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争论源自于概念的混淆。
祖国究竟是什么?
“祖国”这个词,在许多国家的文字里都有,其本意是非常文学化与感性化的,“祖国”往往又被称为“母国”或“父国”(motherland/fatherland), 把自己祖先的土地称为养育自己的温柔的母亲和慈祥的父亲。
作为文学艺术的概念,最为典型的是法国绘画大师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的著名画作《祖国》(Motherland)
当然,政客们也不会放过这样光彩照人的崇高形象,二战期间,纳粹的Vaterland(父国)和苏联的“俄罗斯母亲”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原子弹作用,“为母亲/父亲而战”成了士兵们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动力。
为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建的世界上最大的雕塑:《母亲的召唤》:
当然,红色中国也把“祖国”和“国家”甚至“政府”、“党派”混为一谈,老百姓要想爱母亲那样爱党爱国爱政府。
美国呢?面对日益威胁本土的恐怖主义,“homeland”也成为美式爱国主义的一块金字招牌。
于是,原本美好纯洁的“祖国”一词,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和政治斗争的手段。
极右说:祖国,你对得起你的孩子吗?
极左说:你怎么这样批评自己祖国,一个连母亲都不爱的人还配做人吗?
明明是政府和党派的事,硬要拉上“祖国”做幌子,岂有此理?我们最好不要用文学语言来讨论政治,否则就是一团糨糊。
可是,谬误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于是乎,分不清“祖国”、“国家”和“政府”是什么,到头来连自己是谁都搞不懂了。
这不,眼下越来越多的香港人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最新民调显示只有36% 的港人认为自己点是“中国的香港人”或“香港的中国人”。请问这些要中国人滚回中国的“港人”,你的祖国是哪里?
“祖国”,是文学化的语言,是指温暖的家园,“国家”是行政概念,好比同一血缘的家族,“政府”是政治术语,好比被雇佣的管家。管家没有管理好家族事务,不应该成为我们诋毁家园的理由,而政客们拿“祖国”来忽悠民众则是可耻的行为。
至于某些甘心做殖民地臣民“民众”,就让他们享受一下脱离殖民之后才能享受的一点点言论自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