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读《丽江酒吧》

我爱读侦探小说,大学时最迷阿加莎克里斯蒂。记得朱令案发生以后,我还暗自纳闷,铊中毒的症状在《白马酒店》里描写得多么清楚,怎么就难倒了大医院的大夫。想来做大夫的人身负重任,必不如我一般虚掷光阴。

那时候喜欢一边读一边猜案犯,脑子里一遍遍推想案情,筛子一般地过滤出场人物,找出最不可思议那个人。这是克里斯蒂的风格。记得有一回同宿舍的姐妹说,这本书你肯定猜不出凶手是谁。我哈哈笑道,该不会是“我”吧!一猜即中,是谓神探。

《丽江酒吧》是另妹妹(为严肃之故,知名不具全)的第二个作品,一个悬念小说,当然这是我读完之后才知道的。一路跟读过来,竟然摸不透主题。

一本世界各地人物速写集?一个阿庆嫂一般世故精明、游刃有余、不失爱心的酒吧老板娘,一个热情浪漫的法国人,一个心思游离的德国人,一个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的新新人类,还有海归、驴友、打工妹……纷纷在酒吧的背景前露脸。作者借着老板娘的眼睛,静静地观察每一个人,将他们的特征从灵魂深处抓出来放在纸上。这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群人,虽然明知另妹妹刚刚开始练笔,但忍不住要夸赞她的手法老道,描写细腻,让人如同看一部室内剧那般身临其境。

一位反叛女性的冒险生涯?柳树那些看似惊世骇俗的言论,深想起来似乎并非全无道理。她主动选择去做一个单身母亲的荒谬行为,未尝不是一种自我保护,一个弱女子在伦理道德坍塌的时代,试图以某种以毒攻毒的方式,保护自己彻底远离背叛的可能性。

一个关于爱心抑或关于尊严的故事?借着史密斯先生的捐助和寻找,来阐释什么是尊严,什么是体面。

史密斯先生的故事出现在第四集。另妹妹在这一集给我的留言中说,“不可以哭”。我大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断不至如此这般温情脉脉,爱心泛滥。

在第五集里,雅克先生又成了重点人物。单凭这样一段描述:“他本来就是坐着,但他故意作成十分仰视的样子,让我感到被崇拜。他这样对待所有的女人”,就有柳树属意于他的理由:一个浪漫多情,善讨欢心的男人。

酒吧老板娘当然也是有家有室的,而且那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老公惟风事业有成,不爱应酬,又体贴恋家,一个标准的模范丈夫。

故事不紧不慢地进展着,如同环绕丽江的小河,波澜不惊,却在我以为它会继续流淌下去的时候,戛然而止。我读到这个完结篇,几乎确定我的眼泪省下来了,无论柳树腹中的孩子是谁的,史密斯先生,雅克,晓阳,约翰。。。那又如何?竟是惟风!我的脑子转了一转,搜索惟风是谁,心中一紧,水汽就从眼底浮上来。

那是猝不及防。这时我才知道故事的主角是老板娘。那个被柳树嘲讽,“还是个心理学家,道德家,理学家,哲学家”的老板娘,甚至被见多识广的驴大师推崇为政治家的老板娘。一路被她引着,在酒吧里看戏,似乎彼此成了熟人。想起她的时候,不免想到她那位美丽擅舞的老乡,自称是“生活的旁观者”。老板娘当然也该是这样一个超脱而淡然,大隐隐于市的智者。但生活,没有旁观者。

当我们看风景的时候,我们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这伏笔早在柳树的口中埋下:“男人,你以为你防得了他吗?你防得了你的闺蜜,防不了他的秘书,防得了他的秘书,防不了他朋友的老婆,防得了他朋友的老婆,防不了他的某个客户,防得了他的某个客户,防不了他某次开会遇到的一个女人……”同样一句话,对于一个站在道德高点上的人,一个事不关己隔岸观火的人,或是一个身在其中备受煎熬的人,其感受和反应会有天壤之别。

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注定既是观众,还是评判,但更是参加者。当我们为别人的故事唏嘘时,不免同时为那不曾临到自己身上暗自庆幸。却不知一个正在观潮的人,可能会在下一瞬间被卷入大海,就如擅于划线的史密斯先生也掉进了爱情的漩涡。因为,人生不只是欣赏眺望,更是深入其间,去亲身体验爱与恨,悲与喜,伤心与痛苦,失望与困惑……然后才说,我经历过了。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扑朔迷离的书。结局,在意料之外。

期待我们的“新生代女作家”更多的悬念之作。

登录后才可评论.