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年高考追记(二)

老顽童。爱好文学,历史,地理,经济,哲理,时事,回忆,笑话,唱歌,电影,种菜,养鸡,游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七七年高考追记(二)

2. 备考 

1976106日粉碎四人帮后,国家千疮百孔等待时间去医治。知青继续下乡。

红日、
     白雪、
          蓝天。。。。。。
乘东风 ,
        飞来报春的群雁。
从太阳升起的北京
                启程,
飞翔到
      宝塔山头,
落脚在
      延河两岸。
欢迎你们呵!
           突击队的新战友,
欢迎你们呵!
           我们公社的新社员
。。。。。。

 

背下了当时最热门的540行的长诗《理想之歌》,于1976年10月14日到农村插队。但这并不是我的理想,我不能有理想,仅仅是喜欢诗歌而已。所以,拖了一个半月才无奈地起程。

1977年元旦看了电影《洪湖赤卫队》,前面的新闻片说,两个凡是,继续批邓。

1977年十一国庆节,青年点放两天假,我们大的多数都回(城)家看望父母,并改善一下生活。

父亲告诉我,国家要强大,必须需要知识,需要人才,老搞阶级斗争不行。他设计科的同事H叔跟他说可能要恢复中断了十年的高考。H叔的哥哥是铁路医院院长,铁路上消息灵通,从北京听说的。北京人已经复习半年了。H叔的侄儿HX,即院长的儿子也已经复习四个月了,物理第4册电学已复习完了。当时九年义务教育,物理第4册是九年级的课程,即当时的高中课程。父亲说,你不要回青年点了,开始复习吧!这就是说,我要放弃这样的选择:好好表现等待几年以后抽调回城。 

2. 1 评估形势

父亲来评估全国的形势,我负责评估自己的水平。

2.1.1 全国的形势

南方的一些省份不太左,可能文革受灾轻一些。我省由C三两及MYX坐镇多年,极左,文革受灾最重。还记得1973年7月19日《辽宁日报》报道张铁生“白卷事件”?还有大连海运学院赵兵的化学答卷。赵兵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分析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结果全省大中小学取消闭卷考试,实行开卷考试。所以L省虽然科技人才仅次于京沪,是高校大省,科技大省,工业大省,城市人口最多的省,但破坏最严重。 L省考生水平应不高,外省考生可能较好。

残酷的现实是:我是最差省份里最糟的一批学生之一。

2. 1.2 我的半斤八两

小学时赶上文革武斗,课虽然没全停,但每天只上两节课。一节数学课,一节语文课。语文不用课本,读报纸。然后工人抓革命,促生产,学生则复课闹革命,学校开始上半天课了。邓小平二次修正主义回潮,学校曾抓紧了一阵。但两次回潮期间我是小学及7年级,初中课程学了一些。 

给一个惨不忍睹的实例:

1973年邓小平第二次回潮时,我上7年级,全年级420人的期末考试成绩:

数学60分以上三人,100分,95分及60分,余下417人不及格。
化学60分以上三人,98分,85分及60几分,余下417人不及格。
物理60分以上三人,96分,95分及61分,余下417人不及格。

我数学是100分,物理是95分及化学是98分。 结果真是触目惊心。

因父亲抽调回城,8年级时换了学校,新学校更糟,是全市80多所中学中最差之一。不考试,成绩由同学评。大家打群架,谁学习,谁的成绩被评得低。9年级时,老师把我交的书钱给退回来,说,咱班70多人仅5人交学费,书不买了。反正要到工厂和农村开门办学,也不能上课了。因学不到知识也躲不开下乡,有人竟提前在8年级时就插队下乡,以求早点抽调回城.

所以,我的数理化基本上是在当时的初中水平。

我的文史地的水平要好一些。文革前的初中,高中的语文课本全部阅读过,但并不是做作业认真学习。长篇小说及其他杂书读了200多部。毛选四卷读了几遍。散文名句抄了几本。其中曹靖华的散文集《春城无处不飞花》》整本书被抄下来。课本上学过的所有文言文课文及诗词全部能背下来。写过十几篇散文,也写过诗歌。论文没写过。仅写过大批判文章,是照报纸抄的。

父亲走五七道路到农村去4年。那是个山青水秀,富裕的水果之乡。农民都爱看大书(长篇小说),谈历史,下棋。破四旧收回的小说,送到当地的造纸厂,被工人一麻袋一麻袋地偷回家。我的第一本启蒙小说是章回小说《烈火金刚》,很崇拜丁尚武,肖飞,一读不可收拾。13岁起读了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东周列国誌》,《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水浒传》,《武松》,《说岳全传》,《英烈传》,《聊斋誌异》,《西游记》等书;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及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等。也读了一些苏联的小说像《旅顺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青年近卫军》,《毁灭》,《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高尔基的《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法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104部当中的20-30部。美国马克吐温的作品等。英国的《双城记》等。日本小林多喜二的《没有太阳的街》等。后来还读了范文澜的《中国通史》。《汉语语法》通读了几遍。一位农村小学校长,把他的几年的50年代的《人民文学》期刊给我家糊墙,我废寝忘食地全读了。从那里读到剧本《二十四天》,即电影《上甘岭》的剧本,剧本《保卫和平》,即《打击侵略者》的剧本。那时只要有书读,别管什么书,全读。

我曾不知天高地厚地在笔记本的前页上写下:读书破万卷,下笔犹如神。 

曾背下张永枚的近500行的报告诗:《西沙之战》.至今还能背下序及第一节:

一、美丽富饶的西沙
 

阳光在碧波上一耀一闪,
海风把浪花卷上礁盘,
金子似的沙土,白玉般的海滩,
珠贝铺满地,鸟肥积如山;
野海棠,高撑着翠绿的巨伞,
羊角树,伸展在石缝路边;
开不败的野花啊!
红白蓝黄千万点,
汲不尽的清泉啊!
甘甜如蜜微带咸,
是祖国妈妈的乳汁,
点滴叫人力量增添,
……
啊!美丽的西沙群岛

象一把珍珠,撒在南海的水面。

 

2. 2 复习计划

根据这点可怜的本钱及未确定的高考,即什么时候会高考,怎样高考,什么人让考,出题难度等,父亲和我定下复习计划。 

虽然数理化,文史地我都很喜欢,但由于对高考的不可知性,觉得考文科把握大一些。父亲坚决反对:学文更易经受阶级斗争的冲击,而你与人相处相当幼稚,终究会成为被削整的对象。因此定下学理工科。

我自己复习语文与化学。重点是数学和物理,由父亲先教(现教)高中课程再复习初中课程。父亲借来了一些现在的高中物理和数学书,我找到一本苏联数学习题集,开始了我的现学及复习的过程。白天父亲上班,我自己复习初中东西。晚上父亲回来教我高中课程。

20多天后,即1977102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要恢复高考!全国全民都震动了。不再通过“自愿报名,群众评议,领导推荐,学校录取”的方式选送工农兵学员。一时间,似乎所有人都跃跃欲试,公社里的绝大多数的知青都跑回城里来了复习。父亲紧张了。从老高三到77届中学毕业生及78届在校生,年龄从16岁到31岁共13届学生参加高考,去争夺一届的入学名额,太激烈了。这样复习速度不行,得想办法脱产才能有更多的时间辅导我。父亲找厂长请求成立厂高考辅导小组,脱产辅导厂青工考大学。厂长答应了由我父亲来组织这事。父亲组织三人辅导小组:ZJE阿姨辅导化学,ZJN叔叔辅导数学,他则辅导物理。三人都已大学毕业20年了,还得捡起高中的书本。这样父亲上班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看书,辅导青工了。

 

2. 3 一个大耳光搧出一个大学生来

我母亲比较聪明。当年高小毕业,是村里(几千人的大村,公社所在地)两个考上中学的女孩之一,因必须到外地上学。姥爷不让去。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学业上帮不上我,但每天晚上陪着我和我父亲复习。一天晚上父亲给我讲解用韦达定理来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半夜2点钟了,我头一沉,睡着了。他一个大耳光搧过来。母亲说,嘿,你也真够笨的,伟大定理还不知道?马克思伟大呗!

随着形势发展越来越严峻,父亲的眼光不仅仅只放在我的身上。他要看老高三及外省了。他开始按着文革前考大学的水平来要求我了。他总是用他在大学五年里全优成绩的心态来看待我,这在自信心上给了我很大的打击。他总说我物理概念不清,而我就是不明白什么是概念。物理和化学没有任何试验,是不容易明白的。

家属宿舍楼的知识分子父辈们动起来了,互相交流信息。邻居ZJP大伯(厂总工程师)建议我,高考数学第一道题一定是因式分解,一般是5分,有时因式分解很难。第一眼你若能看出来怎么做,就做,若需要时间琢磨,则先放弃它,先做后面的题,不要被它纠缠,影响情绪。当拿到数学考卷,果真如此,第一道题是因式分解,并且是5分。我是按着 ZJP 大伯的建议去做的。

家属宿舍楼有很多人在复习。有LQJ, SSP, SFG, ZJ JL等。

 

2. 4 公社添乱

刚进入11月,还剩一个月就要高考了。我正在家里去复习时,公社发出了通知,威胁所有知青必须回去参加秋收,不然就不允许报名。我们报名是在户口所在地公社的。这才刚学习一个月,全国可能有一千万人报考,愤怒,无奈的程度可想而知。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回到点里参加秋收打场,晚上在煤油灯下苦读(农村晚上总停电),拼命学习。一日,我父亲突然来到150里外我的青年点,特意来辅导我物理。他对我解电学和力学综合题还是不放心。他还是按着他考大学时的水平来要求我。事实上,父亲的担心是对的。我虽然都会了,但不巩固。我电学和力学综合题没答好。在公社1000多名知青中,只有我一人有此荣幸,父亲来到农村给儿子辅导俩天。那时他没有能力走后门来帮我任何事,但所能做的却是对我终身的帮助,即授之以渔。 

 

2. 5 报考志愿

考前报考志愿时,父亲和家属宿舍楼的长辈们在讨论报学校和专业的议题。父亲让我报清华核能物理和北大地球物理专业,以圆他当年的梦。当年他开始被保送到军队院校,他要求被保送到当时的最热门专业清华核能物理专业,没有回音。应该是因为因家庭成分未如愿吧。他高考数学那天,沈阳下了极其罕见的大暴雨,天昏地暗,暴雨如注,雷鸣电闪,声震天地。有一道题大家都没答对,但都认为我父亲一定能答出来。受暴雨影响,他也做错了。结果还是没进清华核能物理专业。ZJP大伯是50年代初上海交大毕业的,建议我报上海交大。ZJN叔叔坚决反对,他是DG毕业的。他说,DG是万人大学,是苏联帮建的并按着苏联大学的模式办的。主楼即按一个苏联大学的主楼的图纸建的。

大家在一块再一次冷静分析了形势,认为:当下第一目标能从农村出来就是胜利,然后是上学,最后才是上什么大学。

每年的正常高考应该在夏天举行,但是1977年高考在冬天仓促举行是为了多招20多万人才而没有推迟到1978年。因仓促,只能各省自己出题。最后,因信息少,特别是对外省文革中教育受破坏的情况知之甚少,对高考形势无法把握,为稳妥起见,报的三个志愿都在本省。毕竟本省的考生半斤八两略知一二

父亲是学机械的,他希望我学电,一再强调要学弱电(电子),不要学强电(电力)弱电四两拨千斤。 

三个志愿如下:

第一志愿:DG学院,无线电系工业企业自动化
第二志愿:大连海运学院,轮机自动化
第三志愿:沈阳机电学院,工业企业自动化
最后,填上服从分配,即中专也去。回城即胜利。

正式学习仅10月份一个月,学习了文革前的高中数学及物理。学习了文革时的有机化学。复习了文革时的初中数理化。语文仅看了一天。原计划11月份一个月复习新学的高中数学及物理,然后进行总复习,因被叫回青年点而未能实现。
 

 
人生最关键的战役即将打响了。

 

相关的文章:   
      七七年高考追记(一)  
      七七年高考追记(二)  

      七七年高考追记(三)  
      七七年高考追记(四)  

      77级、78级大学生的异同 
      某省1977年语文高考试卷  
      77年辽宁高考状元,一家五兄弟同年入大学  
      珍贵文物—77级高考试题

请看更多的网友评论: 
几曾回首:
七七年高考追记(二)
  
我爱我家:七七年高考追记(二)  

老生常谈1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agleDog' 的评论 :
你在大化时候,魏富海是厂长还是设备处处长??杨盛烈是高级工程师?
BeagleDog 发表评论于
如约来读第二篇。看你高考前的战况分析,把我都搞得好紧张。我的能力只在数理化,文科比较差。所以不用分析就知道只能考理工。而且从文革大批判的小报看,理工科的学生写文章也比文科的好太多。当时我没有紧张的印象。77级报名时,有的人车间没批准。我因之前在车间的岗位技术考试中得了100分,被车间技术人员认为孺子可教。所以没遇到阻力。车间批准的考生,可以在工作时间去参加厂里开的数学复习班。不记得都复习了什么,不过两周的时间不工作,全时复习数学,已是十分难得。物理和化学,在乡下时学得挺扎实的。经典电学和力学有类似性,虽然在城里的学校没学扎实,但知道了与力学的类似性就行了。题目的类型见得少。有附近一起要考的人拿来各种类型的题目,感觉只是要多想一想。但万变不离其宗,都能解出来。我父亲也是在最后的关键时刻亲自来辅导我。我父亲找到他过去的病友,该病友是我厂医院的医生,给我开了一周的病假。语文好像没怎么辅导,主要是政治。全家人都知道我在政治上糊里糊涂。记得是在金家街不知是中学还是小学考试。天气挺冷的,但也没记得下雪。回家后一讨论,不是太好也不太糟。很放心地等待着。
老生常谈1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zneteng' 的评论 :
是韦达定理。
当时我们的教材简单,没学这么个定理。
老父亲乘很慢的郊县火车,下车后再走18里到公社,从公社再走5里到我的知青点。
专程辅导我物理。考试的时候还真的有类似的物理题,我应该会,但是太紧张了,答错了。
zneteng 发表评论于
伟达定理?老爷子最伟大!!!
"我父亲突然来到150里外我的青年点,特意来辅导我物理。他对我解电学和力学综合题还是不放心。他还是按着他考大学时的水平来要求我。"
老生常谈1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明秋' 的评论 :
那时候的教育不正规,所以到现在与不会写文章。
明秋 发表评论于
怪不得你的文章很吸引人,真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了。
老生常谈1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莫镇莱城' 的评论 :
谢谢阅读。你点真不错,考上了7—8个。我点只有4人报考,体检3,我自己考上。点里有70多人。
莫镇莱城 发表评论于
你讲的这些同我当年经历的很像。我也是76年从大连下乡到新金县,在那里参加的77年高考。还记得雪天往公社中学赶几里山路赴考的情形。我们青年点有一百来个知青(我们的父母都在同一单位)。我们有近一半的知青参加了高考,15人体检,其中至少一半人考上大学(确切数字记不清了)。 我们有三个女生考上的都是外省的大学,所以要提前回到青年点去拿行李和办手续(那时知青们都在家里,春节后还没有回点)。一路艰辛,但很开心。 好像我们点有两位男生考上了大工。这段经历此生难忘。
MeiMei1027 发表评论于
白羊肚手巾红袖章,高原上又开了一片山丹丹!
老生常谈1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枫叶红了吗' 的评论 :
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正式公布了恢复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

在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第二次全国招生工作会议经过艰苦漫长的讨论,终于冲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的阴霾,摘掉了“两个估计”的枷锁,决定恢复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10月3日,邓小平审阅教育部《的请示报告》、教育部代拟的《国务院转发教育部》等文件,致函华国锋:“此事较急”,“建议近几日内召开一次政治局会议,连同《红旗》杂志关于教育的评论员文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引者注)一并讨论。”[5](p215)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由邓小平修改的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的意见》。《意见》废除了“文革”时期的招生办法,对1977年高校招生工作进行重大改变。首先,扩大了招生对象: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包括按政策留城而尚未分配工作的)、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未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条件是:政治历史清楚,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革命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在校的高中学生,成绩特别优良,可自己申请,由学校介绍,参加报考);身体健康。另外,今年招收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占省、市、自治区招生总数的20%~30%。以选优为原则,可高于或低于这个比例。其次,改变了过去“16字”招生方针。规定:招收新生要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实行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再次,增加了文化考试。考试分文理两类。文科考试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理科考试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由省、市、自治区拟题,县(区)统一组织考试。考试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p1579、1580)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正式公布了恢复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同日,《人民日报》发表经邓小平审阅修改的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号召全党全国人民把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第一次招生工作搞好。22日,《人民日报》发表教育部负责人就1977年高校招生问题答记者问,紧锣密鼓地向人民群众讲解党和国家关于高考政策的重大变革。经过十余年的曲折之后,新的高考像乍响的春雷一样震撼了整个神州大地。与此同时,邓小平还有条不紊地领导整顿教学秩序,健全高校领导体制和教育制度,制定各项政策和措施,创造良好的高等教育环境,为顺利推行高考制度保驾护航。1977年高考从11月28日开始,到12月25日结束,录取新生27.3万人。[
枫叶红了吗 发表评论于
10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要恢复高考
老生常谈12 发表评论于
回复lingyuan的评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笑话的另外一个版本:
姐夫和小姨子郊游时,不可离得太近,因为游人很多。离得太远也是很危险的,因为那样拉手的机会就太少了。要想欣赏到小姨子的非常之处,就要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去。要敢于冒险,有志者志者事竟成就是这个意思。

那时在东北,名字最大的学校是:中国医科大学。还不是东北工学院
lingyuan 发表评论于
回复老生常谈12的评论:
到现在也不知道当时的考分是多少,好像还应该可以,去的学校是第一志愿,到学校后也没去补习。
老生常谈12 发表评论于
回复lingyuan的评论:
开始我也选《在那沸腾的日子里》,也写的是打倒四人帮的事件。但庆祝打倒四人帮的场面没看到,所以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改写《记青年时代》。时间不够了,作文可能仅得一半分,30分。

在农村,没报纸,没收音机。连打倒四人帮都没什么大的会传达。
lingyuan 发表评论于
读起来津津有味,往事如昨,历历在目。

记得翻译古文有段王安石的褒禅山游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当然当时是不知道出处的,考完后查出来的。作文题目是《在那沸腾的日子里》,当时我写的是打倒四人帮的事件。物理有个附加题,好像是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的题目。

当时是通过青年点的广播听到的消息,离高考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听完后,决定回家复习。真可以说是把一天当10天来用,用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后来又回下乡的公社所在地考试,当地只有一个招待所已经住满人了,只好在一个大车店里的大铺炕上睡,正好在火炕的炕头上,炕象烧热的钢板一样烫人,一宿也没睡着,第二天去考试,考完之后觉得没有任何希望是的。很少绝望,整天在家里闭门不出,后来同学来我家说体检有我的名字,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重名。后来听说体检的比例是2:1(还是3:1?),觉得肯定没戏。后来阴差阳错的还真给录取了。

报考学校的时候,当时根本不知道哪个学校好。在教育局的墙上贴着各个院校招生的简介,有人说,报北大。我姐当时马上说,北京不就是一个城市吗?东北有三个省,哪个大?由于类似的推理,决定也不报大工,于是当场决定报大的:)。哈哈哈。
coach1960 发表评论于
兄弟,你这系列共有几集?你到底上的是那所大学呀?让我着急:)
老野 发表评论于
老子75年初中毕业,高中没有上被耽误了,只好自己拼命下功夫,也考入了大学,但现在看有什么呢?那些没考上大学的SB 现在有的都是博士了。中国就是一个变态的社会。
老生常谈12 发表评论于
北京有人77年4月份就开始复习了。
京工人 发表评论于
我75届高中毕业,当时是知青。77年前有下乡两年以上才有资格被招生的政策(不知道是否全国性的政策,反正我省是这样的)。那些觉得自己够资格的知青开始复习行动早一些,因为前几届也要进行一些文化摸底考试。我那时下乡才一年,自觉不在其列,所以优哉游哉。知道够格参加高考好像已经是10月中旬,然后才手忙脚乱忙乎起来。当时觉得就复习了一下数学和物理,政治语文就凭原来的底子,根本没时间复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