亢激越的曲乐章之后,再来一段轻松愉悦的过渡旋律,把漂流的奇趣舒展得韵味十足。

LG比我们更惨,他独自划着一艇更难掌控。出发没多久就搁浅在一块大石头上,以他一人之力,没有办法将小艇推进水中,好不容易遇到另外一个单人艇,两人放弃了搁浅的橡皮艇,合二为一向着下游漂来。当他们经过我们的小艇时,看见我俩正在水中挣扎,LG于心不忍,便找地方停下,下得艇来让同伴先走,他站在水中等待着我们,希望能帮上忙。没想到,我们一路磕磕跘跘,但途径LG所在地时却刹不住车,小艇从他身边呼啸而过,并且一路顺风地到达终点。这下可苦坏了LG,此时离终点还有五十多米,没了橡皮艇,怎么过来?浪高水急,脚下是尖尖的石头,漂流的人全都是赤脚。河水又太浅,不能游泳,没办法只能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走。短短的五十多米如果在陆地上不到两分钟便可到达,现在却耗尽了他的气力。在后来的几天里,他腰酸腿疼,浑身难受了好久。

如今回想起这次漂流的经历,也算是惊险难忘但又趣味无穷。虽然当初在水中时盼望着何时能到达终点,但事过之后回过头来想想,那飞舟浪尖的跌宕,险象环生的刺激,奇趣无穷的惊叹,都在我们的记忆中刻下深刻的印迹 

漂流前我们坐着滑索越过山堑 





我们漂流的河道






九曲溪

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精华路线, 山与水的完美结合是九曲溪旅游线路最突出的特色。九曲十八湾,溪水环绕萦回,两岸峰岩夹峙,构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碧水青山景色。九曲溪竹筏漂流是我一直盼望的节目,直等到下午九曲竹筏还是不开,朱师傅最后得知其原因是部分河道被雨水冲坏,竹筏行驶有危险,这下我们彻底死了心。看到我们颇为失望的面容,朱师傅载着我们来到星村竹筏的起点码头,看看竹筏,过过干瘾。

码头旁有一个天上宫道观,建于康熙三十九年,历经九年才完成,供奉妈祖

九溪竹筏的模型,坐不成竹筏,坐坐模型过过瘾

九溪岸边风景如画

九曲溪中没了游人,平静的水面象一面镜子


竹排整整齐齐地歇息在岸边

也有水急浪涌的地段



遇林亭窑址

拥有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武夷山,有一个宋代的遇林亭窑址。它发现于1958年,并于 19982000年间进行了发掘,使这座沉睡了近千年的古窑显露出真实的面目,再现其曾经辉煌的历史风采。遇林亭窑址是我国宋代八大窑系中的建窑窑址之一,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宋代故窑址。1999年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遇林亭窑址由博物馆和遗址保护区组成,其中博物馆分为“沉寂的窑场”、“考古揭秘”以及“茶艺明珠”三部分。遗址包括一座宋桥,一口古井,和两座窑场。

窑址分布于莲花峰下


石碑上记述着窑址的历史

窑厂依山而建

遗址中还发现许多陶瓷碎片

宋桥 

古井


遇林亭窑址,顺着青山而建,分布于莲花峰下的三座小山岗上。这里环境幽静,景色迷人,溪水潺潺,水车吱吱,我一下就喜欢上这里。

流水潺潺,风车吱吱,游人在此处纳凉、打牌、聊天,好一处休闲的场所





一号窑址:全长73.2米,宽约2米,象一条爬行的蜈蚣、蛇,又名蜈蚣窑、蛇窑。当时专烧制黑釉、青釉,一次性能烧出约5万多件的窑器。


二号窑址:全长
113米,位于1号窑炉对面山坡上,它顺着山坡而建,烧窑时就像一条俯冲的火龙,故名为龙窑。主要烧制黑釉瓷器,并以碗、盏类为主,一次性能烧出约8万多件的窑器。遇林亭窑址不仅产量惊人,同时也烧制成了不少罕世珍品,遗址中发现的描金彩绘的黑釉盏就是不可多见的稀世珍品。

  

茶博园

头天《印象·大红袍》的演出给我们带来视觉、听觉、甚至味觉的极大冲击和享受。我们余兴未犹,第二天又来到茶博园,《印象·大红袍》的演出现场,看看白天的山水舞台。

茶博园的入口为仿汉代子母阙镂雕景墙,寓意为武夷山茶最早见于汉代。
 


        走进中华武夷茶博园,首先进入视线的是
茶魂广场,其平面呈叶片型,边缘涌红色花岗岩镶嵌,寓意大红袍的“三红七绿”;茶树型的屏风上书有大红袍赋;广场中部蜿蜒如龙的九曲溪在静静地流淌,地面上刻着“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的联句和朱熹的九曲棹歌;体现了武夷山水一壶茶的意境。



        广场的尽头屹立着武夷三圣,神农、彭祖、武夷君;两侧环立着历代与武夷茶有着不解之缘的知名人士,如唐代的陆羽、孙樵,宋代的范仲淹、苏轼、朱熹等等;以特写的手法,缅怀茶圣先贤的丰功伟绩。神农,中华民族的祖先,也是最早发现茶的人,“神农尝百草,日中七十二毒,遇茶而解”。 彭祖是传说中武夷山民的祖先,他带着两个儿子彭武、彭夷开山劈水,垦荒种茶,将一个穷山恶水,变成山青水秀、富庶兴旺之地。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从两人名字中各取一字,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便有了武夷山这个美丽的名字。武夷山君是蛮荒时代居住在武夷山中的部落首领,据考为越国始祖无余君。汉武帝在朝廷的郊祭盛典中将起封为十大神仙的第五位,从此,道教尊其为老地仙。历代朝廷封武夷君也屡祀不缀。



       《印象·大红袍》舞台坐落在武夷茶博园西南角、崇阳溪东侧河岸,背倚大王峰,与玉女峰遥遥相望,是一座融入山水之中的绝佳实景场地。站在舞台观望全景、闭目禅定: 深呼吸,花香、草香、茶叶香,这里有世界上最芳香纯净的活氧空气;舌尖尝,茗甘、茶甘、红袍甘,这里有大自然给于的最甘甜滋润的奇茗香茶;侧耳听,歌声、水声、鸟鸣声,这里有天地间最美妙悦耳的天籁之音;放眼望,山青、水清、人更亲,这里有人世间最美丽的瑶池琼林,梦幻仙境!武夷山,在你的怀抱里,我们与大自然如此的贴近,万分难得地享受着这片刻的安宁、恬静……

舞台依山傍水,风景绝佳


茶馆、舞台、观众席



山水全景

 短短两天的武夷山之旅结束了,朱师傅将我们送到火车站。有人说来到武夷山“不上天游等于白游,不坐竹排等于白来。”我们此次武夷之旅既未登天游,也未坐竹排,但我们并不觉得是白游白来。身旁的美景已足够我们流连忘返,又何苦执着地追寻那固定的模式。未能坐上竹排,的确是一个遗憾,然而人生不如意之事多之又多,带走一份遗缺赚回一个理由:再游武夷,领略那“山临水立,水绕山行,山水一色,山水一体”的人间仙境。


shamrock100 发表评论于
很美,有机会会去。谢谢介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