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朗诵艺术缺乏的不是爱好者,而是严谨的创作规范和专业的评定标准。下面,我们将通过五个部分,十项指标,为朗诵艺术创立规范,制定标准。
第一部分:声音基础
朗诵,是声音的创作活动。声音的质感、美感以及辨识度,是首当其冲的硬指标。声音基础,包括音色和音准。
音色——是声音的基本素质,正常情况下,要求呈现出稳定、饱满、结实和通透的状态。声音的虚、抖、 散、憋,不仅影响实际听感,也会导致语气的偏差。
对于音色的塑造,共鸣腔起着重要作用,这也是我们通过后天努力可以改变的部分。
共鸣腔的使用,要避免刻意和夸张。一味振动喉头,或拉动胸腔,追求所谓“磁性、靠后”的效果,不但使声音变得浑浊和做作,也浪费了宝贵的的气息。
发声位置,同样会影响到音色,在朗诵中压喉、吊嗓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每个人生理构造不同,只有通过反复摸索,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音准——是声音的辨识度。音准需要从两方面理解。第一,它是汉字的读音规范;第二,它是声音的清晰程度。后者的意义在于,音准需要长期不懈的锤炼,而不仅仅是满足于普通话的达标。
声音的清晰度,主要依靠前端,也就是口、齿、唇、舌、鼻的控制。音节训练时要全神贯注,每一个发出的字音都要追听,并仔细揣摩和修正。音准的改善,很像影像聚焦的过程,通过前后录音对比,可以听出明显的差别。
对于音准,除了错读、误读以及方音的干扰,调值不够、动程不全、吐字不清、归音不准都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第二部分:声音应用
字音,只有组成句子,才具有实际意义。就像再美的音符,必须形成旋律,才能打动人心。声音的应用,包括语流和重音。
语流——是声音的运行状态。通过声音的起伏错落,语流,勾画出句子的基本轮廓。在一般陈述中,语流应该是自然顺畅的,只有受到情绪的影响,才会出现一系列变化,比如急促、散缓、凝滞,甚至中断。
音准和语流是有抵触性的。朗诵中,字音要尽量融入语流,过分强调音准,往往导致咬字太死并形成颗粒感。但是,语流也要避免一味平顺,在句子的表现位置,字音不仅要有跳出,做到颗颗饱满、粒粒凸显,甚至不惜音色上的渲染。
语流的随意性,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声音的忽大忽小、忽快忽慢、忽高忽低、忽断忽连,这些变化,不是依据句子结构,而是全凭当时的气息和情绪。这样的语流,貌似抑扬顿挫,实则华而不实。
另外,声音在运行中难免出现磕绊,有经验的朗诵者,通常会一带而过,最大程度地消弭语流的断裂感。
重音——是语句中被强调的部分。除了汉语自然形成的“语法重音”(这部分没理可讲),在句的范畴里,还有强调内容的“语意重音”和强化语气的“情态重音”。
语意重音又叫逻辑重音,通过强调特定的句子成分,保证句意传达的准确性。情态重音,则是通过对副词的强调,表现范围、程度、频率等,起到强化语气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当两种重音同时出现,情态重音具有更高级。
重音不等于重读,虽然重音的表现手法很多,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凸显。重音一方面要求位置准确,一方面要求力度得当,这不仅考验对文字的理解力,更考验对声音的控制力。
第三部分:气息
在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的说法,用来强调气息的重要性。朗诵,何尝不是?气息,包括断句和气息。
断句——在整句结束前,所有声音上的停顿,都叫断句。 断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补充气息。此外,还有廓清文字结构的“逻辑断句”,强调后续部分的“表现断句”,以及保持句子平衡的“平衡断句”。正是通过这三种断句,我们把被动的生理限制,变成了主动的创作手段。
断句,应该预先做好标注。断句不当,不仅造成歧义和句子失衡,还会直接干扰气息循环。断句对于语流, 实际上是具有破坏性的,因此在一般陈述中,要尽量减少断句,但对于描述句和情态句,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要不要断句?在哪里断句?这些问题经常会引发争论。只有结合理论、吃透文字、反复实践,才会找到最佳方案。
气息——作为声音背后的“推手”,气息无处不在。这里重点讲气息的补充和分配。
气息的补充,是资源的储备,有顺理成章的“换”,有贯穿句子的“偷”,有赋于表现的“抢”,也有无所作为的“顿”。
而气息分配,就像财政开支,句子的每个组成部分都需要钱,如何配给才是关键。这其中,有能省则省的“顺”,有维持运转的“推”,有加大投入的“顶”,有不惜破费的“叹”。 这些分类看似复杂,其实不难领会。
朗诵中,如果气息类型没有变化,声音面貌必然是单调的。此外,对任何一个整句,无论长短,气息都应该是一次完整的循环,要做到“不见句号不落地”。
气息问题通常比较隐蔽,造成气息短、弱、憋、竭的原因也有很多。科学系统的气息训练,是朗诵进阶的必由之路。
第四部分:节奏
声音体现出来的文字结构,就是朗诵的节奏。其中,贯穿保证了节奏的紧凑,跳转反映了节奏的变化。
贯穿——是声音对于文字的整合。比如一个复合句,往往由几个分句组成,如何运用声音,把它们有机地衔接起来,在听感上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这就是贯穿的意义。 贯穿,首先要求对文字结构有清晰的认识,其次才是声音上的控制,这就像施工必须要有图纸一样。
贯穿的练习,先从句子开始,渐渐提升到段落乃至通篇,最终达到“句子连成线,段落拧成股,通篇抱成团”。
贯穿,体现了“以文为本”的朗诵创作思想。松散的语流和错误的句子轮廓,是对贯穿最大的破坏。 跳转——是声音反映出来的语境变化。句子内部的引用语、插入语,以及句子间、段落间的变化,都是通过跳转来实现的。
跳转,不要机械地理解为语速、音高、音强的差异。在这些声音变量后面,是丰富的语言环境,包括上下文关系、环境、背景、情绪、时空以及人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朗诵过程中,要避免惰性,对一成不变的声音状态,时刻保持警惕。另外,也要小心跳转的随意性,任何变化都要依据文字这把钢性的尺子。
如果说贯穿是“合”的技术,那跳转就是“分”的艺术。一篇文章正是有了声音的跳转,才会听起来结构清晰, 层次分明。同样,也只有把握住跳转,才能把握住节奏,把握住朗诵的整体进程。
第五部分:情感
充满感情的声音,不等于充满了感染力。感动自己的朗诵,不等于感动了别人。情感,包括基调和语气。
基调——是朗诵中声音的“色调”,体现的是感情的基本倾向。基调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开篇定调,二是把握通篇。
开篇定调,要求朗诵者一开口,声音状态就要与文章的基本情绪相吻合,无论喜悦、彷徨,还是愤怒、忧伤,都要立刻包含在声音里。对很多人,开篇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只有深入理解文字,调动意识上的积极性,排除杂念,才能达到“未尝开言先有情”。
把握通篇,是指在朗诵进程中,声音状态始终要符合文章的基本情绪,不能有突兀的跳出。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人物“角色感”和“角色化”的问题。另外, 把握基调与情绪变化并不相悖,朗诵中,要防止声音的保守和情绪的惯性,避免“通篇一道汤”。
语气——是声音中流露的情绪,是语言的色彩。 朗诵中,语气无处不在,即使无动于衷,也是一种语气。
语气,需要用心挖掘,除了在陈述、描述、情态句上基本的对应,更多细腻的语气隐藏在文字背后。这是笔墨无法尽抒的角落,也是朗诵创作最令人着迷的探索。
语气的表现也叫语气的渗透,借助丰富的声音变化,准确有力地传达出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语气的渗透, 前提是正确的句子轮廓,没有正确的“达意”,就谈不上准确的“传情”。
语气污染,是目前朗诵的重灾区。音色不正、字字用情都是比较常见的问题。特别是语气的过分渲染,危害尤深。夸张的声音并不能带给人们更多的共鸣,却从根本上背离了朗诵的真实和自然。
朗诵是一门综合艺术,易学难精。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长期的实践论证,上述十项指标,在声音的基础和应用、气息、节奏、情感五个方面,为朗诵创作,建立了科学的规范;为朗诵评定,树立了专业的标准; 为朗诵学习,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左旗 201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