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庄 (图)


汪庄虽是老名字,我却总还愿意叫它汪庄。现在的正式称谓“浙江西子宾馆”直白浅显
,远不如“汪庄”二字紧凑雅致。 2012年回国探亲,友人推荐,携家小在庄内盘桓数
日,留连不舍,现谈良辰美景以寄兴。

汪庄本是民国年间大户人家的庄园,主人汪姓,园名由此而来。庄园坐落在突出湖面的
半岛之上,三面临湖。 五十年代末得到扩建,成为“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杭州的行宫
。七十年代末,汪庄号称“对外开放”,实际上只是浙江省政府的高级招待所,“开放
”二字,并不符实。直到九十年代,汪庄改为五星级涉外宾馆, 这才真正还施于民。

入住汪庄,正值炎夏。一进庄门,绿草茵茵,花木扶疏, 气温比园外要低了几度。园
内并无高大的建筑,疏疏落落均是三四层小楼,之间有电瓶车负责交通。我们住二号楼
,与“伟人”临幸过的一号楼相隔不远。 房间层高很高,全是西式的摆设,和一般五
星酒店无异。但茶几的果盘里摆放新鲜莲蓬,剥开后清香扑面,莲子鲜甜,仿佛提醒我
们是在西湖了。推窗看去,湖水其实就在眼前。

在园子里逛熟了,发现汪庄其实是占据了最好的一段西湖:正对“三潭映月”;出后门
即上苏堤,堤上行不多时,可入“花港观鱼”;唯一不临湖的南面背依夕照山、南坪山
,雷峰塔、净慈寺就眼前。“苏堤春晓”,“花港观鱼”,“三潭映月”,“雷峰夕照
”, “南坪晚钟”,西湖十景中倒占了五景。毛老爷子选行宫于此,果然有他的道理
。 说到南坪晚钟, 汪庄住客不多,园中静谧无声,我却没有听到过钟声。但离雷峰塔
如此之近,有嗡嗡声隐隐入耳,那是登塔游人的人声了。声音不大,并没有噪音的困扰
,却衬得园中愈发静了。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说的怕就是这个情景。

游山玩水,我最不喜走马观花,但也没有“考据癖”,每到一处,要看楹联,访碑典。
观平湖秋月,要品“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游花港观鱼, 要寻“花家
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这样的刨根问底,景有出典,也是累人。 雷峰塔近
在咫尺,但远远看去,塔上的游人密织, 令我望而却步。拗不过儿子坐船的恳求,搭
游船上“小瀛洲”观“三潭映月”,恰逢大雨,衣衫尽湿,“映月”是看不到了,“
三潭”虽在,从人缝里看那三个湖中石塔,并不觉得享受。 “三潭”离对岸似乎更要
近些, 定睛一看,对面树木葱茏的可不就是下榻的汪庄!

入住第二天晚, 骤雨初歇,冲走了暑热,夜凉如浸,虫吟如泣。坐湖边石凳,听湖水
拍岸,看曾经“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云山依旧,但临湖的城堞女墙,却早已不知
所终。取而代之的,是远处城市的点点灯火。近处有一盏盏浮漾在水面的游船灯光,忽
然间,梦幻般地,一艘通体灯火辉煌的龙头大舟无声无息地驶过眼前的湖面。我的心快
乐地紧缩,只觉得生命的美善,人生的快乐,十丈红尘中的烦恼,早已抛之脑后。西湖
不属于我,我只是寄寓于此的过客,但人生本来如寄,此时此景,至少全为我所有。西
人常说的“Enjoy the moment”, 也是这个意思。

我一向不喜宾馆饮食。但汪庄中餐厅的杭帮菜却着实不错。也曾入杭州城,屡试所谓的
“著名饭馆”, 但始终不如汪庄的菜了。印象颇深的有西湖莼菜羹,莼菜鲜绿,汤色
透明,鲜美异常,不是一般饭馆不惜大量投放的味精能调出的味道。据说莼菜大
多出自绍兴的湘湖,而非西湖特产, 叫“湘湖莼菜羹”恐怕更为妥贴;另一味
干菜蒸肉,干菜一层,五花肉一层,层层相叠,蒸制数次,使干菜有肉味,肉有干菜味
儿。我畏其多油,不敢多食, 但其味至今难忘。只是西湖醋鱼一款,重糖浓芡,味虽不
恶,但已失醋鱼本味。据说正宗的醋鱼, 酱汁要少、薄, 加姜,不加葱,更不能加糖。
最值称道的是自助早餐,人民币128元每位。中西合壁,以中餐为主,不下上百种。
南瓜饼,小笼包, 西米粥,不一而足,均是上佳的美味。更难得的是点心菜式每天变
化。 这和我们后来在北京香格里拉看到的299元每位的早饭比,好了不止一两个档次。

汪庄的建筑,以东北角的老园为佳,内设琴巢,菊圃,茶庄。有石塔,曲桥,假山,回廊
,颇具中国园林之美。按说类似的园子,在别处不难找到,但是衬了淡妆浓抹能比西子
的西湖,这里可以说是天下独一。扩建部分,小楼不中不西,又间大片的草坪,和汪庄
的中式情调颇不相宜。恶俗之最是在园中心树一巨石,上刻到此一游的达官显贵的签名
,按官价名望大小,由上往下排列。这是庄里我最不喜欢的地方。

汪庄里现仍驻一队武警,门口有武警站哨,后门还挂“军事重地,闲人莫入”警示牌
一块, 仿佛是对往昔特殊身份的缅怀。进门只须说住某某楼,出租车也开得
进。 哨兵并不认真盘查。人总是向往特权的,武警岗哨的存在,也为汪庄作了广告,
开了财路。其实前文说的“正真还施于民”并不准确,“还施”的对象还并不包括真正的
劳苦大众。但如完全对外开放,游人充塞,贩夫走卒当道,汪庄不复“汪庄”矣。 这
个矛盾,不知怎么解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