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读史有感(之四)

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猫儿就叫春,是先生就说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王朝覆灭的各种原因 第三,农民起义。秦以来大部分中国王朝更迭的主要原因都是农民起义,近代以前几乎每一次朝代更迭时都有农民起义发生。有时单一的农民起义就推翻了旧王朝,如秦末、西汉末、隋末、元末农民起义,有时是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一起终结了旧政权,如明朝末年内有李自成、张献忠为代表的遍布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外有满清铁骑扣关,200多年的明王朝忽喇喇如大厦倾,十几年功夫就土崩瓦解了。清王朝最后被推翻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但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经蔓延中国大半个国土,尽管最后被镇压下去,但无疑给清王朝极其沉重的打击,大大地动摇了满清的统治基础。太平天国起义后的清王朝,又面临西方列强的侵扰,尽管也曾有过洋务运动这样的改革自救,但终究是换汤不换药,最终难逃被推翻的命运。

无可否认,农民起义本身以及随之而来的镇压对经济发展的破坏,对社会财富的毁灭都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后,每一个旧王朝被推翻都意味着人口的大幅度减少,经几十年、上百年发展而累积的财富都毁于一旦。伐尽蜀山之木而兴建的阿房宫(杜牧“蜀山兀,阿房出”)被项羽一把火就烧掉了(“楚人一炬,化为焦土”)。东汉末年连年的战乱和豪强军阀混战对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黄河流域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户口锐减,十不剩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太平天国后,“江南富户,十室九空”。农民起义对社会经济的破坏使一些人贬低农民起义,认为参加农民起义的很多都是地痞流氓,农民起义对社会发展只有破坏和倒退作用,对于这样的论点我是很不以为然的。首先,参加农民起义的绝大多数都是贫穷的农民,单单地痞流氓是不可能构成农民起义的;第二,大规模爆发的农民起义其背景一定是政治黑暗,豪强地主和官绅强占农民土地,再加上水旱虫等天灾,农民走投无路,只有揭竿而起,扯旗造反。因为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而造反一旦成功就可以当皇帝,坐江山,其中的诱惑对于连饭都吃不上的农民和他们的领袖如刘邦、朱元璋之流自然是难以抗拒的。陈胜吴广起义时就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项羽在看到秦始皇出巡的排场时也说“彼可取而代之!”第三,社会如果极度的不公平,这个社会就不可能长久稳定。王朝末年的一个共同现象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公引起不平,不平引起仇恨,从而引发抗争和农民起义。

中国的儒家思想是很强调“中庸”的,什么事都不要作的太过了,物极必反。一般也认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农民是最顺服,最好统治的,他们只要有口饭吃,有条生路,就不会走到造反起义的地步。按鲁迅的说法,中国历史只有两个阶段:“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但如果连奴隶也没法做的话,他们也就只好造反了。这也印证了毛泽东的一句名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不反抗则已,一旦真逼上梁山,起义造反,其破坏力却是毁灭性的,对憎恨的或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往往是毁之而后快,通常的作法是一把火烧掉,如项羽火烧阿房宫,李自成从北京败退时也是纵火、抢劫、杀戮,无恶不作。至于与李自成同期起义的张献忠,其残酷、其病态、其灭绝人性,都是骇人听闻的。为什么中国人造反时会对社会财富进行如此疯狂的破坏和毁灭,我想其原因在于这些财富从来就没有他们的份,他们从来就没有从统治者手中得到什么好处,既然我得不到,不如就把它毁了。

在无路可走时,老百姓起义造反,从道义上是无可指责的,尽管农民起义客观上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不能因此而指责农民起义,因为导致农民起义的根源是朝廷的政治腐败、农民的受压迫受剥削、社会的极度不公平,诚如鲁迅所言:“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和异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毒,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要反省和批判的是造成农民起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以及特别腐败无能或残暴的统治者。同时农民起义推翻一个特别腐朽黑暗的旧王朝,建立一个新王朝,新王朝的建立者一般都会汲取前朝或历代亡国的教训,采取一些与民休息、约法省禁的措施,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也过上了比较安稳的日子,这就是农民起义的积极作用。


(2/16/2011)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