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穿插迂回战术的经典——中印边界滋味反击战东线战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04日 15: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纳兰 我要评论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成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与占有绝对优势的敌人作战。为了在战争中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解放军需要运用巧妙的战术安排,来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的战场环境中,对敌实现相对的战场优势,为了达成这个战役目的,穿插迂回战术就成了解放军的杀手锏,并且随着人民军队的成长,这一战术日益成熟,解放军以刘伯承、粟裕为代表的著名将领也无一不是运用穿插迂回战术的大师。1962年发生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东线战役就是一次教科书般的运用穿插迂回战术的胜利。

  克节朗——纸做的防线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一直不断蚕食我边境领土,1962年9月8日中国军队进驻自1959年11月单方面撤退的克节朗河地区,与此同时印第7旅从达旺徒步向克节朗河附近开进,不到十天,出现了印军向我军挑衅事件。至此,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东线战役拉开了帷幕。

  9月8日,印军第7旅自达旺向克节朗地区前进。10月6日,印军第7旅在克节朗河集结完毕。克节朗,位于中印边界东段西藏南部地区,在该地区印军共部署第7旅3000余人。此时在克节朗,在印军对面的是我军第52师组成的藏字419部队、第11师一部和山南军分区一部加上炮兵工兵各一部兵力1万余人。

  根据总参谋部指示,我军于10月11日在克节朗河北岸集结完毕,待机行事。10月18日,我军战役准备就绪,开始向敌军实施炮火佯动。10月19日,我军战役准备抵达顶点,当夜开始战役行动。

  克节朗地区是一个河谷的地形:西侧是不丹的群山,北面是塔格拉山脊,克节朗河在由西向东流过1号桥后突然来了一个90度的大拐弯。类似于一个三角形,整个地区战役机动空间很小。印军部队按照背山面水,前重后轻,宽正面,浅纵深,呈“丁”字形进行了部署。印军的部署多以连(或加强连)为单位分散配置,组成支撑点式的环形据点。点与点之间间隙较大,缺乏战术协同和火力联系。火力组织上重视正面,忽视侧后。印军面前的克节朗河是一条极易徒步涉水而过的小溪流,根本无险可守。在印军简单粗糙没有纵深可言的部署下,面对精于穿插迂回作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条防线无异于一条纸做的防线。

  久经战阵的解放军指挥官张国华中将很快发现了敌人部署上的漏洞,他计划兵分三路,中路主攻部队4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将集中突破第2拉其普特营的阵地尔后快速向纵深发展,直接威胁第7旅指挥部;东西路均为辅攻部队,西路部队渡过克节朗河快速向章多穿插,切割印军廓尔喀步枪营;东路渡过克节朗河弯曲部后沿河西岸南下,对第7旅右后方实施深远穿插,防止印军后撤至达旺。

  西藏边防部队于10月20日7点30分发起克节朗反击作战,实施主要突击的右翼部队在枪等、卡龙之间强渡冰冷刺骨的克节朗河,向枪等、卡龙、扯冬、绒不丢的入侵印军进行反击。指战员们冒着枪林弹雨,互相掩护,交错前进,与印军展开激战。到上午9点30分,我军整建制全歼第2拉其普特营,突破印军中央防线;8点44分时,我军侧翼部队也已攻克印军防线右翼卡龙;13点30分,我军向印军防线左翼章多发起攻击;14点50分我穿插迂回部队切断印军退路;印第7旅已成瓮中之鳖。由于我军巧妙的穿插迂回战术,印军在没弄清我军突击方向之前就被我军部队击溃,越过“麦克马洪线”的印军第7旅在我军发起攻击一天后被我军全部歼灭。印军被击溃的部队失去战斗能力,部队建制被打乱,上下级之间指挥中断,残敌分散逃入周围的原始森林。我军于10月25日收复藏南重镇达旺,完成第一阶段战役目的。

  印军在遭遇克节朗失利后并不吸取教训,反而更加积极地准备与中国决一死战。11月6日,经过一段时间准备的印军在中印边境最东段的瓦弄地区向我军发起进攻,被昌都军分区部队击退,由此拉开了瓦弄之战的序幕。

  瓦弄反击战——重现腰斩七军

  瓦弄,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以北,印军在此部署的是第11旅,下辖4个步兵营、2 个炮兵连及旅部勤务分队,共1800—2100 人。印军面对的是刚刚从四川紧急入藏的我54军130师和昌都军分区部队。

  11月16日拂晓,战斗打响之后,我军以1个团向瓦弄印军左翼实施迂回包围,打了一个漂亮的“勾拳”。以1个团又1个营分别向瓦弄扎公、曲子扎公反击,居高临下,直插瓦弄,以4个连从察隅河以东反击,分割歼灭瓦弄地区之敌。130师采用多路突破、多层次、多方向的穿插迂回,使得印军提前修建的坚固的堡垒没有挡住我军的猛烈进攻。印军11旅旅长等人见势不妙,惧我全歼,即下令全线撤退,16日13点印军11旅旅长乘直升机仓惶逃跑,部队大部溃散。16日黄昏,处于穿插道路上关键点的印军07高地被我攻克。16日17时许,中国边防部队进占瓦弄。我部进驻瓦弄后,主力转入搜剿,一部乘胜向南追歼,至20日,我军瓦弄地区反击战胜利结束,我军逼近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追击部队奉命停止追击,就地转入搜剿。瓦弄之战,共歼灭印军1200余人。

  此役与克节朗战役相比,虽然印军构筑了坚固的防线,但我军依靠在敌人兵力和火力结合部的成功穿插,使敌各火力点被分割包围,多层次地迂回包抄了敌人的退路,使得敌人军心动摇,从而像克节朗战役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击溃了印军。

  飞兵贝利小道

  在瓦弄战役还在进行的同时,在中印边境东段的西线,我军正在策划的西山口—邦迪拉战役安排了一个更大胆的、更有挑战性的穿插行动。

  喜马拉雅山南麓由南向北的通道多为两山夹一谷的地形,公路多在山谷之中,面对这种地形,印军想当然地以为我军必然将沿山谷推进,从而在西山口至邦迪拉沿线,以“一字长蛇阵”的方式依次部署了第62旅、65旅、48旅和67旅这4个旅共1.2万人。这种首尾相距100多公里的部署使得印军首尾无法相顾,各部之间间隙极大,对于擅长穿插迂回战术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无异于送到嘴边的肥肉。远在北京的刘伯承元帅将印军的部署特点归纳为“铜头、锡尾、背紧、腹松”。

  在当地藏民的指点下,解放军发现了一条直插德让宗和邦迪拉之间的小道——贝利小道。有趣的是,这条小道正是为英国麦克马洪划定“麦克马洪线”而勘察地形的探险家贝利发现的。11月10日,11师组织了一支1500人的穿插部队,经过6天5夜的艰苦行军,翻越海拔4870米的山口,于11月17日神兵天降般在印军的长蛇阵中打下了一个楔子。11月18日战役打响,我军北面的55师进攻西山口,在我军的南北夹击下,印军在西山口的62旅和德让宗的65旅在一天之内就被击溃,我军于19日15点攻克邦迪拉,之后我军迅速向南追击逃军,与印军48旅相遇,我军击溃印军48旅,至11月22日,我军已进至吉莫山口、查库、鹰窠山口,达成预设战役目的。

  西山口—邦迪拉战役之后,印度大批失去组织和指挥的溃军纷纷涌向印度境内提斯浦尔渡口。印军军官中不乏有人曾在朝鲜战争中作为中立国的代表参加过朝鲜停战的调停工作,并因此与志愿军很多高级将领相识。但这些人却没有好好学习一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取得胜利的经验。除了人心向背和士气等因素,堪称艺术杰作的穿插迂回战术无疑也是重要的原因。中国人民解放军向来擅长谋略,随着兵力投送方式和火力投送方式的多元化,作为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之一,穿插迂回战术必将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