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與貴不是同一回事

老顽童。爱好文学,历史,地理,经济,哲理,时事,回忆,笑话,唱歌,电影,种菜,养鸡,游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富與貴不是同一回事

目前的教育令人感慨, 子女慣得什麼都不會做, 父母驕傲得意的嘴臉令人厭惡。

 一部電影名為《最後一站》,描寫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信念,值得看的傳記電影。

 
中國有錢人把孩子送到英國上貴族學校,希望他們畢業後也能成為貴族,但當他們發現即使是英國最好的學校--伊頓公學校的學生,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粗茶淡飯,每天還要接受非常嚴格的訓練。甚至比平民學校的學生還要苦時。他們怎麼也不明白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貴族精神究竟有何聯繫。

其實這一點也不希奇,因為西方所崇尚的貴族精神不是爆發戶的精神更不意味著養尊處優。而是一種以榮譽、責任、勇氣、自律等一系列價值為核心的先鋒精神。

  
1、富與貴不是同一回事

真正的貴族一定是富於自力,一定有強大精神力量,這種精神需要從小培養。伊頓公學校就是用這種方式培養出很多優秀的人物,比如打敗拿破崙的威靈頓將軍,就是伊頓公學校的高材生。威靈頓是世界軍事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和拿破崙在進行決戰的時候,曾經留下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當時他冒著炮火在前線觀察敵情,他的參謀人員多次勸他早點撤走,因為前線太危險了,可是威靈頓就是不動,參謀人員只好問他,萬一您陣亡了有什麼遺言?威靈頓頭也不回地說,告訴他們,我的遺言就是像我這樣站在這裡現在大部分中國人所理解的貴族生活是住別墅、買高級名車、打高爾夫,是揮金如土、花天酒地,是對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實際上,這不是貴族精神,而是暴發戶的精神。英國貴族學校的學生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粗茶淡飯,每天還要接受非常艱苦嚴格的訓練,甚至比平民學校還要辛苦。在大多數中國人的意識裡,富與貴是同樣一回事,沒有什麼區別。但事實上這是兩回事。富是物質的,貴是精神的。 貴族精神,首先就意味著這個人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獻自己,服務社會與國家。英國的威廉王子和哈子,毫無疑問,是貴族。英國皇室把他們送到陸軍軍官學校去學習,接受嚴格訓練。畢業後,哈利王子還自願被派到阿富汗前線,做一名機槍手。英國皇室知道哈利王子身份的高貴,也知道前線的危險。但是他們認為奉獻自己,承擔風險是貴族的本職,或者說是本分所在,是理所當然。英國二戰的時候,有一張照片流傳得非常廣,當時的英國國王愛德華到倫敦的貧民窟進行視察,他站在一個東倒西歪的房子門口,對裡面一貧如洗的老太太說:請問我可以進來嗎?這表現了對底層人們的一種尊重,真正的貴族是懂得尊重別人的。

1793 121日,在巴黎的協和廣場,一個行將被處死的囚徒法王路易十六皇后,正要上斷頭臺的時候,不小心踩到了劊子手的腳,她馬上下意識地說了一句話:對不起,先生。 而此刻她的丈夫路易十六,面對殺氣騰騰的劊子手,留下的則是如此坦然高貴的遺言:我清白的死去。我原諒我的敵人,但願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 幾分鐘後,路易十六及皇后便身首異處。兩個世紀之後,時任法國總統的密特朗在紀念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的慶典上真誠地表示:路易十六是個好人,把他處死是件悲劇…”1910 1028日,一位83歲高齡的老人,為了拯救備受煎熬一生的靈魂,決意把所有的家產分給窮人,隨後他離開自己遼闊的莊園出走了他就是俄國偉大的作家托爾斯泰。多年後,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評價托爾斯泰時這樣感慨的說:這種沒有光彩卑微的最後命運無損他的偉大如果他不是為我們這些人去承受苦難,那麼列夫·托爾斯泰就不可能像今天這樣屬於全人類
這幾位主角儘管命運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貴族。

2、貴族代表了尊嚴和品行

西方直到18世紀,貴族依然是主流社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英國仍然保留著貴族的爵位、封號。

當西方的貴族社會轉入到平民社會之後,資產階級並沒有掀起否定、批判貴族文化的精神浪潮,相反的,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貴族學校去學習。

著名報人儲安平在《英國采風錄》中說過,英國的貴族制度之所以能延續至今,是因為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英國的老百姓普遍認為,貴族精神代表了一種尊嚴,一種高超的品行。 

3、要競爭更要有風度

西方進入平民社會之後,貴族之間網開一面的傳統.在高層政治中依然保留。比如在美國南北戰爭中,南方軍即將面臨失敗,軍官中有人提議化整為零分散到老百姓家裡,進入山區打游擊戰。但當時南軍最高統帥羅伯特·李將軍卻不同意,他說:戰爭是軍人的職業,我們要是這樣做,就等於把戰爭的責任推給了無辜的老百姓。我雖然算不上一個優秀的軍人,但我絕不會同意這樣做,如果能用自己的生命換來南方老百姓的安寧,我寧願作為戰爭犯被處死。! 貴族精神有很多還不為我們所理解,比方說,貴族精神當中的低調。洛克菲勒帝國,那個小洛克菲勒在上大學的時候,過的是貧窮的生活,自己燙褲子,自己縫鈕扣,不抽煙,不喝酒,不隨便到劇院去看電影,和他爸爸一樣,把每一筆開支都記在小本子上。

比如西方的航海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當一艘船遇到海難要沉沒的時候,船長肯定是最後一個離開的,或有的船長乾脆選擇和船一起沉沒,這就是從貴族精神延續下來的一種承擔精神。

在電影《鐵達尼號》中,郵輪即將沉沒的時候,船長走進了船長室,選擇了和遊輪共存亡,這就是一種擔當精神。在大船開始沉沒的時候,船長請船上的小樂隊到甲板上來演奏,以安撫大家的情緒。在演奏完畢之後,首席樂手向大家鞠了一躬,樂手們開始離去,船上非常混亂,遊輪馬上就要沉沒了,首席樂手看見大家都走遠了,他自己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架起小提琴,拉起了一支新的曲子,已經走遠的樂手,聽到音樂聲,不約而同地又回到了首席樂手身邊,大家重新開始演奏。遊輪要沉沒了,大家相互握手,互道珍重,首席樂手說:今天晚上,能和大家一起合作,是我終身的榮幸。 這是對貴族精神最好的詮釋,它告訴我們,有一種死比平凡的生更偉大。

4、貴族精神的實質

儲安平在其《英國采風錄》中記述了他對英國貴族和貴族社會的觀察,他說:凡是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他們都看不起金錢英國人以為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是一個真正高貴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難、甚至能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他不僅僅是一個有榮譽的、而且是一個有良知的人。用當年法國政治學家托克維爾的話來說:貴族精神的實質是榮譽貴族精神跟物質條件,有的時候可以說沒有什麼關係。所以說,貴族精神說離我們遠遠,英文裡的noble,除了有貴族的含義外,還有出身高貴的高尚的偉大的崇高的卓越的輝煌的等含義。貴族精神則包括高貴的氣質、寬厚的愛心、悲憫的情懷、清潔的精神、承擔的勇氣;以及堅韌的生命力、人格的尊嚴、人性的良知、不媚、不嬌、不乞、不憐;始終恪守美德和榮譽高於一切的原則。

貴族精神並不必然地為貴族所壟斷,只要不斷努力學習,堅持塑造自己的人格狀態,同樣是具有貴族精神的貴族,我們所要強調的是精神的貴族化 

真正的貴族精神,應該有三根重要的支柱:

一是有文化的教養,抵禦物欲主義的誘惑,不以享樂為人生目的,培育高貴的道德情操與文化精神。

二是有社會的擔當,作為社會精英,嚴于自律,珍惜榮譽,扶助弱勢群體,擔當起社區與國家的責任。

三是有自由的靈魂,有獨立的意志,在權力與金錢面前敢於說不。而且具有知性與道德的自主性,能夠超越時尚與潮流,不為政治強權與多數人的意見所奴役.貴族這一無論是在稱謂,還是實質上的確認,都必須是與其品德、學識、行為相符合的。否則,即使其權傾天下,富可敵國,亦不能進入貴族的行列中。

貴族的真正意義指其在精神和高尚行為上的擁有貴族精神的高貴之處,那就是乾淨地活著,優雅地活著,有尊嚴地活著。他不會為了一些眼前的現實利益,去背信棄義,去不擇手段。基於這樣一種意義上來講,精神的貴族和所謂富有之人應該是沒有關係的。

精神的貴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貴族。因為這種貴族精神不是用錢可以買來的。
 
一个路过的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整全的教育' 的评论 :
-----------------
"因为那是培养他们的自信、赋予其安全感、动力和快乐的第一泉源。"...非常同意。

但是他们终究是要走的,只留给老羊倌我赶一群羊,呆呆的站在那里看他们远去的背影!
整全的教育 发表评论于
摘自“整全的教育”by姒玉明

如果你家境富裕,一无所缺,有大把大把的银子可以炸开“贵族学校”的大门。你的孩子或许会在那封闭的温室之中,炼就出令世人羡慕的应试才能,从而取得入住名牌大学的通行证。但他们不一定有勇于面对挫折的思考和坦然接受失败的能力,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家庭生活,因为那是培养他们的自信、赋予其安全感、动力和快乐的第一泉源。当孩子们和家庭在空间上有距离以后,就容易与父母在感情上疏远。这样一来,家庭优良的传统和父母奉献的品格就难以传递到位。即使父母在物质财富上能充分满足他们的需要,但是,他们不见得有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和代代相传的家教智慧,因为他们心中的英雄和崇敬的对象往往既不是父亲也不是母亲。

如果你家境贫寒,一无所有,正含辛茹苦地养育你的儿女,请你“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诗篇》37:1)。你当明白,你的家就是儿女们最好的学校。你,就是他们最好、最重要的老师。再好的学校,都只能传授已知的,甚至是过时的书本知识,难以用来解决漫长人生中的实际问题。然而,你对他们至性至情的温暖和仁爱,才是生命激流中永不停止、历久弥新的活力元素;你通过身体力行、潜移默化传授给他们的可以是人生赖以生存的动力和支柱,那就是顶天立地的气概、一往无前的精神、坚如磐石的信念,和忍耐、节制的品格。
一个路过的 发表评论于
哈!我。。我。。我原来是贵族啊!!!
谢谢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