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于七七年上映。从那时算起,俺在人生的盘山道上转了三十六年,才终于修来了这趟与萨拉热窝三十六小时的“擦肩而过”。一天半的时间,在萨城这么个花纹繁复,色彩绚烂的文化地毯上倘佯,实在是一眨眼的功夫。进城时模仿电影吆喝着“萨拉热窝公民们”的声音犹在耳际,收拾行装赶往下一站的时刻便已来到跟前。。。
既然同这传奇城市的缘分始自那部电影,咱们就干脆照着其中的情节跟萨拉热窝告别吧。
1. 踏着片末冯迪特里希上校的足迹,我们开上了耸立山巅的白堡(Bijela Tabija, Or, White Castle),把萨拉热窝谷地的风光尽收眼底:(点击、再点击后可见巨大原图)
3. 地位如此重要的堡垒,规制自然不会小,面向入城道路的那面,更是修了一排密集的炮位。(点击看大图)
4. 年久失修之故,周遭到处是断垣残壁,满荷着原汁原味的沧桑。。。
5. 。。。当然也为留影提供了绝好的布景
8. 我们是沿着下面照片中那条蜿蜒的公路开进来的。这里市区人口不足三万, 在俺天朝也就是个大镇子的水平,但却是当地的省会所在。
不过历史上的Travnik更牛 --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把波斯尼亚收为行省之后,它渐趋辉煌,直到某年月日,当时的首府萨城被一把大火夷平,于是咱这踹城脱颖而出,一口气做了小二百年的波斯尼亚首都。
如此显赫的历史,自然赋予了这条位居波斯尼亚正中央的小山沟丰厚的文化底蕴。所以196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发给了出生于此的伊沃·安德里奇(Ivo Andri?),就并不让人吃惊了。这位老大的名作之一,就是部叫《特拉夫尼克风云》(Chronicles of Travnik)的历史小说,讲的正是围绕着拿破仑派在这里的驻波斯尼亚总领事所发生的种种故事。
小城出的另一名人,是1998年法国世界杯赛上带领克罗地亚对拿下第三名的教练。
9. 因为还要赶路,俺们到这儿后就径直奔制高点上的中世纪城堡而去。
10. 城堡相当地巍峨宏大,可以十分形象地让人充分体会到“重镇”二字的份量
11. 夏日骄阳陪伴下,攀登的路虽不轻松。。。
12. 不过很快乐 :-)
13. 到得极顶,但见镇旗猎猎,只觉凉风习习。。。
14. 更有风光无限
15. 不过风光再好,如果没有这对俺尾随了一路的白男绿女的回眸一笑,也就不够完美吧?
16. 即使有了这回眸一笑,倘若错过了下面这幅波斯尼亚版的花儿与少年系列,也必定会有很多遗憾的吧? :-)
17. 猎美之后上前套了近乎,请教了当地山川大势,要到了电邮。回来后将照片送去,被他们很开心地拿去做了脸书的背景。这对佳人明年春上大婚,已经邀我前往。见识穆斯林婚礼,听起来很诱人哪。小伙伴们,你们说,俺该不该去涅? :-)
东南欧游记照片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