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泗先生
当地人都这么称呼他,武泗先生。在清末民初的晋中一代,被人们称作先生的,一是郎中,一是学堂教书的,当然还有帐房先生和风水先生。他曾是教书先生,是在他自己开办的商校里。
在人人都想经商赚钱的今天,一说到山西的中部,如祁县、太谷、平遥一带,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这些年来在商业大潮中又被人们提及的晋商,还有电视剧《乔家大院》和平遥古城。据说武泗先生的祖上也属于被人们提到晋商之一。与其他商人相比,武家(当地常用“门宗”,如“武门宗”)的财富不算名列前茅,但是说到儒商,武家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县城内有个“武家花园”,彼“武”据说曾经和此“武”是一个祖宗。虽没有经过考证,但此武家后代曾出过一位成功的商人,后来被打成资本家,钱庄被解散,住所被侵占。后代中还有诸多知识分子,武泗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武家这一支,因家中男人早逝,无法撑门面,买卖做不下去,财富日见减少,寡妇孤儿离开县城,傍了二里外的娘家,成了娘家村里的独姓,独门独户。虽然屈居乡下,住着农家小院,种几分薄地,但并不完全以耕种维生。多少年来武家还遵循着“唯有读书高”的信条,想方设法让后代念书。
武家的这一代堂兄弟们大排行,武泗先生是老六,他有两个亲哥哥,分别是四哥和五哥,哥仨和老母同居一四合院。四哥四嫂体弱多病,在生了十一个孩子后四哥早先离世,留下了寡嫂和一根独苗,一个继承香火的儿子 。五哥上过私塾,能写会算,给店铺管帐,以此养家糊口。五哥性格懦弱而五嫂强势,虽为长兄,但家中凡事不做主。武泗先生是老六,虽年幼,却担当起大哥的责任,孝敬老母,抚育后人。这样做,一是现实所迫,再就是性格使然。他性格耿直,敢说敢做,成全了他人,但也给自己引来大祸。
武泗先生年轻时勤奋好学,考上了省城师范的会计专科。这不用说在村里,即使在县城也算是个“秀才”了。师范专科毕业后,他回到县城,和师范的一位校友也是同乡在县内办了一所商业学校,讲授商业知识,培训本地的商贩们如何记帐,理财和做买卖等。这位校友出生在距离县城六、七里路的乡下,虽然如此,但老人们也识文断字,崇尚读书。这从同学的名字也能看出:友梅。他们平时就来往密切,现在更是志同道合。日后通过友梅的介绍,武泗先生更是娶其堂妹为妻。不同于乡下的女孩子常叫花、草、仙、香等,这位堂妹名叫“玉如”。名字不俗,人更是善解人意,通晓事理。一个例子,在重男轻女的习俗影响下,玉如虽不识字,但鼓励自己的儿女上学,而且“不上两年的,要上四年的。”
由于四哥早逝,留下的孤儿寡母失去了经济来源,日子过得艰难,更谈不上让孩子继续念书。虽然是六弟,武泗先生还是出面做主,通过朋友说情,把年仅十几岁的侄儿送到一家老乡在汉口开的票号做小伙计。起初侄儿就是个管吃管住的小男佣,根本谈不上学艺。但他人勤快,好学,脑子活,精明能干,慢慢地学到了这一行的窍门,数年后竟开了自己的钱庄,有了资产。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他利用大城市黄金,外汇流通广泛和便利的条件,专做起了黄金和外钞买进卖出生意,并在汉口、重庆和成都都设有分店。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养活了自己一家,还对早期提携他的叔父做出了回报。这是后话。(几年前笔者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有关报道,下面是节选)
2008年12月22日 的武汉晨报
咸安坊:
大汉口的花样年华——今生
采写/首席记者陈勇 通讯员陈国方 商楚 阮鹏 摄影/记者肖僖
57岁的武俊生在咸安坊出生、成长。当年,父亲花20两黄金买下4号楼,他的童年在有山有水、有小树凉亭的乐园中度过】
“土著”忆起梦幻童年
3月25日上午,初春的咸安坊,花草树木已渐渐吐绿。街巷两旁散坐着几位老人,眯起眼睛,静静享受太阳的温暖。武俊生说,咸安坊的老人,大多是懂得生活的人。
57岁的武俊生出生在咸安坊,是地道的咸安坊“土著”。武俊生祖籍山西太谷县,父亲武炳莹凭着一双勤劳的手,在汉口开钱庄站稳了脚根。1945年抗战胜利后,花了20两黄金买下咸安坊4号。
1951年,武俊生出生时,家里的钱庄早已解散,时年42岁的父亲靠在街道里打杂挣钱,供养妻子和11个子女。
童年时代的武俊生,并不知道大人的烦恼,家里的房子充公了,全家十几口人挤在一间偏房,他反倒觉得既热闹又好玩。
孩子最爱去的地方是8号楼,那里是个花园,有山有水、有小树和凉亭。他们也会在小巷里躲猫猫,从家里的二楼楼梯上滑下来,或者溜到15号黄家,从门缝里偷看黄太婆在二楼烧香……
早年在外面做生意的山西商人们大都是年幼时在外做学徒,成年回家乡娶媳妇后,继续在外做事,每年回乡探亲。(因此就有了故事或者笑话,说在外做买卖的丈夫,给不识字的媳妇以画代文“写”信托人捎钱。捎钱者不懂画,没能破译其中传递的信息,把银子据为己有。媳妇能读懂丈夫的来信,找捎钱者对证,要回了所捎的钱)。侄儿也不例外。成年后,母亲(又是叔叔武泗做的主?)给他娶了媳妇。媳妇在家里陪体弱多病的婆婆,他继续在汉口经营他的生意。几年后,媳妇生了一女二男,这时的婆婆身体更差,不得不吸食鸦片(当地人把鸦片叫做“大烟”或“洋烟”)来减轻身上的疼痛。媳妇好奇,也试吸了几次。不曾想竟吸上了瘾,不可自拔。媳妇不敢告诉丈夫,但又需要大量的银子来买大烟满足烟瘾,所以只好把家当逐一拿去换钱,最后甚至把自己典了出去,又被家人赎了回来。(多年后她的两个儿子否认此事,还埋怨叔祖父听信谣言,做主休了他们的母亲。这是武泗先生出力不讨好的例子之一。)
对此家门大辱,武泗先生出面做主,休掉侄媳妇,随后又在当地物色了一位姑娘,作为替补侄媳妇。据说这家姑娘答应这门亲事的条件之一就是不留在老家,要去汉口。这时四嫂已经去世, 三个侄孙中大侄孙女之前已被接到汉口上学,两个侄孙继续留在老家,由自己的夫人玉如抚养,此时玉如已有一女两儿三个孩子。
武泗先生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幼时不幸夭折,他颇为伤心。当夫人生的第二个孩子又是女儿时,原本不重男轻女的他,可以说是欣喜若狂,认为是女儿失而复得,为之取名“环”。“环”,还也。而武家下一辈名中第三字正好是“直玉”旁。 女儿名中有“环”字,家人及左邻右舍都叫她“环子”、环姐、环姨、环姑,唯有做父亲的叫女儿“环儿”,这一称呼是父亲的专利。 (几十年后我看到过父亲给女儿的信,竖行,毛笔写就:’环儿:昨日做一梦,。。。”)。因是“失而复得”,所以对女儿就格外娇宠。
当时日本人已经入侵,在做了商校校长并兼了商商会会长几年后,武泗先生关了商校,辞了会长,另谋出路,因为留下来,可能会被迫当日本人手下的商会会长,那就是汉奸。不久他在位于西安的国民政府的“黄河水利委员会”谋到一个会计职位,便只身前往。这期间,由于战乱和经济等原因,女儿已经过了上学的年龄,武泗先生就把女儿送到当地最好的,由美国人开办的“贝露女子学校”。这个学校是为了纪念在义和团运动中丧生的两位美国女传教士贝如意姑娘(Susan Rowena Bird)和露美乐姑娘(Mary Louise Partridge)而命名的。因为上学晚,环比班上的其他同学岁数大,所以同学们都叫她“环姐”。
因为一年的大部分时间男人都在外,家里只剩下老弱妇孺,一些力气活和跑外的差事实在不方便,所以家里雇用了一位男工帮忙。男工小名秃儿,孩子们叫他秃哥。环上的学校得住校,一部分学费是交粮食。所以,每到交学费的时候,秃哥就赶着车拉着粮食来学校,同时还带来其他的生活用品。
一次过年回家,武泗先生在西安火车站看到一位小姑娘,年纪和他的环儿相仿,就不由地多看了一眼。只见小女孩穿着破烂,面无表情,后脖领中竟插一草棍!见状武泗先生上前和站在一旁的成年男子搭话。男子说自己是这孩子的亲戚,家乡遭灾,父母全无,卖孩子是想给孩子找一条生路。武泗先生动了恻隐之心,掏出大洋,把女孩买下,带回老家,跟女儿作伴,一块读书。回家后,家人看到女孩,吃惊之余,问女孩姓名,不知是口音太重还是受了惊吓,竟没有人听得懂她说什么,只知道她可能比环大一两岁,如此而已。结果给她另名巧娃,当然也姓武。然后教巧娃识字,才发现她从来没有念过书,看到书本就难受,一说干活倒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见此情景只好做罢。不仅如此,也让巧娃和其他弟妹们一样,叫环“大大”,即大姐,免得出去受人欺负。
此时院子里孩子们,四哥家的儿子(弟妹们都叫他大哥哥)在汉口做事,五哥的大儿子(二哥哥)七八岁时,因在井边玩耍受了惊吓,一病不起而夭亡。环就是家中的大姐姐。几十年后,她的亲弟弟们叫她姐姐,而堂弟妹们仍然叫她“大大”。
虽然宠长女,武泗先生仍然要求她读书练字。两个弟弟不用功,头上少不了挨铜烟锅。受了委屈就找娘娘(奶奶)告状,老母护犊,心疼孙子就找儿子拼命。环却没有这些麻烦。日后,她的古文历史极好,字也写得刚劲有力,这一点弟弟们反而不如她。
武泗先生人正直且敢仗义执言,不仅表现在处理家事上,在工作上想也是如此,只是在商校和商会时,他说话有权威,人们都听他的,还不是问题。到了黄河水利委员会,环境变了,可他人没变。他的直言不讳,不看人下菜,还是得罪了人。一天他点好了钱,下班前锁在抽屉里,因为第二天是发薪水的日子。第二天上班时,打开锁着的抽屉,傻了眼:发薪水的钱不翼而飞!工作当然丢了,过后侄儿虽然帮他按数赔了,但这一次打击让他一蹶不振。
这时日本人已经侵占了华北,女儿小学毕业已经到了西安,进入了位于武功的西北中学。随着日本人的推进,他们要继续往南逃。工作丢了,武泗先生就带着女儿和儿子穿过秦岭到了四川成都。随后玉如领着小儿和两个侄孙来成都汇合。武泗先生这时也就是近五十岁,他除了过问儿女的上学等事外,整天就是借酒浇愁。经济来源只有靠侄儿,生活费用由其在成都的钱庄按期送来。虽然侄儿在成都的雇员们也以老爷,少爷,小姐地称呼他们,女儿和大儿子都进入了同是从家乡一路逃难迁到成都附近的一所私立教会学校就读,可他心里明白,这是寄人篱下,以他的性格,这是在吃嗟来之食,于是更酒壶不离身。心爱的女儿到了爱美的年龄,想买一只手表,他说:“买吧,有钱你就买。”成都雨季长,女儿想买一件雨衣。回答还是那句:“有钱你就买。”
郁郁寡欢的他只有到老友兼妻舅友梅先生那里坐坐。原来数年前家乡的商校解散后,友梅先生在当地的铭贤学校谋到一职,学校大搬迁时,他也与家人一起来到了四川。 毕竟酒不能真正消除内心郁闷,久而久之,抑郁成疾,人病倒了。可能是自觉,为了不给侄儿增加更多的负担,他住进了当地的红十字医院。 被诊断为肺病。
抗战胜利那年,一九四五年,武泗先生离世。终年五十四岁。武泗,五四,巧合焉?命焉?
附记:
武泗先生是我的外祖父,我们当地方言称外爷或外外(发音为 wèiwei),听起来亲切。解放初期,我父亲因故查看当地县志,看到志书中有关外祖父的记载,后来再有人查看,居然找不到了,说是有了新版的县志。
我们四个孩子从来没有见过外外,可是他一直都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我们记事起,母亲就总是说外外的事。几十年后的一天,母亲骑车带我到县城买东西,走进一家小杂货铺买干果。铺子的一位中年售货员看了我母亲一眼,若有所思,又盯住看了一下,问:“你是环子?”
母亲说:“是,我是环子。”
售货员一脸兴奋,招呼其他几位店里的人说:“你们看,是环子!”
其他人都过来看母亲,嘴里念叨着:“环子”,“环子”。。。
还说了什么,我记不清了。
数年之后,我的舅舅,武泗先生的大儿子,因为是右派,在云南东川一铜矿改造十年后,被遣送回原籍继续监督改造。舅舅时年已过四十还没有成家。因为头上的帽子,亲戚朋友帮着小心张罗打听着。几番周折,问到一家年龄稍大姑娘。姑娘的父亲听说男方本人是右派,先是不同意,后来一打听右派的先父是武泗先生,再无二话,便同意了这门亲事。
外外把他正直向上的优点遗传给了他的儿女,同时留给儿女还有他的倔犟,不会变通的性格。他的这种性格让他吃了大亏,成了他致命的因素。秉承了他性格的儿女们,也因此,命运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