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本善

版权说明:欢迎非商业赢利目的转载转贴我的文章。转载转贴时请注明唵啊吽笔名和博客链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美国信息业专业人士中不乏老中和老印。老印信息专业人士在公司中有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张扬印度文化。记得我们公司的一个服务器的名称是Shiva,当时好奇,搜索一下Shiva是什么意思,结果是印度一尊非常主流的神。不用说了,安装这台服务器的就是我们公司里的印度裔信息专业人士。

点看全图

图:花瓣撒在Linga(阳具)和Yoni(阴具)上。

Shiva信徒祭拜Shiva的时候,会到庙里给代表Shiva的Linga供花【1】。印度人供花和华人到庙里供花不同,他们供的是花瓣,把花瓣撒到Linga上,祈求结婚生子。Linga是男性生殖器象征,一般放在一个盆中,这个盆叫作Yoni,象征女性生殖器,代表印度女神Shakti。Shiva和Shakti做爱的雕塑我在西藏庙里也看过。

点看全图

图:Shiva和Shakti做爱之像。

点看全图

图:古庞贝城出土的Priapus壁画

性崇拜不但印度流行,北美也有。8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兴起一个圣Priapus教会,崇拜生殖器,Priapus是希腊金枪不倒之神。圣Priapus教会总部在蒙特利尔,在加拿大有9个教堂,在美国有8个教堂,信徒最多的地方是美国旧金山,大部分信徒是同性恋者。

日本川崎每年4月第一个周日是铁男根节,崇拜男性生殖器。日本一些地方节庆如花车祭(Danjiri Matsuri)和丰年祭(Hōnen Matsuri)也是古代生殖器节庆演变而来的【2】。

点看全图

图:生殖器崇拜有久远的历史。此图是古庞贝城出土的阳具雄多的风铃,可见当时阳具是时尚艺术品。比起现代比基尼的遮遮掩掩要张扬多了。

点看全图

图:希腊Delos岛出土的古代男性生殖器雕塑。

点看全图

图:印尼东爪洼岛的金字塔庙,是女性生殖器崇拜庙,庙址有许多子宫雕塑(见下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图:韩国Haesindang公园的阳具塑像。

点看全图

图:泰国曼谷的Chao Mae Tuptim庙,是男生殖器崇拜庙。

点看全图

图:在蒙古额尔德尼召庙附近的生殖石。

点看全图

图:古雅典Dionysus剧院遗址可以看到许多元阳柱建筑装饰。

为什么人类会有性崇拜现象呢?孔子在《礼记》中讲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中有“食色性也”之论。实际上,就人的基因本能中,“食”和“色”是主导我们人类行为的两大支柱:“食”是个体生存本能,“色”是种群延续本能。这是生物进化物竞天择留下的行为本能,是人类行为冲动的两大生物进化学基础。古时性崇拜多实在是种群延续是个体存在的基础,种群基数大是个体免于野兽攻击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人类历史中爱情是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实在是“色”为人的本性之一。

今天,精神学科被视为人的行为科学。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几乎把所有精神问题都归结为“性”的问题,即所谓情感纠结问题。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的最根本的动机就是“性”。当然,弗洛伊德的“性”(sex)的概念与孔子“色“的概念一样,是人类行为冲动的本性,但其含义比我们日常理解的男女交欢要广的多,弗洛伊德认为婴儿就有“性”的行为动机,就是“爱”和“被爱”的生理心理需求,这是基因本能。“爱”和“被爱”在儒学中表达为“仁”,俩人为“仁”,“仁”就是动物性“色”到文化性“仁”的一种升华,和弗洛伊德的“性”的概念异曲同工,不同的是,弗洛伊德把“性”做为行为原始动机,而孔子在承认“色“为人的本性基础之上,把其升华为“仁”做为社会道德规范。也就是说,孔子是根据人性来构造理想社会。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弗洛伊德在“性”的基础上建立精神分析学说,解释人类行为,孔子在“男女”本性基础上提升为“仁”,建立儒家学说。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就是“恋母情结”说。“恋母情结”说实际上就是儿童心理成长过程中被爱的需求。这就是弗洛伊德“性”(sex)的概念。弗洛伊德认为人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有性冲动,如果性冲动遭到压抑,就会被埋到潜意识中,带到以后一生中,造成人的各种古怪行为,这些古怪行为过度以至影响到其社会生活,就是精神病。“性”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是人类行为第一原冲动力。

孔子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和孟子的“食色性也”,讲的是人类两种本能行为冲动,前者是个体生存冲动,后者是种群延续冲动。而弗洛伊德尤其强调后者,即“性”。这两种冲动,主导了人类两大类行为,个体生存冲动表现为利己行为,政治上成为利益最大化的诉求;种群延续冲动表现为利他行为,政治上成为集体主义精神。种群延续行为是“性本善”的基础,也是我们前边看到的各个人类文明在各个时期对性崇拜的基础。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发育分为按照性敏感部位5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在期和性交期。婴儿从出生到断奶是口腔期,这时候性感部位为口腔,婴儿的嘴有贴近母亲乳房的性快感。所以,我们看到婴儿拿到什么都往嘴里塞,嘴中没有东西就哭,所以,许多父母都给婴儿一个奶嘴含在嘴里。今天很多人使用奶粉育婴,这剥夺了婴儿口腔期享受母爱的快感,压抑了婴儿的性需求,造成婴儿长大成人后喜欢咬铅笔。如克林顿口交之类的行为就是婴儿期喝奶粉没有母乳的口腔期性压抑的表现。婴儿断乳到3三岁是肛门期,也就是断尿片期,这一期间以能控制大小便为乐趣,为性快感。如果父母失职,不及早训练婴儿控制大小便,长期使用尿片,搞得婴儿阴部不清洁,失去性快感,造成性压抑,长大后就可能有肛交癖好。3岁到6岁是性别期,此期间小男孩的小鸡鸡会偶尔勃起,是男孩女孩开始有性别自我意识的期间,意识到男孩女孩的区别。如果此期间缺乏家庭关爱,就会患上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如每年夏天都听到有小孩被遗漏在车里不幸焖死的悲剧,就是父母双双只顾购物高兴忘了照顾小孩,这中家庭关爱缺失的环境下男孩会嫉恨父亲夺爱,产生恋母情结;而女孩会嫉恨母亲夺爱,产生恋父情结。这些在弗洛伊德理论中都是性爱受到压抑造成的精神病。从6岁到青春期是性潜伏期,性潜伏期的少年开始学会滞后的享乐,不像6岁前的儿童有糖就吃了,性潜伏期的儿童学会把糖留着慢慢的吃。如果这个时期的儿童没有小朋友一起玩,如学校霸凌事件把小孩排斥在朋友圈之外,这时候心理的防御机制就产生移情,把以往的性压抑移情到某些癖好,造成成年后性冷淡和性厌恶。第五期是青春期,是性生理机能成熟期,此时社交能力很重要,因为以满足性冲动不能随时发生,除非在强奸案中,成熟的性满足来自社交能力,和异性交往的能力。如果交往失败,就产生情绪紊乱导致各种精神病,如失恋、三角恋、强迫症、疑惧症等等。

从弗洛伊德的理论来看,精神病就是由于性压抑。性,是本能,是人类种群延续本能。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本能的丧生或压抑都是精神病的根源。根据弗洛伊德理论,一个人缺乏友爱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就会产生性压抑从而导致精神病。工业化的社会出生率下降是普遍规律,这和性压抑的社会环境导致潜伏期产生的性冷淡和青春期产生的性无能有关。市场经济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金钱关系,以个人利益最大化驱动经济和政治运转。市场经济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合理化和制度化,西方民主政治也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合理化和制度化,西方民主政治把个人和集体自身利益最大化做为基本制度和机制。即西方现代文明运转的机制基于“饮食男女”的“饮食”,基于“食色性也”的“食”,基于利己行为的个体生存本能,无视种群延续的本能,无视利他行为的本能。所以,工业化的社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这很可能就是婴幼儿成长时期性压抑造成的性冷淡和性无能。物质丰富了,但精神病也增加了。以前以为科技发达以后宗教就逐渐淡出人类历史了,结果美国教会如火如荼的发展,物质越丰富教会越繁荣,教堂是西方人利他行为的释放场所,因为人在经济政治社会中都是利己行为,利他的本性受到压抑,只能到教会做礼拜释放压力,教会因此成为西方社会补偿人类的种群延续冲动的净地:爱与被爱,释放性压抑。

孔子在【礼记】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就是以人类群延续利他行为做为社会运行机制。【孟子】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要照顾婴幼儿童,防止婴幼儿口腔期和肛门期的性压抑。【礼记】:“父子笃,兄弟睦,夫妻和”是防止恋母情结和移情等精神病的良方。

凡是没有器质病变的精神病,即没有脑损伤,没有脊髓病,x光超声波等物理化学检验都正常的精神病其实都是社会病,是社会构建不人性造成的性压抑导致精神病。西方社会工业越发达,教会越繁荣,精神咨询越普遍,就是西方社会构建扭曲人性的结果。美国宪法保障了基本人权,但美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人死于枪击案,其中不乏精神病患者滥杀无辜。

关于人类行为的科学,弗洛伊德是一个,马克思是另一个。弗洛伊德关于人类行为的学说基于广义的“色”,马克思关于人类行为的学说基于广义的“食”。他们所论述的行为和他们所基于的原始冲动,但他们都用反了:“色”是种群延续基因冲动,弗洛伊德用于分析个体行为;“食”是个体生存基因冲动,马克思用于分析阶级群体行为。

中国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一定以精神病发病率下降为指标,构造身心愉快生产和生活方式,营造身心愉快的社会环境。要营造身心愉快的社会环境,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就需要提倡性本善的利他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价值,否则扭曲了人性,造成教会泛滥、造成与日俱增的心理咨询市场和不孕症医疗市场。

【1】http://en.wikipedia.org/wiki/Lingam

【2】http://en.wikipedia.org/wiki/Phallus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