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治癌名医格尔森医生的故事 |
——救人无数的抗癌膳食疗法
格尔森(Max Gerson 1881—1958)
在 上世纪20年代,如果你随便问一个德国医生,谁是德国最著名的外科医生,对方肯定会回答,索布鲁奇。索布鲁奇(Ferdinand Sauerbruch)之所以响誉德国医学界,是因为他第一次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心脏手术。当时,请他做胸外科学术报告的请贴纷至沓来,令他应接不暇。
一次,索氏从慕尼黑乘火车出差,途中,不期然遇见一桩令他非常惊奇的事儿。和他同一包厢的乘客引起他的好奇。
这位先生的面部有些异样,本应平坦的地方明显凹凸不平,但也并无病相。医生暗度,此人也许遭遇过严重的烧伤。在随意的聊天中,索氏问起个中缘由,旅伴告诉医生,他这是患皮肤结核留下的。“不可能吧!”索氏当下脱口而出:“皮肤结核在医学上又叫真狼疮,是不治之症呀。”
然而,这位先生依然坚持他得的是这种病,并脱掉上衣让医生看他前胸。医生大为惊异!这位旅伴的胸部果然还有一块已经完全治愈的皮肤结核斑。
旅伴把这桩医学奇迹归功于一位年轻的内科医生——格尔森。并且说,办法就是饮食!这再次引起索氏的好奇。他请旅伴邀请他的内科医生改日到慕尼黑家中做客,旅伴欣然同意。
两 周以后,索氏见到了格尔森。年轻的博士看来既聪明又谦和。他告诉这位外科名医,他数年前曾患过一次严重的偏头痛,一直看不好,当时感到很茫然甚至抑郁。冥 冥之中他想到,是不是自己的饮食有问题。于是,他决定尝试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这一试,严重的偏头痛居然彻底好了!同时,也试出一种全新的养生疗法!
从此以后,格尔森医生每遇到同样的病人,即依法炮制。结果,几乎毫无例外,都能奏效。一次,一位病人不期然发现,格尔森的膳食疗法居然同时治好了他的皮肤结核。自此,年轻的医生又开始用这种独特的“处方”医治皮肤结核。效果也几乎毫无例外。
从 治疗偏头痛到治疗皮肤结核,能产生如此惊人疗效的食物究竟是什么奇特的东西呢?索氏进一步了解发现,原来,只不过是不加食盐、禁肉禁酒的普通饮食而已。听 到这里,外科名医的反应是将信将疑,甚至觉得有些可笑。他看不出这种疗法与取得的疗效之间有何相干。但火车上旅伴的实例又不能不令人信服。索氏心想,一定 要验证一下格尔森的疗法。如果是科学的,它一定能重复。
验证格尔森疗法
不久,这位著名外科医生真的在自己诊所开设了一间“狼疮诊室”,按照格尔森的作法进行治疗。
由 于索氏的名声,很快就有450位病人登记就医。然而,开始的时候并不顺利,甚至令他大失所望。尽管患者的膳食按规定没有食盐之类,但患者皮肤上的狼疮依然 如故,没有多少改观。原因何在呢?忙于胸外科和新开诊室两项业务的索氏一时并没有找到。一次偶然的查房让他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原来,一位怀有同情心的护士 偷偷将香肠、啤酒和其他违禁品送给病人。
试验在严密的监督下重新开始。不久,事实证明,格尔森是对的。名医亲眼目睹患者的皮肤日益平复,病人一个接一个痊愈。参加试验的450位患者绝大多数都康复了,只有4名没被治愈。试验证实,格尔森饮食疗法的治愈率(疗效)高达99%。
格尔森疗法的有效性被名医肯定后,大小报刊杂志普遍报道,格尔森的名气一下子响遍了德国。继而,大批病人蜂拥而至。不过,在德国,医学界(除索氏等外)对格尔森及其饮食疗法既不赏识,也不认可,他们声称,格尔森的治疗方法不科学。
转向治疗癌症
1933年,在德国迫害犹太人的行动日益猖獗,而格尔森博士恰恰是犹太人,他在德国已无立锥之地。他被迫逃往奥地利,在维也纳他开了一间诊所。但好景不长,奥地利也掀起了反犹太恶浪,他又被迫辗转到巴黎。1938年,格尔森移居美国,并获准开设诊所。
至 此,格尔森运用饮食疗法治疗疾病已逾10年。在治疗偏头痛和皮肤结核的过程中,一次,他偶然治好了一例胆道癌患者。受此鼓舞,他又陆续接诊了12位癌症患 者,其中7位痊愈。1941年,由于在纽约生活安定,他又开始诊治癌症,并在长岛建立了一处住院治疗中心。格尔森宣称,他的疗法可以治好大约30%左右 “无可药救”的病人,而对早期癌症则几乎是百分之百。虽然对不少病例没有效果,比如对血细胞数量较低者及严重肝损伤者,但对不治之症癌症来说,30%的治 愈率已相当惊人了。
1946年,为支持和验证格尔森的论断,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一次参议院小组委员会听证会,小组委员会主席佩珀请来 五位曾被宣布“回天无术”的癌症病人为格尔森作证,格尔森本人也被邀请出席作证。最后,委员会提出拨款一亿美元资助癌症研究的议案。尽管格尔森并没有想为 自己要求任何研究基金,但他表示支持这项动议。
在一次有200位企业家参加的聚会上,格尔森宣布了另外5例经他治愈的癌症病例,令与会者有目共睹。他究竟治愈了多少癌症病人,也许已难追究,但至少有50例以上。因为,他著有《50例癌症的治疗效果》一书,而书中详细描述了他成功治愈各种恶性肿瘤的经过。
从不相信到相信——一名记者的调查
一位新闻记者霍特最初认为格尔森是庸医,在采访了他的几位病人之后,改变了原来的看法。以下是他采访过的几个病人。
新泽西州的理发师梅伍德,左肺癌肿,疼痛得不能扭动脖子,医生判断他只能再活几天。当求助于格尔森疗法后,病人几乎被彻底治愈,仅仅残留了几段肌肉的损伤。记者去采访时,已痊愈数年的他正在家中料理家务。
另一位病人是一个患脑癌的军人,脑瘤切除后又复发。患者顾忌再做手术,因此改投格尔森诊所。经格尔森治疗数月后,肿瘤竟完全消失。
这以后,军人又介绍了患卵巢癌的弟媳去见格尔森。根据前面医院的诊断,如果及时手术,这位年轻女人可免一死,但从此也就丧失了生育能力,而这位女子还未曾生育过。为保存生育能力,女人决定接受格尔森疗法。格尔森仅靠饮食疗法完全治好了她的癌症,但医生并不认为她还能生育。
几 年以后,军人的弟媳带了两个孩子去拜访格尔森。初一见面,医生以为她做善事,收养了两个孩子,对她的善行表示赞赏。但女人很自豪地向他说,这是她自己的孩 子。医生表示怀疑,孩子虽然像她,但有可能是亲戚的。于是,女人挑战般地和医生打赌,请他打电话询问泽西市基督教会产科医院。医生果真拿起电话---最 后,当然是医生输了。
最有影响的一个病例是小约翰-同瑟,他是1930—1950年代美国著名作家同瑟的儿子。同瑟的惊险小说在当时被列为最畅销书之一。
大约在1945年,17岁的小同瑟被诊断得了脑癌。苦恼的父亲为了儿子的病几乎跑遍了全美国,拜访了几乎全部有名的癌症专家,专家们几乎用尽了所有常规的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和放疗,甚至使用了少见的芥子气疗法。然而,孩子的癌瘤依旧长势凶猛,未见任何收敛的迹象。
同瑟听说格尔森疗法后,便询问原来的医生,可否带孩子去登门一试。主治医生虽表示他并不反对,但却十分肯定地预言,这孩子看来只能坚持一周。据另一位癌症专家回忆,当时孩子的白细胞已降至3%,说明已病入膏肓,像这样的病人还没有得救的先例。
1946 年9月,当孩子送进格尔森诊所之前,他的病况和医生的预测便是如此。但后来怎样呢?请看其父同瑟在其动人的传记《死神并不可怕》一书中的描述:“一周之 内,小同瑟不但渐渐不再感到难受,而且开始大大好转!白细胞数目稳定上升,肿瘤以罕见的速度收缩,瘤部伤势渐愈。而且,真可谓奇迹中的奇迹,头部的肿瘤终 于趋于平复。”月末,当孩子的白细胞数恢复正常时,肿瘤仍在继续退缩。同瑟写道:“当时,我真高兴激动得忘乎所以!”
但后来,原因不明,小同瑟的病情还是恶化了。虽然格尔森勉强同意进行麻醉术和激素治疗,但孩子的病况已渐趋不妙。小同瑟经过转院并再试传统的疗法,一切都于事无补了,1947年7月1日,小同瑟离开了人间。
格 尔森后来把小同瑟旧病复发的原因归咎于激素治疗,并向记者霍特说,对赞成激素治疗感到后悔。但是据作家同瑟所述,孩子病情的恶化似乎在激素治疗以前已经出 现。即便如此,格尔森疗法在开始阶段的惊人效果还是无庸置疑的。再者,一个预计活不过一周的孩子经格尔森之手,毕竟多活了9个月。同瑟认为:“撇开偏见, 说句公道话,对比其他疗法,格尔森膳食的确是独树一帜,它所达到的功效确实叫人惊叹!”
医学界排斥格尔森
不过,医学界对 格尔森疗法依旧不认同,甚至指责他自吹自擂握有降癌之术。他们拒不发表格尔森的论文,也不向医学界同仁介绍他的医术。记者霍特还发现,格尔森给医学杂志去 过信,要求公开验证他的治疗结果,然而均遭到拒绝。幸亏格尔森在此之前已经发表了大约50篇医学论文,大多数刊登在德文杂志上。
记者霍特 在其趣味盎然的《格尔森真有降癌之医术吗?》一书中写道:医学会的医生们访问过格尔森五次,博士每次都向他们出示病例、X光照片,甚至活生生的病人 ------医生们每次也都认认真真地倾听,彬彬有礼地离去,只是不哼不响,不加评论,也从未把他们的耳闻目睹报道出去。而对格尔森的攻击却依然如故。
1958年纽约州医学会竟终止了他的委员资格,原因据说是接受电台采访,上过广播节目,“个人出风头”。而记者霍特发现,其他医生也有类似行为,却未受到指责。原来他们背后有州医学会这棵大树撑腰,无人敢予加罪。
记者霍特认为,格尔森并不需要出风头,他的患者已多得应接不暇。霍特认为,原因出于同行的嫉妒。
州医学会还剥夺了他的收费权和聘请青年助手的权利。这直接造成两个后果。一是,由于操劳过度,格尔森医生终于在77岁时死于肺炎;二是,在博士身后没有留下一个训练有素,可以继承其事业的人,格尔森膳食配方随着创始人的亡故,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为 什么医学同行会嫉妒格尔森呢?作家约翰-同瑟在其传记中似乎触到了问题的症结。他在书中提到一位曾给小同瑟治过病的医生,这位癌症专家说:“如果这种治法 (指格尔森膳食疗法)果能生效,我们岂不是可以把成百万美元的设备统统抛到河里去,任凭用罐子熬胡萝卜就行了!”的确,格尔森和他的膳食疗法,对整个传统 医学的作法,是一次不小的冲击。
格尔森的支持者
虽然如此,格尔森博士在学术团体中仍有不少支持者。应邀参加过1946年参议院小组委员会听证会的五位医生曾发表声明,以他们亲眼所见为格尔森疗法的惊人效果作证。
远在德国的、发现格尔森的“伯乐”索布鲁奇,尽管在当地有赫赫威名,但对美国的事情却鞭长莫及。
更令人遗憾的是,格尔森最强有力支持者史怀泽先生,当时远在西非的丛林中。
史 怀泽(Albert Schweitzer有译施韦策)先生是1952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是著名的人道主义者,职业是传教士、医生。有一次,在妻子患结核病生命垂危时 (1928年),他曾遍访所有名医,但均束手无策。最后,他找到了格尔森。经过格尔森之手,他妻子不仅恢复健康,而且竟多话了30年,79岁才去世。
自此,格尔森成为史怀泽的私人医生,两人一生一直保持十分密切的关系。史怀泽自妻子获救后也开始在自己的医院实施格尔森疗法。他用此法成功治愈心脏病、肾功能衰竭,乃至癌症。他还用此法完全治愈了自己的II型糖尿病。
其 间,史怀泽加入由格尔森过去的病人和其他赞助者所组成的癌症基金会,并成为基金会的主席。在格尔森去世之际,史怀泽曾在一封信中写道:“我是把他当作医学 史上最杰出的天才之一看待的。他赋有某种天生的品质,出于对疾病本质和医治过程极为深邃的了解,才十分成功地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途径。”
在格尔森去世后,也惟有史怀泽仍继续采用格尔森疗法,但1965年,史怀泽先生也以90岁高龄辞世,格尔森疗法失去了最有影响、最重要的领军人物。
不可思议的抗癌膳食
说到这里,读者一定会问,这种备受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史怀泽赞誉的、引起医学界同行嫉妒的抗癌膳食配方到底是什么呢?有什么秘密吗?
首先,格尔森的抗癌膳食与他的治狼疮膳食一样,都是无盐膳食。道理在用钾替代钠。其次,病人主要食用:一,水果和蔬菜汁;二,用芹菜、韭菜、番茄、洋葱、土豆和胡萝卜调制的汤;三,服用啤酒酵母等;四,某种麦片;五,某些营养补充剂。
膳食配方中禁食酒精、精制面粉、各种肉类,严禁熏制的、罐装的、腌制的食品,禁食巧克力、咖啡,禁用调味品。禁用多数药物,特别禁用麻醉药。据格尔森说,在他的饮食条件下病人体质变得过度敏感,麻醉药足以置之死地。
如此清谈的食谱显然不会吸引一般病人,除非其他一切常规治疗手段都被证明无效,病人已对治疗丧失信心。情况也确实如此,跨进格尔森门槛的患者,差不多都是已意识到死神正在向他们招手的人。
后 人的研究表明,格尔森本人并未完全意识到他的医术奥妙所在。但无论如何,格尔森疗法的疗效是无庸置疑的,也就是说,格尔森走的路子是正确的。我们最应牢记 的是格尔森的基本观念,他认为:具备正常代谢机能的健康机体,绝不会遭遇癌症之苦。因此,我这种疗法的基本目标就是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或者至少令它尽量 正常一点。
值得庆幸的是,格尔森疗法并未失传,世上仍有数间医院继续格尔森未尽的事业,用膳食疗法拯救癌症患者的生命。
希尔医生的故事
四 十多年前(1960年左右),一位新西兰的女医生发现自己脸上忽然长了一个瘤,而且越长越大。那个时代,“癌”还是新鲜事儿,很少人听过,大家经常提起、 令人生畏的疾病是“肺病”。这位医生叫伊娃-希尔,57岁,她已行医30多年,替数不清的人治过病。当发现自己右面颊长了癌以后,她接受了手术割除。可 是,很快,肿块又再长了出来。癌症专家要她做放射治疗,可恰好放射治疗机坏了,没做成。否则,她肯定变成丑陋的怪物。
在惶恐之余,她听说美国有一间医院用草药医治癌症。于是,她飞到德克萨斯州,找到那间霍赛医院(Hoxsey Clinic),打算拿自己作实验品,同时认认真真研究该院的治癌方法,
短短两个月内,她脸上的肿瘤缩小并消失了,不留疤痕,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霍 赛医院当时是全球最大的独立癌症医院,美国和加拿大的病人蜂拥而至。希尔医生说:“他们不少抵达时都已经完全没有希望,给化疗放疗折磨得不像人样,面目可 憎。而做齐化疗放疗,病情却全无起色。这些病例清清楚楚地证明,传统的疗法(化疗、放疗、手术)对于癌症只起暂时作用,因为它们企图用除掉局部的方法去解 决整体性病患的问题。”
霍赛医院采用的其实就是格尔森疗法,这种治疗方式以饮食为关键,医院给病人的膳食有葡萄、大量生吃的水果、全麦面包、大量蒜头。希尔医生住院期间吃大量水果。院方又准备了草药和矿物质给病人内服外敷。
希尔医生在霍赛医院治病的同时,研究了他们的治疗方法,前后六个月。她拣回自己的性命,矢志返回老家新西兰推广这种方法,造福新西兰及澳洲的病人。回新西兰后,她开办诊所,用起了格尔森膳食疗法。果然,不出所料,非常有效,她救活了许多人,成绩斐然。
她如此大的成绩,换来的却是被警方拘捕,上庭受审。法官判她罪名成立:使用未经认可的疗法治病,违反卫生部规定。
面对如此荒谬不公义的遭遇,希尔医生的病人及朋友为她奔走营救,筹款上诉。结果上诉庭撤回控罪,还大赞她仁心仁术,造福人群。从此,她名正言顺地继续拯救各方癌症患者,再未受干扰迫害。
究竟希尔医生采用的方法,有甚么道理?为什么疗效如此神奇?她引述的还是开风气之先的癌症神医格尔森的话:“我逐渐得到这样的基本结论:具备正常代谢机能的健康机体,绝不会遭遇癌症之苦。因此,我这种疗法的基本目标就是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或者至少令它尽量正常一点。”
后来,希尔医生总结自己逃出鬼门关的经过时说:“关键在于饮食”。所以,癌症患者来到她的诊所求医,她马上要他们吃大量水果,喝葡萄汁,吃大蒜。过一段日子,再给予草药及其他治疗。
回新西兰行医多年之后,希尔医生渐渐发觉,合适的草药不易找到,于是越用越少。最后,她经验丰富起来,索性完全不用,而是要求病人吃有机种植的、没有污染的蔬果,为期至少两年。
澳洲另一位女医生巴巴拉-摩尔被诊断为晚期白血病(血癌),大家以为她必无希望,可是她马上改变饮食习惯,多吃蔬果,结果康复。这件事轰动全国,传媒广泛报道。她四出劝人弃肉茹素,不过,也有人说她“疯了”。
另辟蹊径的拓荒者
格 尔森医生、史怀泽医生、希尔医生、摩尔医生等提倡用饮食来治癌,一直被医学界冷嘲热讽,视为不学无术。然而,近年来,科学研究的结果开始处处提供证据,说 明这种疗法果然有其道理。这些先驱只不过是另辟蹊径罢了,在这条路上,他们发现了一块新的天地。他们的远见与努力,不知挽救了多少生命。
希尔医生说,“患者绝对不宜吃肉类。我见过许多人,一旦停止吃肉蛋奶,不再摄入动物性蛋白质,健康马上改善,万试万灵。”
“婴儿应该吃母乳,但断奶后甚么奶都不应喝。……天下没有一种动物断了奶之后还继续喝奶的。”
在一次医学界的大型会议上,很多医生指责希尔医生倒拨时钟,采用民间古方。她说,“管它民间不民间,古老不古老,医得好人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